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possible causes of variation in female reproductive success of the subspecific taxon Primula elatior subsp. bergidensis, a distylic endemic to the north-western Iberian Peninsula, by analysing both vegetative and reproductive traits. In three populations, we marked vegetative and reproductive individuals either by mapping the spatial position of every individual (in one population), or by establishing permanent quadrats (in the remainder two populations). We recorded floral morph (pin or thrum), width and length of the largest leaf, scape length, and number of flowers produced; all individuals were monitored to estimate the number of fruits and seeds produc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rph ratio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1:1 in any of the populations. The number of flowers per plant varied between populations, and longer scape length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fruit set in all populations. Plant size, scape length, and population spatial structure all had major effects on reproductive success, but the strength—and in some cases the direction—of the effects varied among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32.
不同海拔两种天麻仿野生栽培下产量和品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黔西北天麻的稳产高产以及山区经济的发展,本研究采用完全试验设计的方法,对天麻(Gastrodiaelata Blume)进行仿野生有性繁殖试验,探讨不同海拔下2个天麻品种在产量和品质上的变化,以及栽培天麻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产量上,海拔1400~1800 m范围内,红、绿天麻以1800 m处的产量最高,其中红天麻的箭麻产量(2836.80 g/m2)、麻种产量(3799.90 g/m2)和箭麻数(38.33个/m2)均显著高于绿天麻;在品质上,红、绿天麻以1800 m处品质最优,其中红天麻在折干率(16.33%)上显著低于绿天麻(19.25%),而在天麻素(4.43‰)和天麻多糖含量(36.63%)上则高于绿天麻(4.26‰,31.10%)。通过对不同海拔下2种天麻的经济效益分析可知,对黔西北地区来说,在海拔1800 m处栽培红天麻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3.
团扇蕨孢子发生和发育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膜蕨科(Hymenophyllaceae)团扇蕨(Gonocormus minutus(Blume) Bosch)孢子的发生和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团扇蕨孢子为多边圆形,三裂缝不明显,外壁表面光滑,周壁薄,紧贴外壁表面,由周壁形成乳头状或颗粒状纹饰。在外壁形成后期,孢子表面和囊腔中出现大量小球;在周壁形成时期,孢子表面和周围出现较多小球体;小球和小球体参与孢子壁的形成。团扇蕨绒毡层为混合型,内层为周原质团绒毡层;外层为腺质型绒毡层。本文为膜蕨科系统演化和发育生物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4.
贵州产蜘蛛抱蛋属植物的细胞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6种贵州产蜘蛛抱蛋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并与其相应近缘种对比,联系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探讨核型结构与形态特征的相关性.发现1个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 =36,5个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 =38,核型公式分别为:平塘蜘蛛抱蛋(Aspidistra pingtangensis),2n =38 =20m +4sm(2sat) +14st;荔波蜘蛛抱蛋(A.liboensis),2n =38 =22m(2sat)+4sm+ 12st;赤水蜘蛛抱蛋(A.chishuiensis),2n =38 =22m(2sat)+8sm +8st;伞柱蜘蛛抱蛋(A.fungilliformis),2n =36=18m (2sat) +4sm+ 14st;四川蜘蛛抱蛋(A.sichuanensis),2n =38 =22m (2sat) +4sm +12st;丛生蜘蛛抱蛋(A caespitosa),2n =38 =20m +6sm(2sat) +12st.核型类型都为2C型.其中平塘蜘蛛抱蛋、荔波蜘蛛抱蛋和赤水蜘蛛抱蛋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均为首次报道.研究结果表明,该属植物的核型结构与外部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细胞分类学研究可以为该属植物起源进化研究以及自然分类鉴定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5.
报道了在广西发现的2个百合科蜘蛛抱蛋属Aspidistra新种,即乳突蜘蛛抱蛋A. papillata G. Z. Li和环江蜘蛛抱蛋A. huanjiangensis G. Z. Li&Y. G. Wei。乳突蜘蛛抱蛋与大花蜘蛛抱蛋A. tonkinensis(Gagner. )F. T. Wang&K. Y. Lang近缘。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花单生;花被裂片两侧彼此覆盖;柱头盾状,边缘3裂,上表面具3条辐射状沟缝。不同点是:乳突蜘蛛抱蛋植株较大花蜘蛛抱蛋的粗大;叶柄较粗;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花被阔钟  相似文献   
36.
广西蜘蛛抱蛋属新分类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光照  唐赛春 《广西植物》2002,22(4):289-291
报道了在中国蜘蛛抱蛋属植物系统进化研究过程中发现的蜘蛛抱蛋属 2个新系和 3个新种。  相似文献   
37.
民族植物学以人类传统植物学知识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知识或经验是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不断产生和积累的,而且绝大多数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检验. 近年来,对各地蔬菜,尤其是野生蔬菜的民族植物学调查研究日渐兴起,不仅从集市调查着手进行野生蔬菜的调查编目和社会经济价值的研究,而且逐步深入到蔬菜在食物结构中的地位、对当地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及人工驯化培育等方面[1-7].  相似文献   
38.
蜘蛛抱蛋属植物的花部结构丰富多样,且常常贴地表开花,但其传粉生物学研究鲜有报道。广西蜘蛛抱蛋(Aspidistra retusa)是广西特有植物,为揭示该物种的自然传粉机制,在蜘蛛抱蛋属世界分布和分化中心的广西境内,开展了广西蜘蛛抱蛋开花物候、访花昆虫及繁育系统的野外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广西蜘蛛抱蛋的花部结构中雄蕊高于雌蕊,但自交不亲和,为异花传粉;双翅目瘿蚊属成虫(Cecidomyia sp.,Cecidomyiidae,Diptera)为其专性传粉者,作为回报,广西蜘蛛抱蛋为瘿蚊提供理想的交配场所,同时提供大量的花粉供雌瘿蚊取食以补充生殖所需能量,并为受精卵的孵化以及幼虫的发育提供舒适的环境。该研究用实地现场观察第一手数据验证了前人有关蜘蛛抱蛋属植物瘿蚊传粉的推测,为中国蜘蛛抱蛋属植物传粉生物学研究的首次报道,然而蜘蛛抱蛋属植物花部结构极具多样性,应存在更多样的传粉方式,还有待更深入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9.
对广西蜘蛛抱蛋的花做常规石蜡切片并进行观察后发现:广西蜘蛛抱蛋的花药4室,绒毡层腺质型,发育后期出现双核及多核细胞。小孢子四分体左右对称型,偶见四面体型,胞质分裂连续型。成熟花粉为2细胞。子房3室,中轴胎座。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型。珠孔由内珠被形成。胚囊发育为变异的蓼型。  相似文献   
40.
王任翔  李光照  郎楷永  韦毅刚  刘演  张杏辉   《广西植物》1999,19(3):229-232+289
研究了广西特有的4种蜘蛛抱蛋属植物的核型,结果如下:巨型蜘蛛抱蛋,2n=38=24m(2sat)+2sm+12st;长药蜘蛛抱蛋,2n=36=18m+2sm(2sat)+16st;广西蜘蛛抱蛋,2n=36=18m+4sm(2sat)+14st,隆安蜘蛛抱蛋,2n=38=20m+6sm(2sat)+12st。以上核型都属2C,具有明显的二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