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36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9 毫秒
991.
目的:探究菠萝蜜低聚肽(JOPs)对γ射线辐照导致小鼠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96只SPF级雌性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乳清蛋白组(0.40 g/kg·BW)及3个JOPs干预组(0.20、0.40、0.80 g/kg·BW),每组随机分为2个亚组,8只/亚组。行灌胃干预第14 d除空白组外,小鼠接受60Co γ射线全身辐照,剂量3.5 Gy,剂量率1 Gy/min。两亚组分别在辐射后第3 d和第14 d检测小鼠血清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辐照后第3 d及第14 d,相比空白组,模型组血清、肝脏SOD及GSH Px活性均显著降低,MDA水平均显著增高,JOPs各剂量组小鼠血清及肝脏MDA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与乳清蛋白组;辐照后第3 d,相比模型组,JOPs各剂量组小鼠血清及肝脏SOD、GSH Px活性均显著增高,且高剂量组小鼠血清SOD活性及血清、肝脏GSH Px活性与中、高剂量组肝脏SOD活性均显著高于乳清蛋白组;辐照后第14 d,相比模型组,JOPs各剂量组小鼠血清及肝脏SOD、GSH Px活性均显著增高,且JOPs各剂量组小鼠血清SOD活性与高剂量组肝脏SOD、GSH Px活性均显著高于乳清蛋白组。结论: JOPs对γ射线辐照所致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2.
CRN(crinkling and necrosis-inducing protein)为疫霉菌在与寄主互作过程中分泌的一类特有胞质效应因子,干扰寄主细胞正常的生理代谢和功能。采用PCR法从辣椒疫霉LT1534菌株cDNA中克隆PcCRN20-C基因。该基因序列长783bp,编码261个氨基酸。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优化条件下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利用Ni-NTA金属螯合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分子筛层析和胰蛋白酶酶解技术获得高纯目的蛋白,SDS-PAGE分析表明,蛋白质分子量约为25kDa。采用座滴气相扩散法进行晶体制备和筛选,成功获得了蛋白质晶体,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收集了晶体衍射花样。结合蛋白质晶体学方法,获得了有衍射的辣椒疫霉PcCRN20-C蛋白晶体,为进一步研究CRN蛋白的结构与病原菌致病机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93.
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是一种磷酸吡哆醛(pyridoxal-5′-phosphate,PLP)依赖性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动植物和微生物中,在酸性环境下发生结构变化,不可逆地催化L-谷氨酸或谷氨酸盐α-脱羧生成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γ-氨基丁酸在人体中作为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可以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制药工业中。本文就谷氨酸脱羧酶结构及催化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94.
【背景】γ-内酰胺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其自身具备手性不利于药物合成,通过γ-内酰胺酶选择性拆分可实现光学纯γ-内酰胺的制备。【目的】挖掘来源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γ-内酰胺酶基因,探索光学纯γ-内酰胺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acetamidase/formamidase"关键词检索苏云金芽孢杆菌基因组,对检索出的两条序列进行异源表达,而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重组菌对γ-内酰胺的降解情况,确定克隆的基因是否为γ-内酰胺酶基因。利用构建的重组菌进行5L发酵、底物拆分、产物回收的生产应用尝试。【结果】构建的skA2重组菌株具有(-)γ-内酰胺酶活性,其在小规模制备生产中表现良好。【结论】A基因是一段未经报道的(-)γ-内酰胺酶基因,丰富了生产者的酶工具箱。构建的skA2菌株可以满足工业制备(+)γ-内酰胺的生产需求,为合成光学纯药物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95.
为了探讨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SPIONs)介导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γ(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γ,PI3Kγ)抑制表达调控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Lewis lung carcinoma,LL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该研究构建了能启动巨噬细胞(macrophage,MФ)特异性表达PI3Kγ催化亚基p100 siRNA的pSilencer-EGFP-SP-p110质粒,通过SPIONs负载成磁性纳米质粒复合物(SPIONs-DNA),在强磁作用下转染MФ,通过普鲁士蓝染色法检测SPIONs-DNA在细胞内的分布,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I3Kγp110亚基的表达水平。建立M1、M2型MФ模型,将SPIONs-DNA在强磁作用下转染M2型MФ,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鉴定细胞表型,明确M2型MФ转化为M1型的强度。采用Transwell系统建立SPIONs-DNA转染的M2型MФ与小鼠LLC细胞的共培养模型,通过锥虫蓝染色法检测LLC细胞的活细胞数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CCK-8法检测LLC细胞增殖情况,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共培养液上清中NO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LLC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制备的SPIONs-DNA在强磁作用下成功转染MФ并大量分布在细胞胞核周围,SPIONs-DNA转染组细胞PI3Kγp11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细胞对照组(P<0.05)。建立的M1型MФ高表达iNOS(P<0.001),M2型MФ高表达ARG-1(P<0.001)。M2型MФ转染SPIONs-DNA后细胞i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01),ARG-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在共培养组中,SPIONs-DNA转染的M2型MФ组能大量分泌NO,LLC细胞生长和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结果表明,磁性纳米粒负载pSilencer-EGFP-SP-p110重组质粒能够特异性靶向抑制巨噬细胞PI3Kγp110的表达,诱导M2型MФ转化为M1型;其转染的M2型MФ可显著抑制LLC细胞的生长和增值,促进细胞凋亡,这与其大量分泌NO有关。该磁性纳米质粒复合物可诱导TAM发挥抗肿瘤作用,为研究开发有效的抗肺癌基因治疗措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6.
997.
苏立伟  任华  赵丽  李玮  张成伟 《生物磁学》2011,(16):3045-3047,3190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霉素A(trichostatin A,TSA)增强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对γ-射线敏感性作用及机制。方法:以TSA(0.51zM)预处理细胞18h,再以5Gyγ-射线照射细胞,24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V—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法检测胞浆中和线粒体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5Gyγ-射线照射可轻度降低细胞存活率,仅有少量细胞发生凋亡,以TSA预处理再以γ-射线处理细胞,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伴有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以及Bax蛋白的激活,表现在线粒体Bax表达较单纯照射组显著增高。结论:TSA通过促进Bax蛋白的活化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增强增强A549细胞对γ-射线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作时热休克蛋白60(HSP60)及其抗体的血清浓度变化情况。方法:测定各类不稳定性心绞痛(UA,n=32)、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n=16)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n=8)和健康对照(n=38)血清HSP60及其抗体的浓度并作统计学比较。结果:各型ACS患者血清HSP60和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STEMI患者血清HSP和抗体水平显著高于UA和NSTEMI患者(P〈0.05)。结论:测定患者血清HSP60水平可以用于协助ACS诊断和疾病进程监测。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构建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因子激活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gamma)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获得可供转染的滴度,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肝星状细胞活化(Hepaticstellatecells,HSC)及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物质基础。方法:大鼠PPAR-γ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与经AgeI酶切后的pGC-FU-3FLAG载体连接产生慢病毒载体表达质粒pGC-fu-3flag-PPARG,转化DH5α,PCR筛选阳性克隆,测序并转入293T细胞Western blot鉴定,而后将pGC-fu-3flag-PPARG,pHelper 1.0,pHelper 2.0三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成慢病毒,收集上清浓缩病毒测定病毒滴度。结果:DNA测序及Westernblot鉴定证实构建的大鼠PPAR-γ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pGC-fu-3flag-PPARG正确,浓缩慢病毒悬液的滴度为2×108TU/ml。结论:成功构建携带大鼠PPAR-γ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PPARγ配体罗格列酮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和对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影响,为治疗肺纤维化提供新方向。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罗格列酮干预组(R组)、地塞米松干预组(D组)、罗格列酮+地塞米松干预组(R+D组),每组动物6只。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5 mg/kg)的方法构建大鼠肺纤维化模型,C组气管内注入同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各组于造模24小时后分别给各组大鼠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罗格列酮、罗格列酮+地塞米松灌胃干预;第21天以心腔抽血法处死,左肺做病理切片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肺纤维化情况、免疫组化测GR表达情况,右肺用比色法测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1)造模后第21天M组和R组体重均小于C组(P<0.01)但大于D组(P<0.01)。(2)M组肺组织Hyp含量较C组增高(P<0.01);R组和D组肺组织Hyp含量较M组减低(P<0.01),但高于R+D组(P<0.05)。(3)Masson染色示M组肺组织纤维化程度较C组增高(P<0.01),R组和D组肺纤维化评分较M组减低(P<0.01),但高于R+D组(P<0.05)。(4)M组GR表达较C组下降(P<0.01);R组和D组GR表达较M组增强(P<0.01),但低于R+D组(P<0.01)。结论:罗格列酮和小剂量地塞米松均可上调大鼠肺组织GR的表达减轻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罗格列酮对体重的影响明显小于地塞米松,二者联合使用有协同效应,提示罗格列酮和地塞米松联合有望成为治疗肺纤维化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