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1篇
  免费   448篇
  国内免费   4077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279篇
  2021年   309篇
  2020年   337篇
  2019年   349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285篇
  2016年   331篇
  2015年   407篇
  2014年   620篇
  2013年   445篇
  2012年   639篇
  2011年   726篇
  2010年   641篇
  2009年   660篇
  2008年   1154篇
  2007年   602篇
  2006年   516篇
  2005年   640篇
  2004年   754篇
  2003年   576篇
  2002年   525篇
  2001年   481篇
  2000年   346篇
  1999年   317篇
  1998年   235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61.
肝再生的调控及原癌基因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脏再生过程中受到多种体液因素的调控。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肝刺激因子(HSS)等对肝细胞有促分裂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则具有抑制作用。此外,肝再生还需要去甲肾上腺素(NE)、胰岛素等辅助分裂原的存在,共同调节肝再生。肝细胞分裂增殖与原癌基因表达密切相关。肝细胞从静息期进入细胞周期,以及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某些原癌基因有特征性的表达。  相似文献   
62.
大豆灰斑病抗性遗传的三点测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利用三点测交分析的方法, 对3个组合在人工接种大豆灰斑病菌的条件下的抗性表现进行基因效应分析,各组合均存在加性,组合1存在显性,组合2、3存在上位性。 Abstract:In this paper,Triple Test Cross Design was used in studing the resistance of soybean to 10 physiological race of Cercospora Sojina Haraby inoculation.Results o analysis of gene effects of resistance indicated that additive effect is significant in all the three crosses,dominant effect exsists only in the cross 1 and epistatic effect remains in the cross 2 and cross 3.  相似文献   
63.
双滴虫类是迄今所知的现存最原始的真核生物类群。以蓝氏贾第虫作为双滴虫类的代表,对其细胞核进行了电镜观察。除了未见有核仁外,还发现其核被膜的横切面上存在有缺口。在缺口的边缘处,核内膜与校外膜是相互连接着的,表明并非切片时所造成的假象。核被膜缺口处常有一核纤层样的薄层分隔核质与细胞质。用高锰酸钾固定细胞以求只保存膜结构时,核被膜缺口仍然可见,上述的薄层即未见到。核被膜缺口的发现证实了李靖炎(1979)的核被膜起源假说所作出的推断。  相似文献   
64.
Pax7基因在C2C12细胞内的表达及诱导失活(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5.
10-8mol/L的DON毒素加入小麦根质膜制剂中可促进K+刺激的ATP酶活力,10-6mol/L开始呈抑制效应,抑制程度随DON浓度加大而提高。根尖(5cm)离体根段于0.5mmol/L的KCl中,10-8mol/L的DON能促进根段K+吸收,10-6mol/L以上浓度则K+吸收呈抑制,10-2mol/L浓度下根段的净吸收为负值,表明组织中K+大量外渗。根段置蒸馏水中6h,4mmol/L的DON即导致振段K+渗漏。用DON处理整株小麦根,浓度在0.25mmol/L以上可促进K+从植株其它部位向根运输,而浓度在8mmol/L时即抑制K+向根富集,且根内K+明显渗漏。  相似文献   
66.
大鼠卵巢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在CHO中的表达和扩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利用二氢叶酸还原酶放大系统将大鼠LH/hCG受体(记为F-hCGR)及其胞外肽段(记为T-hCGR)在中国苍鼠卵巢细胞(CHO)中的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F-hCGR为一条蛋白质带,其表观分子量为92kd,而T-hCGR为35kd和37kd两条带。表达受体对其配基hCG表现出高的亲合力,F-hCGR的解离常数为7×10-9mol/L,T-hCGR为6.4×10-9mol/L。表达F-hCGR的转染CHO细胞可结合125I-hCG,而表达T-hCGB者不结合125I-hCG。这提示F-hCGR主要存在于细胞质膜表面上。表达F-hCGR的转染CHO细胞能刺激。cAMP的形成,而表达T-hCGR者不能刺激cAMP形成。免疫荧光定位结果表明,T-hCGR主要分布于质膜的细胞质侧以及胞内其他一些细胞器膜上。用免疫亲和层析可以得到纯化的T-hCGR。  相似文献   
67.
本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获得了一个缩短的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DNA基因,并克隆在质粒pAET3d中,在T7启动子指导下,在大肠杆菌BL2LysE中获得了和一个6组氨酸短肽标签的融合表达。重组的融合M-CSF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12%,表达产物一部分以不溶性包涵体形式存在,另一部分则以可溶性蛋白存在。经过金属螯合新和层析一步纯化,所得的融合(His)6-M-CSF在还原型SDS-PAGE上基  相似文献   
68.
已经知道,对预定脊索的决定起重要作用的是位于它两侧的预定肌节。电子显微镜的观察指出,预定脊索和肌节细胞相互靠得很近,或者相隔一定距离,以突起相连形成腔隙。有被小窝和小泡在两类细胞的外缘常被观察到。最引人注意的是在肌节细胞近腔隙的部位或者附近,球状体的出现。它们大小不等,内含物主要是颗粒,有的松散分布,有的致密地充满整个球状体。这些颗粒的大小和电子染色与这时期胚胎细胞中的核糖体很相似。在预定脊索细胞中以及附近,未见上述结构,但是,观察到它们伸出突起包吞腔隙中物质的现象。讨论了这些球状体的出现与脊索决定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69.
促黄体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hCG receptor)是一种与G-蛋白偶联的糖蛋白。本文报道了从大鼠卵巢cDNA库中筛选LH/hCG受体cDNA及其在昆虫细胞中的高效表达。LH/hCG受体cDNA全长2403bp,编码受体信号肽和成熟受体674个氨基酸。用多角体病毒表达载体pVL1393,LH/hCG受体cDNA在昆虫细胞中得到高效表达。在非还原和还原条件下的SDS-PAGE分析显示,用亲和层析分离纯化的受体表观分子量分别为120Kd和92Kd。经配基结合和Scatchard Plot分析表明,其与hCG反应的Kd为8.4×10~(-9)mol/L,与CHO细胞表达产物相似。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