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9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13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通过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举例说明与纵膈淋巴瘤的CT鉴别分别分析他们在临床上的表现。方法:纵隔淋巴结的转移是通过对86例临床病例以及与53例良性肿瘤进行对比;纵膈淋巴瘤的CT鉴别是通过对16例临床病例的观察进行阐述。结果:肺癌淋巴结的转移过程通常是发生在肿大部位的前几组,且病程长。结论:肺癌淋巴结的转移是呈规律性分布转移的,了解淋巴结的运动规律,就可以有效的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92.
淀粉样β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在脑内的沉积及其神经毒性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仍缺乏拮抗Aβ的有效药物。最新报道表明,一种新的抗糖尿病药物(D-Ser2)Oxm不仅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T2DM)大鼠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也具有促进皮层和海马神经元及其突触发生的效应。然而,(D-Ser2)Oxm是否能拮抗AD时Aβ所致的细胞损伤仍缺乏实验依据。本研究在培养原代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基础上,通过细胞活性和早期凋亡测定、细胞内钙成像以及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研究了(D-Ser2)Oxm对Aβ1-42所致细胞毒性的拮抗效应。结果显示,与单独给予Aβ1-42处理的细胞相比,(D-Ser2)Oxm+Aβ1-42处理组的细胞活力明显提高,而加入GLP-1受体抑制剂exendin(9-39)后,细胞活力则显著下降;(D-Ser2)Oxm可有效拮抗Aβ1-42导致的细胞凋亡,并使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含量显著降低;(D-Ser2)Oxm处理还有效阻止了Aβ1-42引起的海马细胞内钙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以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Y216)的活化。以上结果表明,(D-Ser2)Oxm可能是通过激动GLP-1受体对抗Aβ1-42的神经毒性,并且这种保护效应可能与细胞内钙稳态调节和线粒体膜电位稳定有关。  相似文献   
93.
单分子荧光检测技术是利用荧光基团对目的分子标记后,在单分子水平成像并追踪分子的构象变化、动力学特征以及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相较于传统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研究手段,单分子检测技术可以对单个分子的动态和特性进行分析,特别是瞬时或偶发性的事件,从而更加深入地挖掘在群体测量中被掩盖的信息.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动物细胞生物...  相似文献   
94.
《生物磁学》2010,(23):I0003-I0004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2月5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CSB)研究人员利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研究了18个人的大脑,绘制了400个不同的手臂动作到达目标时的MRI图像。他们发现。大脑在计划动作时,有两种明显不同的定位类型:视觉地图和身体地图。研究发表在《神经元》(Neuron)杂志上。  相似文献   
95.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技术的出现使活体检测组织的代谢和生化信息成为可能,随着其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临床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脑胶质瘤具有与正常脑组织不同的代谢特征,借助MRS技术一方面可以反映其代谢特征,另外可将其与正常脑组织区分,因此MRS技术特别是1H-MRS在脑胶质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分级及预后评估中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就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USPIO)增强MRI检测正常、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和肿瘤转移淋巴结的价值.方法:新西兰免24只,静脉注射0.2mmolFe/kg的USPIO,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兔体内脏器铁含量.另取4只兔,作为正常淋巴结组.4只兔双侧后腿肌肉注射蛋黄乳胶,用于建立腘窝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模型,4只兔后腿肌肉接种VX2肉瘤,用于建立腘窝肿瘤转移淋巴结模型.3组动物均静注0.2mmolFe/kg的USPIO,于注射前、注射后12h分别行MRI扫描,观察淋巴结信号强度变化.扫描后取出淋巴结,行HE染色、普鲁士蓝染色观察淋巴结结构变化,铁颗粒的存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铁含量.结果:USPIO在兔体内血循环时间较长(>12h),除脾肝肺外,其主要分布至淋巴结等网状内皮细胞和吞噬细胞.MRI平扫时,正常、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和肿瘤转移淋巴结T2信号强度无显著差异,静注USPIO后,正常、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心T2信号强度明显降低,肿瘤转移淋巴结信号强度无明显变化.HE染色、普鲁士蓝染色和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显示,正常、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均舍有USPIO铁颗粒,而肿瘤转移性淋巴结淋巴结结构丧失,未见铁颗粒.结论:静脉注射USPIO后MR成像可用来鉴别良恶性淋巴结.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肺腺癌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肺腺癌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从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进行归纳及总结性研究。结果:52例肺腺癌患者主要症状为咳嗽、咯血、胸闷和其他转移病灶表现,转移多见于脑、肝、骨骼、肾上腺等,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下降;47例患者行普通X线胸片检查,6例未见明显异常病灶,13例为中心型肺癌,25例为周围型肺癌,3例为细支气管-肺泡癌;52例患者均行CT扫描检查,各叶均可发生,病灶呈圆形、椭圆形、分叶状,病灶大多边缘有切迹、细小毛刺或棘状突起者。结论:结合临床表现,CT能够较准确的对肺癌做出诊断,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为肺腺癌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PRE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头痛、精神状态改变、癫痫发作和视力改变.病因为高血压、子痫/先兆子痫等.PRES高血压发生率为88.9%,其中超过脑血管自动调节上限的为20.0%.MRI表现为:顶枕叶为主的经典型28例,全脑型9例,不对称型5例,脑干型3例.结论:PRES病理基础为血管源性水肿,影像学表现以经典型为主.  相似文献   
99.
胡剑峰 《蛇志》2010,22(1):56-57
肺内孤立结节性病灶是指直径≤4cm的类圆形结节影,无阻塞性肺不张、肺炎、卫星病灶及局部淋巴结肿等征象。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研究,X线胸片多着重于边缘、密度及纹理的改变,而CT扫描多着重于其结节密度的CT值。综合X线胸片与CT扫描的表现作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0.
摘要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对甲状腺癌局部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及其定量参数与肿瘤组织中Ki67、VEGF、CD34、EGF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6月我院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甲状腺肿瘤性病变的患者96例,其中29例为甲状腺癌局部浸润组(A组),34例为甲状腺癌无浸润组(B组),33例为甲状腺腺瘤组(C组)。另取56例甲状腺另一侧叶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D组)。所有患者均完善能谱CT检查,采集图像后在能谱CT Viewer分析软件上测量病变区碘浓度,计算能谱曲线斜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Ki-67、VEGF、CD34、EGFR的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价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与甲状腺癌肿瘤组织中Ki-67、VEGF、CD34、EGFR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在平扫、动脉期、静脉期,A组、B组、C组和D组的碘浓度逐渐增大,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局部浸润组织能谱曲线呈"低平型",斜率为较小负值,正常甲状腺组织能谱曲线为下降型,斜率为负值;在平扫、动脉期、静脉期,A组、B组、C组和D组的能谱曲线斜率逐渐变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Ki-67、VEGF、CD34和EGFR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浓度在动脉期、静脉期与Ki-67、VEGF、CD34、EGFR表达呈正相关(P<0.05),碘浓度在平扫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5),碘浓度在平扫与VEGF、CD34、EGFR表达无相关性(P>0.05)。能谱曲线斜率在动脉期、静脉期与Ki-67、VEGF、CD34、EGFR表达呈正相关(P<0.05),能谱曲线斜率在平扫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P<0.05),能谱曲线斜率在平扫与Ki-67、CD34、EGFR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能谱CT成像检查对甲状腺癌局部浸润深度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其定量参数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与Ki67、VEGF、CD34、EGFR具有相关性,可间接反映肿瘤微血管、肿瘤血管生成、甲状腺癌分化程度、浸润程度等情况,对评价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