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61.
本实验以菠菜为材料 ,经过提取 ,用PUA SbQ、海藻酸钙和戊二醛—牛血清蛋白三种固定方法在 4 0孔板上固定得到固定化的类囊体膜 ,用酶标仪连续测定 8周固定化类囊体膜的光合活力变化。结果表明 :PVA SbQ固定方法最好 ,8周后测定的活性仍保持在 6 1 2 2 %左右。  相似文献   
62.
研究了楝树籽不同方式的提取物(NI,NⅡ)对普通铁质淋溶土壤,简有水耕人为土壤供N和N肥利用率的影响。NI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两种土壤产生NO3-N,NⅡ在两种土壤上前期均能显著固定NH4^ -N并在后期释放出NH4^ -N。如果NI和NⅡ2种提取物同时与化肥N施入土壤,则可明显改善土壤的供N状况,使这与作物需N过程更吻合。盆栽实验证明,NⅡ可显著提高肥旱耕人为土壤上作物对N肥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63.
郭英兰 《菌物学报》2001,20(3):304-305
钉孢属的2个新种和1个新组合生于参薯Dioscoreaalata和毛胶薯蓣Dioscorea subcalva上的毛胶薯蓣钉孢Passalora dioscoreae-subcalvae,生于薯蓣属Dioscoreasp.上的薯蓣生钉孢Passalora dioscoreiicola,和生于山麦冬Liriope spicata和沿阶草属Ophiopogon sp.上的麦冬钉孢Passalora liriopes。研究的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64.
郭英兰 《菌物学报》2001,20(2):156-158
报道钉孢属一个新种生在梾木属Cornussp.上的梾木钉孢Passaloracorni和1个新组合生在四叶重楼Parisquadrifolia.上的重楼钉孢Passaloraparidis;尚有尾孢菌属的4个中国新记录种南蛇藤生尾孢Cercosporacelastricola.,危地马拉尾孢Cercosporaguatemalensis,大薸尾孢Cercosporapistiae,和鼠尾草生尾孢Cercosporasalviicola。为新种提供了拉丁文简介、英文描述并绘图。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65.
报道钉孢属一个新种:生在梾木属 Cornus sp.上的梾木钉孢 Passalora corni和1个新组合:生在四叶重楼 Paris quadrifolia.上的重楼钉孢 Passalora paridis;尚有尾孢菌属的4个中国新记录种:南蛇藤生尾孢 Cercospora celastricola., 危地马拉尾孢 Cercospora guatemalensis, 大薸尾孢 Cercospora pistiae,和 鼠尾草生尾孢 Cercospora salviicola。为新种提供了拉丁文简介、英文描述并绘图。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 (HMAS)。  相似文献   
66.
钉孢属的2个新种和1个新组合: 生于参薯Dioscorea alata和毛胶薯蓣 Dioscorea subcalva上的毛胶薯蓣钉孢 Passalora dioscoreae-subcalvae ,生于薯蓣属Dioscorea sp.上的薯蓣生钉孢Passalora dioscoreiicola,和生于山麦冬 Liriope spicata 和沿阶草属 Ophiopogon sp.上的麦冬钉孢 Passalora liriopes。研究的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 (HMAS)。  相似文献   
67.
韦廷强 《蛇志》2011,23(3):296-297
2009年1月~2011年1月,作者采用张力带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8.
陈斌  赵家豪  关庆伟  薛建辉  郭英荣 《生态学报》2018,38(20):7359-7372
长期监测型固定样地是研究物种分布格局、群落动态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等森林生态系统特征、过程与机理的重要平台。我国亚热带地区已建立的森林固定样地多为阔叶林类型,而针叶(阔叶混交)林类型十分有限。按照巴拿马Barro Colorado Island大型森林固定样地的建设规范,于2014年在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海拔1800 m左右的南方铁杉(Tsuga chinensis var. tchekiangensis)天然种群分布区域建立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6.4 hm~2固定样地。木本植物调查结果表明:(1)样地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共有29科53属89种,显著低于我国亚热带阔叶林样地平均水平,但显著高于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样地平均水平;(2)在区系组成上,科以热带成分为主,而属以温带成分为主;(3)样地内独立个体数密度为2252株/hm~2,与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平均水平相当,但显著低于亚热带阔叶林平均水平;(4)胸高断面积为37.89 m~2/hm~2,与亚热带阔叶林样地平均水平相当,但显著低于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平均水平;(5)群落成层现象显著,优势种明显,多度排名前4位的物种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55%,而排名后40的物种仅占1%;(6)群落总径级结构呈倒"J"型分布,其中胸径≤10 cm的小径木占总个体数的76.9%,而胸径30 cm的大径木仅占5.3%;(7)主要树种的径级结构有偏正态分布和"L"型分布等类型,但它们的种群在空间上均呈现显著的聚集分布特征;(8)南方铁杉虽然是群落现阶段最重要的优势种,但它的种群更新缓慢。研究结果充分显示该样地对中国森林多样性监测以及南方铁杉种群保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复合负压吸引的外固定钢板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到我院诊治的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患者共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的常规外固定钢板治疗,观察组给予复合负压吸引的外固定钢板治疗,记录和比较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和创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都完成手术,围手术期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38.24±8.16 min和8.83±1.01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49.50±9.87min和12.23±0.91周)(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疗效优良率分别是97.1%、82.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创口甲级愈合28例,乙级愈合6例,丙级愈合0例;对照组甲级愈合21例,乙级愈合8例,丙级愈合5例,观察组创口愈合情况明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合负压吸引的外固定钢板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促进骨折愈合,提高创口愈合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ENA-Ⅱ)与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Inter 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ENA-Ⅱ组与Inter Tan组,每组各46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PENA-Ⅱ治疗和Inter Tan治疗,术后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前后骨密度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ENA-Ⅱ组优良率为89.13%,略高于Inter Tan组的86.96%,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NA-Ⅱ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5.2±15.3)min、(57.2±29.3)m L,明显低于Inter Tan组患者的(84.3±13.8)min、(104.7±36.5)m L(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2周以及术后24周PENA-Ⅱ组患者的腰椎骨密度水平与Inter Ta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拴、近端股骨外侧皮质劈裂以及髋内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NA-Ⅱ与Inter 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相当,且两种手术方法对骨密度水平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似。但PENA-Ⅱ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以及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