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79篇
  免费   2883篇
  国内免费   11959篇
  2024年   322篇
  2023年   1120篇
  2022年   1138篇
  2021年   1239篇
  2020年   1216篇
  2019年   1324篇
  2018年   995篇
  2017年   1211篇
  2016年   1242篇
  2015年   1409篇
  2014年   1898篇
  2013年   1756篇
  2012年   1979篇
  2011年   2184篇
  2010年   1971篇
  2009年   1912篇
  2008年   2522篇
  2007年   1691篇
  2006年   1698篇
  2005年   1748篇
  2004年   1617篇
  2003年   1502篇
  2002年   1471篇
  2001年   1226篇
  2000年   998篇
  1999年   827篇
  1998年   658篇
  1997年   606篇
  1996年   613篇
  1995年   558篇
  1994年   511篇
  1993年   426篇
  1992年   436篇
  1991年   384篇
  1990年   335篇
  1989年   330篇
  1988年   149篇
  1987年   135篇
  1986年   119篇
  1985年   148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64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4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1篇
  1956年   3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32.
秦岭产珠子参叶的达玛烷型皂甙研究(1)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陕西省秦岭产珠子参(Panax japonicus C.A.Meyer var.major(Burk.)Wu etFeng)的叶中分离到十个新的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皂甙,经光谱测定和化学降解,其中四个的化学结构分别为珠子参甙(majoroside)F_1(1)、F_2(2)、F_3(3)和F_4(4)。同时,还分离到已知的人参甙(ginsenoside)Rd(5)、Re(6)、Rg_1(7)、Rg_2(8)和F_2(9)。  相似文献   
33.
盾叶薯蓣地上部分的三个新甾体皂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Wright地上部分分离鉴定了四个甾体皂甙,经鉴定甙A为约莫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甙;甙B为24α-羟基约莫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甙;甙C为约莫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基;甙D为约莫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基(1→3)]-β-D-葡萄吡喃糖甙。前三者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盾叶皂甙A_1、A_2、A_3(zingiberoside A_1、A_2、A_3),其中盾叶皂甙A_2的甙元为一新甾体皂甙元,命名为盾叶皂甙元(zingiberogenin)。  相似文献   
34.
云南南部姜科新植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35.
利用 XAD-4憎水性吸附树脂采集墨红头香,以毛细管气相色谱双柱保留指数和 GC/MS/DS 联用方法鉴定头香的化学成份。共分离鉴定或初步鉴定了45种组份,其中含量较大的有乙酸芳樟酯(14.98%),柠檬烯(12.07%),甲基苯甲醚(9.88%),香茅醇(4.82%),乙酸巳酯(3.98%),β-石竹烯(4.55%),芳樟醇(3.18%),正巳醇(3.17%)等.  相似文献   
36.
本文报道了将欧洲流行的口蹄疫病毒O1-K亚型的主要表面抗原VP,克隆插入痘苗病毒的TK基因中,并在动物细胞中表达。所用痘苗病毒载体为我国长期用于防治天花的痘苗病毒效果安全的天坛株,所用O1K亚型VPl克隆为Hofschneider,P.H.教授惠赠的pFMDV-1034。首先将pFMDv一1034中的VP1基因片段插入中间质粒pBCB06的BamHI/Hind I位点,该质粒含痘苗病毒WR株的P7.5;启动子和多克隆位点,其两侧序列为TK基因(由D.Boyle博士赠)。或插八pBcB08的Hind I位点,该质粒与pBcB06。之区别仅在于启动子为PL11、多克隆位点种类不同。将杂合的中间质粒转化已由天坛株痘苗病毒TK+侵染过的143BTK-细胞,通过体内同源重组而获得有VP,基因插八的重组痘苗病毒。在BUDR存在时不能侵染143BTK-细胞的病毒可视为TK-表型病毒即含VP1基因的痘苗重组病毒,再经pFMDV—1034BamHI-Hind I片段为探针进行杂交确证。其中所得两株重组痘苗病毒V.V10344H、V.V103408在143B TK-细胞中繁殖并用ELIsA方法测表达,其P/N值最高分别为9.50和8.21。  相似文献   
37.
水翁花蕾和水翁叶精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翁的花营和鲜叶经水蒸汽蒸馏得到一种淡黄色的精油,前者出油率为0.18%。后者为0.08%。我们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等方法,对两种精油进行化学分成分析,分别鉴定出35个和27个已知化学成分。两者相同的化学成分有:β-罗勒烯(Z)、β-罗勒烯(E)、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小茴香烯、香叶醇、顺式-丁香烯、橙花叔醇等23个化学成分,分别占花营精油全油的90%和叶精油95%以上。  相似文献   
38.
正常长爪沙鼠的血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爪沙鼠是有开发应用价值的实验动物。本文首次测定了我国人工驯养、繁殖的100只(雌雄各50只)正常长爪涉鼠的血象正常值。其血象数据与国外学者报道的基本一致,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9.
徐诗伟  孙筱林   《微生物学通报》1989,16(6):354-355
用反相HPLC内标定量方法测定18-甲基-3-甲氧基-8,14-开裂雌甾-1,3,5(10),9(11)-四烯-14,17-二酮微生物不对称还原成具有光学活性17β-羟基化合物的转化率。色谱采用μ-BondapakC14色谱柱;甲醇-水73∶27(V/V)为流动相,流量0.8 ml/min;UV 254 nm检测;雄甾-4-烯-3,17-二酮作内标。  相似文献   
40.
邢宝仁  甘晟光 《生理学报》1990,42(3):302-306
在20个下丘脑脑片上,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了46个室旁核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单位,观察了5-羟色胺对它们的作用。当薄片用含5-羟色胺(10~(-6)mol/L)的人工脑脊液灌流后,有16个单位放电频率明显增加,反应的潜伏期为1.21±1.21 min。这种反应可被5-羟色胺的阻断剂噻庚啶所阻断。3个单位放电频率明显减少,27个单位无明显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约1/3的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能被5-羟色胺所激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