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51.
崇明岛地面生藓类植物生态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波  朱永青  王幼芳 《生态学杂志》2007,26(10):1542-1548
通过对上海崇明岛藓类植物样地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公式和王氏生态位重叠公式,探讨了藓类植物的生态特征。结果表明:崇明岛有藓类植物36种,其中上海市新分布13种;对样地内的31种藓类分析可知,狭网真藓(Bryum algovicum)、立碗藓(Physcomitrium sphaericum)及泛生墙藓(Tortula muralis)生态位宽度最大,林地及农田中的优势种为立碗藓,荒地及村落中占优势的分别为狭网真藓及黄牛毛藓(Ditrichum palli-dum);秋季的种间生态位重叠值普遍大于春季,种类间共同利用资源现象明显;采用主坐标排序对崇明岛藓类植物进行排序,可将31种藓类分为3个类群,藓类种类的分布与季节及其在群落中的地位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2.
毛乌素沙化草地景观生态分类与排序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毛乌素沙地景观生态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以广泛应用于植被科学的数量分类方法TWINSPAN为工具,对毛乌素沙地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了自上而下的等级式的数量分类研究,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毛乌素沙化草地景观生态分类系统。然后又利用算法上与TWINSPAN相似的DCA对沙化草地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了排序分析,并与数量分类结果相结合,辅以逐步回归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对所划分的各景观生态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指出毛乌素沙化草地具有较为丰富的景观生态类型,地下水位,覆沙厚度,基质类型控制着沙化草地景观生态类型的发生与演化;提出了毛乌素沙化草地景观生态的演化模式。本文还表明,TWINSPAN和DCA是景观生态研究比较有效的数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3.
窄叶鲜卑花(Sibiraeaangustata(Rehd.)Hand.Maz.)灌丛是青藏高原东缘高山灌丛中特有的、具代表性的类型。选择该群落的典型分布区域,运用数值分类法,将窄叶鲜卑花群系分为4个群丛组、10个群丛类型。用PCA排序技术定量分析了各类型在空间地理上的分布格局,以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类型的分布主要取决于环境中土壤条件(主要是土壤水分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热量条件的垂直梯度变化,而群落的分类等级越低,对环境因子的变化越敏感。生物量的研究表明,窄叶鲜卑花灌丛的群落生物量在38.99~47.72t·hm-2之间,其中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生物量分别在25.87~32.16t·hm-2和12.05~13.73t·hm-2之间,而地下部分的生物量通常高于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154.
不同类型茶园昆虫、蜘蛛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5  
谭济才  邓欣  袁哲明 《生态学报》1998,18(3):289-294
应用多样性指数,排序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生态环境和防治处理的茶园昆虫,蜘蛛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在生态控制的茶园,由于完全不使用化学农药,昆虫和蜘蛛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均较大。综合防治的茶园次之一。而主要依靠化学防治的茶錾,丰富度减少,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降低,经常出现害虫暴发成灾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5.
东灵山植物群落生活型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江洪 《Acta Botanica Sinica》1994,36(11):884-894
应用由丹麦学者Raunkiaer提出的生活型分类系统,研究了北京东灵山植物群落的生活型,并编制了主要植物群落类型的生活型谱。同时,用主成分分析(PCA)作为排序的方法和系统聚类中的离差平方和法与类平均法,对东灵山植物群落的生活型谱进行了排序和分类。并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了环境(气候和土壤)因子与植物群落生活型谱梯度的关系,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生活型谱的特征符合暖温带植物生活型谱的基本特点,地面芽植物占的比例最大。但不同植物群落因所存在的生境有差异,也表现出各自的谱特征。排序的结果与用植物种类成分进行的DCA 排序结果吻合度较好,排序的环境梯度特征也十分明显。研究结果还表明:地下芽和中高位芽对于温度梯度的反应比较灵敏;其次是小高位芽和一年生植物;对于水分梯度的变化,则以地上芽和矮高位芽植物的反应比较强烈和敏感。温带植被生活型谱主要特征的地面芽植物在本地区表现稳定,不随各植物群落和水热梯度发生大的波动,显示出地带性的强大约束力。所建立的海拔梯度和群落类型与生活谱的统计数学模型,对于中高位芽、矮高位芽和地下芽植物的相关较好,估测的精度高,而对其它几种生活型的估测较差  相似文献   
156.
新疆呼图壁种牛场天然草地类型数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呼图壁种牛场位于天山北麓冲积扇缘和古冲积平原,具有地带性的荒漠草地类型和隐域性的低地草甸草地类型。由于地形、潜水和土壤盐渍化的作用,影响了草地类型的形成和分布。本文采用二歧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多元等级聚合分类法划分出16个草地型;通过无偏对应分析(DCA)揭示了研究区域草地类型的生态梯度,并用多元回归分析对其做了定量环境解释,结果表明该地区草地类型形成及其分布与土壤水分、盐分和质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7.
甘肃马衔山林区植被的数量分类与排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目前各国学者广泛使用的一些数量分类和排序方法对黄土高原区的马衔山植物群落进行了分类和排序。所用方法包括多元等级分划分类(TWINSPAN程序)、PCA排序(ORDINA程序)、RA和DCA排序(DECORANA程序)。研究结果表明可以把32个样地分为两大类共7个群落类型:山地森林 (1)山杨+白桦群落,(2)青杆群落,(3)青杆+白桦+山杨群落,(4)山杨+康定柳+糙皮桦群落;山地灌丛 (1)康定柳+糙皮桦群落,(2)糙皮桦+黄毛杜鹃+裂香杜鹃群落,(3)黄毛杜鹃+裂香杜鹃群落。它们的分布格局与海拔梯度密切相关。此外,本文还对所用方法的比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8.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的排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玉成 《生态学杂志》1989,8(5):10-12,15
排序概念由苏联学者拉孟斯基(1930)第一次提出并首先用环境梯度为坐标去排列植物群落。然而,这一方法在60年代电子计算技术的普遍应用和连续性学派(个体学派)兴旺发达起来以后,才迅速发展起来。排序是植物群落样本的一种空间排列,是揭示其空间连续变化的有效技术。至今方法很多,但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用环境因子进行排列,称为直接排序,或称直接梯度分析,或者就叫梯度分析。另一类是用植物群落本身的特征(属性)来排序,称为间接排序,或间接  相似文献   
159.
本文应用极点排序和位置向量排序的方法对广东13个森林群落进行排序分析,并分别用极点排序图和位置向量排序的二维图和三维图表示排序的结果。同时对排序图的生态学意义及排序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讨论。结果表明,三维位置向量排序图能较好地把性质相近的群落类型聚在一起,可作为植被分类的辅助方法;积点排序图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被的连续变化;极点排序与位置向量排序虽然取得一定结果,但由于同属线性排序,损失的信息量较多,寻求非线性排序方法是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0.
香港岛森林群落的聚类的排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聚类、极点排序、主分量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对香港岛的森林群落进行了分类与排序。根据组平均法、离差平方和法、最近邻体法等三种聚类分析的结果,香港岛的森林群落可划分为三个植被亚型和七个群系。极点排序较好地反映了植被的连续性,以及群落所在地的海拔、干湿程度、土壤类型等生境条件的梯度变化,主分量分析表示出13个森林群落的相互关系,可以从原来60个彼此相关的变量降为13个互相独立的变量。主分量分析的二维排序图较好地划分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低地林,低山林和山地林等三个植被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