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Summary We describe a fast and reproducible method that can be used as a final step in obtaining pure populations of liver endothelial cells. This method employs 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lectin covalently bound to magnetic polystyrene beads (Dynabeads). Evonymus europaeus agglutinin (EEA)-coated Dynabeads were used to purify monkey liver endothelium from Percoll gradient separated nonparenchymal cells. EEA-coated beads were also successfully used to purify monkey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 The endothelial cells grew to confluence as a cobblestonelike monolayer, expressed Factor VIII related antigen, and incorporated acetylated-low density lipoprotein. The magnetic beads seemed not to modify the normal properties of the isolated endothelium, thus facilitating their use in experimental studies. This 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 technique may be applicable for purification of endothelial cells from a wide variety of tissue sources.  相似文献   
42.
野外川金丝猴声音行为的主要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保国  罗时有 《兽类学报》1993,13(3):181-187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栖息于高山森林中,营树栖生活,其声音通讯在社群活动中有重要意义。通过长期野外行为的观察和声音的录制,本文报道了川金丝猴在野外自然活动条件下声音行为的主要类型,明显可以辩别出惊异声、警戒声、警告声、呼唤声和安静状态下的叫声,并进行了声谱分析,发现其声谱的差异主要与声音目的有关,同时描述了每类声音发出相伴随的群的行为和身体运动的变化,讨论了笼养条件下和野外状况下川金丝猴声音行为的异同。  相似文献   
43.
【背景】肠道菌群与宿主的消化吸收、免疫抵抗和行为等息息相关,并受宿主的饮食、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目的】人工辅助投食能增加野生动物的营养摄入,但对其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较少。【方法】以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和人工辅助投食滇金丝猴群的新鲜粪便为材料,通过高通量测序探究人工辅助投食对猴群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人工辅助投食的猴群肠道菌群丰富度、均匀度及谱系多样性更高,并且个体间群落组成差异更小。通过多级物种差异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effect size, LEfSe)分析发现,人工辅助投食对20种不同分类水平的细菌相对丰度有影响,包括提升了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8种类群的相对丰度,降低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等12种类群的相对丰度。通过构建微生物相关网络发现,野生猴群肠道菌群网络结构更加复杂,鲁棒性更高。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功能预测结果表明,人工辅助投食降低了猴群肠...  相似文献   
44.
黄山雄性短尾猴换群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1986至1992年对安徽黄山一群短尾猴连续进行7年的换群行为研究表明:雄性的换群行为发生在临近交配期开始前后,大多数为成年个体;这些个体与换群前的顺位无关,且未受到迁入新群的其它个体更多的攻击,迁入雄体还倍受雌体青睐。据此推测,外群雌性的性吸引是雄性短尾猴换群的直接原因。雄性短尾猴换群的结果,降低了种群的近亲繁殖率,增加了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对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保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进化选择压力有利于换群行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5.
野生猕猴声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冯敏  江海声 《兽类学报》1996,16(1):7-13
本文通过在华南四省区对四个野生种群猕猴声行为的观察和现场录音,对它们的叫声声学特性,行为模式和其它个体对其相应的行为反应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研究,并得出11种不同的声行为,这些声行为有相互不同的声学特性,不同的行为模式并引起其它个体相应的行为反应,从而起着通讯的作用。叫声在猕猴的声行为通讯中,一些借助视觉提示,至少以不同的刺激度来“表示”某一类事物,并得到个体间的“共识”有些甚至无需视觉提示而单独传递  相似文献   
46.
湘鄂与闽粤猕猴颅骨的多变量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是中国猕猴湖南-湖北和广东-福建种群颅骨的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面宽和颅肌的形态结构除有明显的性二型外,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湖南-湖北种群的颅骨结构相对大于福建广东种群。它们与云南南部和海南岛猕猴颅骨的判别分别结果表明,由于地理和生态隔离,四者雌雄两性颅骨的形态结构均有较大的差异,达到种群间的显著差异水平,分别应属不同的亚种。  相似文献   
47.
Abstract: This report documents asymptomatic infections of Mycobacterium kansasii in four of five tuberculin positive squirrel monkeys (Saimiri sciureus sciureus). The mycobacterial DNA amplifi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from a bronchial lymph node had no affinity for the species specific probes of M. tuberculosis, M. avium, and M. intracellular, thus allowing the presumptive diagnosis of an atypical mycobacterial infection. Infection by Mycobacterium kansasii was confirmed by culture of bronchial lymph nodes from three monkeys. The source of the infection was never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48.
笼养白头叶猴夏季水分摄入与消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乘明  卢立仁 《兽类学报》1997,17(2):100-106
叶片中的水分含量是白头叶猴水分的主要来源,占水分需求总量的83.68%,其它的16.32%来自于自由水。在笼养条件下,白头叶猴可饮用自来水,野生状态下,动物饮用露水或雨水。尽管饮水行为不是每天都有,但能经常观察到,特别是在夏季雨后.除了体表和呼吸系统的水分蒸发外,白头叶猴通过尿和粪便丢失的水分含量分别是44.68%和55.32%。  相似文献   
49.
为了对人胚黑质DA神经元移植治疗PD人的临床应用作出客观评估,将8-12周人胚黑质细胞移植到用MPTP诱发的偏侧PD猴新纹状体内。实验动物分别存活2个月、5个月和1年后,用TH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被移植的人胚DA细胞的存活和与宿主间的突触联系进行检查。在光镜下可见被移植侧的新纹状体内有TH阳性细胞,它们成小群散在分布,每小群有3-10个细胞。TH阳性细胞的轴突延伸到整个新纹状体,树突呈现出正常发育过  相似文献   
50.
短尾猴种群生态学研究:Ⅲ.年龄结构和生命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李进华  李明 《兽类学报》1995,15(1):31-35
本文研究了黄山短猴(Macaca thibetana)种群年龄结构和雌性生命表。根据毛色、个体大小和行为等指标,可将其种群划分为6个年龄组,即婴猴组、少年组、青年组、年轻成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雌性短尾猴的静态生命表可较真实地反映了它在自然保护下的自下而上状况,其瞬时增长率(γ)为正值,表明只要加强对短尾猴现有栖息环境的保护,种群才会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