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广东省穿山甲种群数量调查与资源蕴藏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 0 0年 1 2月至 2 0 0 1年 3月 ,利用“洞口记数法”对大雾岭自然保护区穿山甲华南亚种的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保护区内穿山甲的种群数量为 65 2 7~1 5 6 5 9头 ,平均密度为 1 85~ 4 43ind /km2 ;不同栖息生境穿山甲的种群平均密度为 2 46~ 5 90ind /km2 ,密度大小依次为针阔混交林 >阔叶林 >灌木林 >针叶林。各栖息生境的洞口密度平均为 5 1 39± 1 8 31个 /km2 ,以针阔混交林的洞口密度最大 ,其次是阔叶林和灌木林 ,最小的是针叶林 ,且洞口密度大小存在极显著差异 (F =1 6 96>F0 0 1 ,3/30 =4 5 1>F0 0 1 ,3/36)。根据保护区内穿山甲的密度值 ,估计广东全省穿山甲的资源量为 1 42 73 0 9± 5 863 79头。  相似文献   
2.
3.
4.
西双版纳黄瓜(Cucumis sativus L. var. xishuangbannanesis Qi et Yuan)是我国特有的黄瓜变种,老瓜果肉橙黄是区别于普通黄瓜的主要特征之一。本文以不同类型版纳黄瓜为研究对象,分析果实成熟期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8份版纳黄瓜老瓜的平均β-胡萝卜素含量为106.58mg/kgDW,叶黄素0.48mg/kgDW,Vc4.96 mg/100g,可溶性糖1.97%,Ca173.21mg/kg,Fe1.28mg/kg,Mg121.89mg/kg,P339.67mg/kg,Zn1.47mg/kg。不同种质的β胡萝卜素含量差异较大,变异范围1.34~261.55mg/kgDW,变异系数67.68%。随着果实成熟期的延长,版纳黄瓜的β-胡萝卜素和α-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增高的趋势,而叶黄素含量明显下降。在果实成熟期未检测到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积累是版纳黄瓜果肉颜色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石鸡繁殖期栖息地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4~7月,对甘肃西部(东阿尔金山地区和西祁连山地区)和东南部(西秦岭地区)的石鸡(Alectoris chukar)种群栖息地选择进行了调查。主成分分析表明,草本密度、地面异质性和草本盖度是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方差分析表明,甘肃西部(东阿尔金山和西祁连山)的石鸡种群在海拔、坡度和小石块数目的选择上差异显著。甘肃西部和东南部的石鸡种群在栖息地选择上存在显著的地理变异,西秦岭种群选择海拔低、坡度大、坡位偏上、草本密度低和草本高度高的栖息地。栖息地选择差异可能是在不同的选择压力下,经过长期的隔离进化形成。  相似文献   
6.
苦竹 ( Pleioblastusamarus) ,我国是苦竹原产地之一 ,自古栽培 ,分布广泛。其竹笋肉质鲜嫩 ,富含各种维生素、氨基酸、天冬素 ,营养丰富 ;味甘苦清凉 ,具清热解毒、增强食欲之功效 ,治咳嗽、支气管炎、产后虚汗、小儿夜惊 ,对人体有较好的滋补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消费习惯已由过去的温饱型向营养保健型方向转变 ,药菜两用的苦竹笋无疑将会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其开发利用也符合绿色保健食品发展规律的要求。苦竹为禾本科苦竹属多年生植物。地下茎复轴型。散生 ,杆高达 6m多 ,茎粗 3~ 4cm,节间 2 0~ 40cm,有…  相似文献   
7.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区,属于云贵高原区,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样,正因为如此,云南产生了丰富多样的蔬菜资源。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外来文化的渗透,该地区正经历着较大的变迁,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及与之相关的蔬菜资源亦逐渐消失。国家为了保护和发扬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蔬菜资源,特设立本调查项目,对云南省31个县进行了系统调查。本文仅介绍云南少数民族对蔬菜种质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情况,旨在为国家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制定农业生物资源保护策略和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描述了采自石门寨地区本溪组下段地层(含(竹蜓)灰岩之下)中的腕足动物化石并讨论了它的古生态环境。这个腕足动物群具有极大的丰度和很低的分异度,共3属5种,95%以上的个体为Derbyia,只有少数Meekella和Orbiculoidea。这种特殊的腕足动物组合反映当时本区处于非正常浅海环境,使得大多数底栖腕足动物无法生存。Derbyia和Meekella因具长的铰合线,外套膜能充分扩张、能吸收较多氧气,故能够生存、繁衍并形成极大丰度。这一腕足动物群未见于上部层位和其他地区,它的消失是古地理环境激剧变化引起的,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刘发 《古生物学报》1992,31(2):249-255
本文描述了采自石门寨地区本溪组下段地层(含(竹蜓)灰岩之下)中的腕足动物化石并讨论了它的古生态环境。这个腕足动物群具有极大的丰度和很低的分异度,共3属5种,95%以上的个体为Derbyia,只有少数MeekellaOrbiculoidea。这种特殊的腕足动物组合反映当时本区处于非正常浅海环境,使得大多数底栖腕足动物无法生存。DerbyiaMeekella因具长的铰合线,外套膜能充分扩张、能吸收较多氧气,故能够生存、繁衍并形成极大丰度。这一腕足动物群未见于上部层位和其他地区,它的消失是古地理环境激剧变化引起的,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两种邻域分布石鸡间的线粒体DNA渗透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陈强  常城  刘发  E.Randi  V.Lucchini 《动物学报》1999,45(4):456-463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mtDNA细胞色素b基因314 bp核苷酸序列测定等方法,证明在大石鸡与山石鸡的异域种群之间存在广泛的差异.然而采自六盘山地区与山石鸡相邻分布的大石鸡种群的样本中却存在山石鸡的mtDNA基因型,这种基因型与其它大石鸡个体的基因型有4.4%核苷酸差异.在与山石鸡相邻分布的大石鸡种群中有25%的个体具有山石鸡的mtDNA基因型,而采自六盘山接触地带以西约200 km处兰州市郊的大石鸡标本中则没有发现这种基因型.此发现支持山石鸡和大石鸡之间存在或曾经有过杂交的假设.作者还提出了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方法,可以快速地检测这种mtDNA基因型.在此之前还没有过关于山石鸡和大石鸡之间基因流动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