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报道了中国广东省阳西县沟谷雨林内1新变种——阳西静容卫矛(Euonymus chengii var.yangxiensis Y.S.Ye&L.F.Wu),并提供简要描述和照片。阳西静容卫矛隶属于卫矛科(Celastraceae)浅裂卫矛组(Euonymus),蒴果顶端浅裂,与原变种静容卫矛(E.chengii J.S.Ma)和中华卫矛(E.nitidus Benth.)相似,主要区别是该变种叶缘顶部2/3以上具锯齿,侧脉明显,花少且大,蒴果大,萼片伸展。  相似文献   
52.
报道姜科姜黄属-新种-南昆山莪术(Curcuma nankunshanensis N.Liu,X.B.Ye&J.Chen).该种与近缘种广西莪术(C kwangsiensis X.X.Chen)的区别在于侧根茎分枝多,叶片阔椭圆状披针形,表面光滑无毛,不育苞片下部白色顶端深紫红色,能育苞片绿色.它与郁金(C aromatica Sahib)的区别在于根茎内面白色,不育苞片下部白色顶端深紫红色,具有种子.  相似文献   
53.
粤北和粤东北若干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种群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000~2007年间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用核实法或样方法研究了粤北和粤东北部分山区15个县市的珍稀濒危保护野生植物,计31科40属48种.重点介绍了有新分布区或呈群落状分布的7种植物的种群大小、植株高度、年龄结构等主要特征.其中在平远新发现10株仙湖苏铁野生植株;伯乐树在连州的种群数量达160株,以幼苗为主;在仁化篦子三尖杉达300株;平远半枫荷有100株;任豆新见于清新和始兴,数量1000株以上;和平、河源和蕉岭发现苏铁蕨种群,合计数百株;始兴新发现57株银鹊树.最后分析了这些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等级和致危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54.
广东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褐翅鸦鹃数量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在广东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的种群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2005年对保护区内褐翅鸦鹃数量行了调查.4个季节中,夏季记录的个体数最多(32只),其样线平均个体数与春季、秋季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夏季种群密度最大,达17.78只,km2,冬季仅为1.11只/km2.单次记录到的多为单只个体.不同季节在3个保护站记录到的褐翅鸦鹃数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上,东关联安围记录到的个体数最多.  相似文献   
55.
56.
广东省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查找史料的基础上,根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批),确定了在广东有分布的仙湖苏铁、银杏、南方红豆杉、合柱金莲木、伯乐树、报春苣苔、水松、异形玉叶金花和台湾苏铁9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作为调查对象,在全省开展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结果只找到了前6种,植株数量合计为123468株。除仙湖苏铁和报春苣苔分布地点没有变化外,其他7种的分布地点丧失率在20%-100%之间。除南方红豆杉基本上属于正常种群外,其余8种分属于野外绝迹、濒临绝迹或濒危类物种,其资源状况堪忧。在对其资源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管理策略和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57.
广东省烟粉虱蚜小蜂种类及种群动态调查初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调查采集和鉴定 ,初步获得了广东省内烟粉虱蚜小蜂 6种 ,其中隶属于恩蚜小蜂属EncarsiaFoerster的有 4种 ,隶属于桨角蚜小蜂属ErtmocerusHaldeman有 2种。调查发现 ,蚜小蜂在蔬菜和园林植物上的寄生动态有一定的规律 ,4月中旬至 6月下旬和 9月下旬至 1 1月下旬寄生率较高 ,6月下旬至 8月上旬和 1 1月下旬至翌年 2月下旬寄生率较低。初步确定双斑恩蚜小蜂Encarsiabimaculata和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sp .为广东省内烟粉虱的寄生蜂优势种类。  相似文献   
58.
广东省七目嶂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类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东省七目嶂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主要由5个植被类型、15个群系和26个群丛组成。代表性植被类型为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其优势科为壳斗科、樟科、茶科、金缕梅科、紫金牛科等,以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占优势,现状植被有较强的次生性特点。马尾松林是常见的类型,它逐渐过渡到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广东生态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及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并着重对目前广东省生态农业建设的9种主要模式及其经济和生态效益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东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0.
广东省穿山甲种群数量调查与资源蕴藏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 0 0年 1 2月至 2 0 0 1年 3月 ,利用“洞口记数法”对大雾岭自然保护区穿山甲华南亚种的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保护区内穿山甲的种群数量为 65 2 7~1 5 6 5 9头 ,平均密度为 1 85~ 4 43ind /km2 ;不同栖息生境穿山甲的种群平均密度为 2 46~ 5 90ind /km2 ,密度大小依次为针阔混交林 >阔叶林 >灌木林 >针叶林。各栖息生境的洞口密度平均为 5 1 39± 1 8 31个 /km2 ,以针阔混交林的洞口密度最大 ,其次是阔叶林和灌木林 ,最小的是针叶林 ,且洞口密度大小存在极显著差异 (F =1 6 96>F0 0 1 ,3/30 =4 5 1>F0 0 1 ,3/36)。根据保护区内穿山甲的密度值 ,估计广东全省穿山甲的资源量为 1 42 73 0 9± 5 863 79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