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3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海南岛生态破坏分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岛是我国仅次于台湾的第二大岛,占我国5×10~4km~2热带面积的7.0%左右,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等资源。解放三十多年来,海南岛的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开发过程中,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失误,生态平衡出现某种程度的破坏。随着海南岛的建省,办大特区,大  相似文献   
422.
海南岛文昌县滨海沙土草地植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南岛文昌县滨海沙土草地植被,用改进的点样法——拉线点样法,测定的数据,所作的数量分析,可分为14个群丛,两个类型,6个主要群系(群落):1.热带滨海沙土沼泽草地 1)薄果草+岗松群系(含5个群丛) 2)田葱群系(含1个群丛) 2.热带滨海沙生草地 3)鸭咀草+蜈蚣草群系(1个群丛) 4)蜈蚣草+金须茅群系(1个群丛) 5)鬣刺+单叶牡荆群系(1个群丛) 6)竹节草+野香茅群落(1个群丛)。在这6个群落(群系)中,以潜育性沙土上由薄果草和岗松组成的草地,以及半流动和固定沙土上以蜈蚣草、鸭咀草、野香茅为主的草地,面积最大,最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423.
424.
中国海南岛灵芝资源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海南岛的灵芝科真菌78种,分属于4个属,3个亚属,2个组。分析了灵芝在不同的热带植被类型中,其种类的组成不同。种类多样性变化呈:常绿季雨林>热带雨林>低山雨林>中山雨林>热带半落叶季雨林>人工林>河谷雨林>稀树草原>山顶矮林>红树林的趋势  相似文献   
425.
中国海南岛灵芝资源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海南岛的灵芝科真菌78种,分属于4个属,3个亚属,2个组。分析了灵芝在不同的热带植被类型中,其种类的组成不同。种类多样性变化呈:常绿季雨林>热带雨林>低山雨林>中山雨林>热带半落叶季雨林>人工林>河谷雨林>稀树草原>山顶矮林>红树林的趋势  相似文献   
426.
海南彪属─新种记述(科:亚科)毕道英(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上海200025)关键词:科,亚科,彪属,海南省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知现在活的最大竹节虫,要推齿足彪PharnaciaserratipesGray,雌虫体长达330mm(除足和触...  相似文献   
427.
中国海南兰科植物的增补与修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海南植物志(1977)记载,海南有兰科植物58属143种及2变种,其后多篇文章论及一些种属,标本亦有较多的增加。本文根据现有标本和文献资料对海南兰科植物作一增补与修订,共涉及36属超过57种,包括19个新记录种、2个新种、1个新各称、5个新异名和许多种的名称变动。总计海南岛共有兰科植物68属、178种3变种。  相似文献   
428.
海南岛众多独立入海的河流形成天然的生物地理屏障,造就了海南丰富的淡水鱼类资源。李氏吻虾虎鱼〔Rhinogobius leavelli (Herre,1935)〕因利用价值低而未被人工大量养殖驯化,可作为评估鱼类遗传多样性的理想物种。本文基于COX1D-loop分子标记,分析了海南岛南渡江、珠碧江、三亚河和陵水河等4条河流中李氏吻虾虎鱼的种群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4条水系中43尾李氏吻虾虎鱼COX1、D-loop及联合基因中分别检测出8、14、22个变异位点和6、7、8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是0.617、0.647、0.649和0.003 9、0.009 4、0.006 3,其中三亚河与陵水河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均较高。系统发育树结果均显示,李氏吻虾虎鱼4个水系的5个地理种群聚类为2个进化分支,其中三亚河与陵水河种群聚为一支,南渡江、珠碧江种群聚为一支。遗传距离分子方差分析显示,李氏吻虾虎鱼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间。上述结果表明,海南岛李氏吻虾虎鱼表现出显著的遗传分化,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可能因不同水系的隔离效应和李氏吻虾虎鱼较弱的迁移能力导致其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本文为海南岛河流生态系统中鱼类种质资源多样性的研究提供遗传学参考。  相似文献   
429.
从 2 0 0 0年 5月— 2 0 0 2年 3月 ,用网捕 -环志法和固定样点法研究海南岛尖峰岭几种雀形目鸟的移动和行为。共调查样点 4 89个 ,记录到鸟类 137种。张网 6 4 2 6网小时 ,环志 4 1种 4 2 8只鸟。 8种 2 9只鸟被回收 32次 ,总回收率为 7 5 %。棕颈钩嘴鹛 (Pomatorhinusruficollis)、灰眶雀鹛 (Alcippemorrisonia)等 6种鸟活动高度多在 3m以下 ;白喉冠鹎 (Alophoixuspallidus)在 3 1~ 10 0m活动最频繁 ;银胸丝冠鸟 (Serilophuslu natus)活动高度在 3m以上。灰眶雀鹛的个体移动距离最大 ,为 115 0m ;银胸丝冠鸟平均移动距离最长 ,为6 5 0m。尖峰岭热带森林林下鸟以食虫鸟为主 ,食虫鸟移动的平均距离为 4 4 2 3m (n =2 7) ;而白喉冠鹎等食果鸟大多在环志点附近活动。鸟类移动的平均距离与植被类型有关 :在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中的移动距离最大 ,为 6 86 5m (n =13) ;在热带常绿季雨林中的移动距离最小 ,为 89 6m (n =5 ) ;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F3 ,2 8=5 0 5 ,P <0 0 1)。鸟类移动的平均距离与翅长显著相关 (r =0 84 ,P <0 0 5 ) ,但与体重相关不显著(r=0 79,P >0 0 5 )。尖峰岭热带森林林下食虫鸟的活动范围较大 ,要保护好海南岛热带森林林下鸟 ,保存海南岛连片的大面积森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30.
用于海南坡鹿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多态性微卫星DNA标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是坡鹿的一个亚种,仅分布于中国海南岛,该种群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经历了严重的瓶颈效应。为了解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本文从牛科及其它鹿科的已报道的104对微卫星位点中筛选了10对保守性好、多态性较高的微卫星位点。这10对微卫星位点的期望杂合度范围为0.042到0.640,等位基因数为2至6,因此是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位点,不仅可用于检测海南坡鹿的遗传多样性,同时还可以适用于其它偶蹄目动物的相关研究[动物学报51(3):530—534,2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