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准确测定HIV 1的前病毒载量和病毒载量的技术 ,在感染者预后和艾滋病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价以及艾滋病的其它研究方面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以定量的HIV 1DNA和RNA为标准外参照 ,利用SYBRGreen荧光染料和GeneAmp5 70 0SequenceDetectionSystem (5 70 0系统 ) ,建立了测定HIV 1的前病毒载量和病毒载量的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以病毒感染细胞和培养上清为材料 ,测定了三种化合物 (AZT ,GL和WT)对细胞内的前病毒载量和培养上清中的病毒载量的抑制活性 ,并与合胞体形成抑制方法测定化合物抗病毒活性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根据病毒载量、前病毒载量和合胞体形成计算出的三种化合物的治疗指数均依次变小 ,提出以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测定前病毒载量 ,会在评价药物在体内外根除或减少存在于CD4休止或记忆T淋巴细胞中的HIV 1前病毒方面有特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2.
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了解体外反搏(吸氧)对左室舒张功能的作用.方法全部受试者采用HP Sonos 100多功能超声心动图仪做常规脉冲多普勒检查,同步记录心电图,观察患者体外反搏(吸氧)治疗前后左室舒张功能的多个参数.体外反搏(吸氧)治疗后VE/VAEi/Ai的比值分别提高了22%,35%(P<0.001).体外反搏(吸氧)治疗对左室舒张功能改善确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3.
濒危植物裂叶沙参生境条件及外界致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文辉  祖元刚 《植物研究》1998,18(2):218-226
裂叶沙参分布于四川西北地区金川县,受到当地地质、地貌、气候、土壤、生物和人为因素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形成了裂叶沙参种群生长发育的外部特定环境条件。裂叶沙参种群生长发育最主要的外界致危因素是:人为采挖、森林过伐、开荒、放牧所导致的生境破坏;频繁的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周期性的春旱、伏旱和暴雨所引发的洪涝灾害;锈病、地下害虫和野生动物的危害。这些致危因素周期性或经常性地对裂叶沙参种群数量、个体生长产生着长期而广泛的危害。应立即停止人为对当地生境条件的一切破坏活动;在金川县建立以保护裂叶沙参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并在适生地引种栽培,实行迁地保护;对裂叶沙参种群继续跟踪研究,为揭示一般濒危植物的内部致危机理及外界致危因素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和方法:本工作旨在研究免迷走复合区(DVC)内TRH对奥迪氏括约肌(SO)肌电的调节作用及外周途径。结果:(1)DVC内注射TRH(0.8nmol,1μl)后,慢波电位(SW)频率不变,但锋电位频率(FSPSO)及幅度(ASPSO)、锋电位发生率(ISP)明显增加.(2)DVC内分别注射不同剂量TRH(0.13,0.25,0.50,0.80,1.30nmol,1μl)后,各剂量TRH均能引起FSPSO增加。随注射剂量的增加,SO反应强度和持续时间均增加,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3)DVC内注射TRH兴奋FSPSO的效应可被静脉注射阿托品(0.2mg/kg)或迷走神经切断完全阻断,但不能被静脉注射酚妥拉明(1.5mg/kg)、心得安(1.5mg/kg)或脊髓切断术所阻断。结论:DVC内TRH可能对SO肌电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迷走神经及外周M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105.
四川平武白马藏族外眼形态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四川省平武县白马藏族212人和绵阳地区汉族251人进行了外眼共九个项目形态学调查。对各项分别进行了生长发育趋势的探讨及性别间、族别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06.
摘要 目的:对比外侧L形切口与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并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对术后足部功能和血清应激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10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n=49)和B组(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n=51),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足部功能和血清应激因子变化情况,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天数较A组短,术后引流量较A组少(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两组术后6个月Bohler角、Gissane角均扩大(P<0.05)。两组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下降,Maryland足功能评分升高(P<0.05)。两组术后7 d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水平升高(P<0.05),B组术后7 d Cor、E水平低于A组(P<0.05)。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A组(P<0.05)。结论:与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相比,经跗骨窦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应激程度轻,创伤小,术后足部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7.
某些外界因子对真姬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不周培养基、温度、pH值和碳,氮源对真姬菇菌丝体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真姬菇能在多种培养基上生长,其中在麦芽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在PDA综合培养基上生长较差: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10℃或30℃生长缓慢,35℃不生长;pH5—8均能生长,其中pH6.5—7.0最适宜;对不同碳、氮源的同化吸收各异,其中碳源以麦芽糖、氮源以蛋白胨最佳。  相似文献   
108.
The top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polypeptides in chick brain synaptic plasma membrane was studied using pyridoxal phosphate-sodium borotritide labeling. Labeling of intact synaptosomes was restricted to the external surface only by very careful adjustment of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Fourteen major external polypeptides were labeled. These had apparent molecular weights of 210 000, 160 000, 130 000, 100 000, 92 000, 82 000, 60 000, 52 000, 42 000, 34 000, 29 000, 26 000, 24 000, and 19 000. Most of the label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42 000, 29 000 and 26 000 dalton polypeptides.  相似文献   
109.
110.
Kainic acid (KA) at micromolar concentrations stimulated the release of gamma-[3H]aminobutyric acid [( 3H]GABA) from a particulate fraction of the carp (Cyprinus carpio) retina. The KA action was dose-dependent but Ca2+-independent. A similar response was elicited by another glutamate receptor agonist, quisqualic acid, and high K+, but not by an aspartate agonist, N-methyl-D-aspartic acid. The stimulatory action of KA on the [3H]GABA release was selectively blocked by the KA blockers gamma-D-glutamylglycine and cis-2,3-piperidine dicarboxylic acid. Dopamine (DA), which is contained in DA interplexiform cells in the carp retina, inhibited the [3H]GABA release induced by KA and high K+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5-Hydroxytryptamine and two well-known GABA antagonists, bicuculline (Bic) and picrotoxin (Pic), also mimicked the DA effect on the GABA release at a comparable concentration. This inhibitory effect of DA as well as Bic and Pic on the [3H]GABA release evoked by KA was clearly antagonized by a DA blocker, haloperidol. The action of these agents (KA, DA, GABA antagonist) belonging to three different receptor categories on the GABAergic neurons (possibly external horizontal cells; H1 cells) is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other 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ies on the lateral spread of S-potentials between H1 ce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