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81.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重症HFMD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丙种球蛋白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疗效,发热、疱疹、神经系统受累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7.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5,P0.05)。研究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神经系统受累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重症HFMD患儿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腹部带蒂皮瓣治疗手及前臂皮肤软组织烧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 年2 月 -2013 年2 月收治的68 例手及前臂皮肤软组织烧伤缺损患者作为观察组,行马来酸桂哌齐特结合腹部带蒂皮瓣治疗,另选择同 期接受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治疗的50 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皮瓣修复效果以及神经功能烧伤缺损评分。结果:观 察组患者皮瓣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皮瓣断蒂时间及神经功能烧伤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结合腹部带 蒂皮瓣治疗具有皮瓣存活率高、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3.
DNA double strand breaks (DSB) are repaired by nonhomologous end-joining (NHEJ) or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HR). Recent genetic data in yeast shows that the choice between these two pathways for the repair of DSBs is via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NHEJ protein, Ku, and the HR protein, Mre11/Rad50/Xrs2 (MRX) complex. To study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Ku and Mre11 or Mre11/Rad50 (MR), we established an in vitro DNA end resection system using a forked model dsDNA substrate and purified human Ku70/80, Mre11, Mre11/Rad50, and exonuclease 1 (Exo1). Our study shows that the addition of Ku70/80 blocks Exo1-mediated DNA end resection of the forked dsDNA substrate. Although human Mre11 and MR bind to the forked double strand DNA, they could not compete with Ku for DNA ends or actively mediate the displacement of Ku from the DNA end either physically or via its exonuclease or endonuclease activity. Our in vitro studies show that Ku can block DNA resection and suggest that Ku must be actively displaced for DNA end processing to occur and is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e competition model established in yeast.  相似文献   
84.
江国华 《蛇志》2009,21(2):105-106
目的探讨东菱迪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钙拮抗剂等基础治疗,并将血塞通0.25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点滴,连用14天。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于治疗第1、3、5日给予东菱迪芙10u、5u、5u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次滴注时间不少于1h。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浆FIB水平。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5.00%)明显优于对照组(47.50%),χ2=6.37,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组FIB由治疗前(3.98±0.86)g/L降至(1.84±0.42)g/L,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东菱迪芙通过降低血浆FIB,增强纤溶活性,降低血粘度,改善脑循环等综合作用,对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通过兔VX2模型探讨肿瘤消融治疗后动态变化过程中,磁共振灌注成像动态量化研究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16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实验组12只,对照组4只。实验组在兔肝脏种植VX2肿瘤后,观察肿瘤直径超过2.0 cm时行微波消融治疗。对比术后当天7、d、14 d及28 d实验组与对照组磁共振灌注成像量化指标—最大增强斜率(MSI)的动态变化差异,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对照组兔及实验组兔术后当天肝实质灌注MSI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兔术前肿瘤与术后当天残留肿瘤的平均MSI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兔残留肿瘤与良性强化组织的MSI差异有显著性。残留肿瘤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表现为快速上升型;良性强化组织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表现为缓慢上升型。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动态量化研究是可行的,量化指标MSI与消融治疗后各种组织的病理结果相吻合,可更为准确地量化表达病变组织的病理状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86.
摘要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序贯疗法根除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期间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Hp感染患儿100例,均进行胃镜下胃黏膜病变程度评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50,序贯疗法联合布拉氏酵母菌)和对照组(n=50,序贯疗法),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0 d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治疗后4周的Hp根除率以及治疗前、治疗后4周的胃黏膜病变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胃黏膜病变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 d后,两组CD3+、CD4+、CD4+/CD8+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D8+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0 d后,两组白细胞介素(IL)-10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序贯疗法联合布拉氏酵母菌用于根除儿童Hp感染治疗,可减轻胃黏膜病变程度,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提高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87.
摘要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疗效,并分析术后肿瘤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4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5例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胰腺外科收治的65例共计80例胰头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开腹组和微创组,例数分别为32例和48例,对比两组围术期相关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期间的肿瘤早期复发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微创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住院费用多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肿瘤早期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胰头癌患者术后肿瘤早期复发与年龄、肿瘤最大直径、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脉管癌栓、有无神经侵犯、术前白蛋白、术前糖类抗原125(CA125)、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术后有无放化疗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神经侵犯、术后未放化疗以及术前CA125水平较高是胰头癌患者术后肿瘤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可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但两者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早期复发率无显著差异。胰头癌术后肿瘤早期复发受到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神经侵犯、术后放化疗、术前CA125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究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idiopathic short,ISS)的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临床接受ISS治疗的病患中,随机选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把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每日睡前注射生长激素0.16—0.20IU/kg。对比分析两组病患治疗后身高、身高标准差及生长速率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无明显增高现象,而观察组增高现象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疗效优者占63.6%(28/44),优良率为95.5%(42/4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14/40),80%(3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生长激素用于治疗ISS病患疗效显著,并能有效改善ISS病患身高、生长速率,安全性有保证,值得临床治疗广泛推荐。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单人肠镜导入双歧杆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作用,为临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经单人肠镜导入双歧杆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肠道菌群分布、肠粘膜屏障功能、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82.1%(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肠杆菌、粪肠球菌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L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FG-E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略高于观察组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17.9%,显著高于观察组5.4%(P0.05)。结论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单人肠镜导入双歧杆菌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肠道有益菌水平,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0.
摘要 目的:探讨穴位针灸联合泼尼松治疗无听力变化耳鸣的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 (5-hydroxytryptamine,5-HT)、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20年1月所收治的160例无听力变化的耳鸣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波尼松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穴位针灸联合泼尼松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式治疗无听力变化的耳鸣疗效、听力障碍分级以及对血清5-HT、GABA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前气导平均听阈水平、耳鸣程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气导平均听阈水平、耳鸣程度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8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53.75 %(P<0.05);研究组的听力恢复正常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听力障碍人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轻度听力障碍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各神经递质含量(5-HT、GABA)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5-HT、GABA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穴位针灸联合泼尼松治疗无听力变化耳鸣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听力、耳鸣,调节中枢性神经递质含量,疗效明显优于单独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