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48篇
  免费   1062篇
  国内免费   4826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375篇
  2022年   424篇
  2021年   426篇
  2020年   463篇
  2019年   446篇
  2018年   320篇
  2017年   427篇
  2016年   439篇
  2015年   495篇
  2014年   856篇
  2013年   618篇
  2012年   738篇
  2011年   890篇
  2010年   809篇
  2009年   859篇
  2008年   1145篇
  2007年   794篇
  2006年   734篇
  2005年   741篇
  2004年   767篇
  2003年   681篇
  2002年   642篇
  2001年   574篇
  2000年   420篇
  1999年   436篇
  1998年   307篇
  1997年   319篇
  1996年   342篇
  1995年   271篇
  1994年   317篇
  1993年   262篇
  1992年   215篇
  1991年   197篇
  1990年   161篇
  1989年   170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5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9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技术分析了中国种植的24个不同大麦品种的种子醇溶贮藏蛋白质。首先,根据所获得的色谱图的相似性可以将供试品种分成10组,每组各有自己的共同特征色谱峰;其次,再依据各组内不同品种间色谱图的定性或定量上的差异可以将它们分别区别和鉴定;这表明大麦种子醇溶贮藏蛋白质的异质性较强,其组成随基因型的不同而有所变异。因此,应用RP-HPLC技术分析大麦种子醇溶贮藏蛋白质可以准确、快速地对大麦品种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72.
风疹病毒结构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3.
不同发育年龄大鼠肝细胞及其溶酶体对急性低氧的应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人工低压舱内模拟高原低氧24h,并与2300m对照组比较,观察不同发育年龄大鼠SGOT活力,肝溶酶体总酸性磷酸酶、非沉淀酸性磷酸酶和芳基硫酸酯酶活力及肝重、肝细胞糖原、蛋白和总脂含量的变化。在海拔5000m高度,10天鼠各酶活力、570天鼠总酸性磷酸酶和芳基硫酸酯酶活力明显升高;35和75天鼠各酶活力未见显著变化;在海拔8000m高度,各年龄组鼠上述各酶活力均显著升高。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各组大鼠肝重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肝细胞糖原含量非常明显地减少,35和75天鼠8000m组全肝蛋白含量下降明显,10、35、75天鼠肝细胞总脂累积。上述结果综合分析表明:低氧致使大鼠肝细胞损伤属一普遍性效应,新生期和老年期大鼠肝细胞耐低氧能力不及幼年期和成年期大鼠。  相似文献   
74.
在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天花粉蛋白的圆二色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圆二色谱研究了天花粉蛋白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构象,并观察了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溶液中天花粉蛋白分子构象的变化,用Chen,Yang与Martinez等人的方法计算了各种条件下天花粉蛋白二级结构含量.结果表明:在很宽广的pH范围内(从pH2到pH12)分子构象基本上是稳定的.但是,在强碱性条件下即pH>12(室温)或pH11.5(40℃)螺旋含量显著减少.在碱性条件下,于250nm附近出现一新的CD带,它的强度与离解的酪氨酸残基个数呈线性关系,说明这一新带主要是由离解的酪氨酸残基产生的.  相似文献   
75.
本实验用闪光诱导的瞬间二向色性方法测量了不同温度以及不同蛋白质含量下菌紫质分子在脂质囊泡膜中的旋转扩散运动.根据旋转扩散运动得到了温度和蛋白质含量与膜粘度以及分子在膜中排列方向的关系.温度和蛋白质的含量都影响膜的粘度,但并不影响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排列方向.  相似文献   
76.
本文比较了经胆酸处理和对照样品的马未酰亚胺自旋标记的F_1-F_0酶复合体的ST-EPR波谱, 二者波谱呈现明显不同的形态.经胆酸处理的复台体中F_h-F_0酶蛋白的波谱参数L”/L’,C’/C,H”/H较对照样品明显增大.选用参数L”/L’计算其相关时间τ_c,得出对照的F_1-F_0酶蛋白的τ_e为5.5×10~(-5)秒而经胆酸处理的F_1-F_0酶蛋白的τ_e为1×10~(-4)秒.表明胆酸处理的样品中酶蛋白运动大大减慢.因此推测胆酸可能通过增加F_1-F_0酶蛋白在膜脂中的旋转运动相关时间,减慢其运动速率,来抑制Mg~2 对F_1-F_0酶水解活力的激活作用的.  相似文献   
77.
78.
79.
韦传宝  覃公平 《蛇志》1989,1(4):2-3,35
发现尖吻蝮蛇(Agkistrodon acutus)粗毒对动物细胞有凝集作用。顺序用DEAE—Sephadlex A-50,CM Sephadex C25柱层析,从尖吻蝮蛇毒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毒蛋白凝集素。经分子量,等电点和出血活性等实验测定确定该凝集素就是徐询等人早期分离、纯化的出血毒素Ⅲ(AaHⅢ)。这种凝集素对许多动物细胞都有凝集作用,例如脾淋巴细胞、HeLa细胞、人肾成纤维细胞和草鱼(Ctenoph argngodon idellus)。但对组细胞和血小板无作用。和植物凝集素PHA相比AaHⅢ产生细胞的凝集块体积要大些。对淋巴细胞起凝集作用的最低浓度为2.5ug/ml。能使HeLa细胞和淋巴细胞凝集在一起。如预先加肝素和溶菌酶可以抑制对淋巴细胞的凝集怍用。用溶菌酶(2mg/ml)和AaHⅢ(1mg/ml)在37℃′下保温2小时AaHⅢ的出血活性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80.
轴浆转运在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甘思德  易钟煜 《动物学报》1989,35(2):158-163
夹伤坐骨神经阻断标记蛋白在轴浆中的快、慢转运。3天后转运再现。第14天的转运距离与对照相似,说明再生神经的转运动能基本恢复。用快、慢转运测出的14天平均再生速度分别为1.77±0.14与1.96±0.07mm/d,比对照神经的正常生长速度快6.3—7倍,提示再生需要更多的转运物质。进一步发现再生神经中某些标记蛋白(慢转运波W1)的转运速度为10.25±0.66mm/d,约比对照快1倍,因此这些标记蛋白可能包含适应再生需要而加速转运的结构和功能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