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0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2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外来有害植物刺萼龙葵(Solanum rostratum)又名黄花刺茄, 已扩散至中国多省, 各地的种群在表型上存在差异。为揭示刺萼龙葵在中国不同分布区表型变异产生的原因及变异规律, 该文以来自中国9个地区的刺萼龙葵种群的种子为材料, 进行同质生物园种植。通过对营养和生殖器官共10个表型性状进行严格细致的测量, 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变异系数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UPGMA)和相关性分析等数理方法, 分析了各个种群的表型变异。结果表明: (1)来自不同种群的刺萼龙葵在10个性状上差异均极显著(p < 0.01), 表明种群间的性状差异具有遗传上的稳定性; (2)营养性状平均变异系数(CV = 18.2%)显著高于花部性状(CV = 9%), 结合主成分分析的结果, 可得出冠幅、 花冠直径、节间距以及株高是决定表型变异的主要代表性状; (3)种群间的聚类分析将刺萼龙葵的9个种群划分为3类, 表型性状并没有依地理距离而聚类; (4)地理因子中, 对性状影响最大的是海拔, 其次是经度, 最后是纬度。  相似文献   
992.
Processes that affect the evolution of female preferences or male display traits involved in mating decisions in different geographic areas have the potential to result in within-species divergence. This could occur via reinforcement of mate recognition in species using the same traits for species recognition and sexual selection. Sympatric individuals experience reinforcement of female preferences and male display traits, whereas allopatric individuals do not, creating the potential for divergent sexual selection in sympatric and allopatric populations. Sexual selection operates on the cuticular hydrocarbons (CHCs) of Drosophila serrata, and reinforcement on the CHCs of populations sympatric with D. birchii. Here, we manipulate sexual selection in D. serrata populations generated by hybridizing natural sympatric and allopatric population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exual selection, male CHCs evolved from an intermediate phenotype to resemble an allopatric phenotype, which was driven by female choice. Additionally, female choice resulted in evolution of an allopatric female preference, so that allopatric males were preferred to sympatric males. Allopatric CHCs and preferences represent a sexual selection optimum via female choice. Sympatric populations display suboptimal phenotypes relative to their allopatric conspecifics. The combination of reinforcement and sexual selection can therefore generate divergence in female preferences and male display traits.  相似文献   
993.
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模拟试验与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鲜的生活污水作为水样,采用同步培菌法,在培养活性污泥的基础上,模拟一定的条件促进丝状菌生长直至形成丝状膨胀,并探索消除丝状膨胀的控制措施,同时通过对丝状菌进行分析鉴定及生活特性显微观察,确定产生丝状膨胀的丝状菌的种类。因为实验能够较好地接近污水厂的实际情况,其结论对污水厂曝气池的正常运行具有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华东地区五种香茶菜药理比较及其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斯氏蛙心灌流法,分别测定了香茶菜属(Isodon)五种植物不同器官的水、酊剂对离体蛙心的作用.结果表明:线纹香茶菜(Isodon lophanthoides)叶的水提取物对蛙心正向肌力的作用效果最明显,大萼香茶菜(Isodon macrocalyx)叶的水剂对蛙心反向肌力作用最明显,与对照品比照:多种香茶菜植物之根的水提取物均表现有降血压作用;五种香茶菜植物之酊剂提取物均表现出一致的反向肌力作用,与对照品比照:各器官组织之酊剂提取物同时表现有降血压作用,提示五种香茶菜植物之酊剂型作为降血压药物有良好的开发前途,也说明了香茶菜野生资源巨大的可利用价值.给出了香茶菜资源开发利用的许多方案及香茶菜野生药源保护的两套可行性方案,指明了该综合性比较药理实验对我国野生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为更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基础生物化学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整个实验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对应这三个阶段的实验内容分为基础性、提高性、研究性实验三个层次,并开放实验室,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6.
肖宁  陈强  裴浩言  蒋玮 《微生物学报》2008,35(5):0772-0776
以高效吸附Cu2+的酵母菌Y17为材料, 对其吸附Cu2+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包括溶液pH、Cu2+初始浓度、菌体添加量、吸附时间和温度以及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对吸附过程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吸附液pH值、Cu2+初始浓度、菌体添加量和吸附时间。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吸附条件为溶液pH5.0, 吸附时间40 min, 加菌量5.0 g湿菌/L时, 对初始浓度为8 mmol/L的Cu2+达到最佳吸附率为82.7%。通过对Y17菌体不同处理及解吸实验, 初步确定Y17吸附Cu2+的位点在细胞壁, 细胞壁表面的-NH2, -COOH基团在其吸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季淼  叶明  杨柳  王颖 《微生物学报》2008,35(6):0977-0979
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存在着许多不足。因此, 我们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实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将微生物学实验单独设课, 并增设了微生物学综合实验。结果显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能力, 其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