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1篇
  免费   1555篇
  国内免费   4327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523篇
  2022年   523篇
  2021年   499篇
  2020年   516篇
  2019年   537篇
  2018年   429篇
  2017年   532篇
  2016年   466篇
  2015年   535篇
  2014年   702篇
  2013年   645篇
  2012年   734篇
  2011年   860篇
  2010年   716篇
  2009年   772篇
  2008年   857篇
  2007年   760篇
  2006年   678篇
  2005年   636篇
  2004年   605篇
  2003年   423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194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93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胞外脂酶活力的检测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一种含一定浓度的橄榄油和Rhodamine B的琼脂平板脂酶检测法。该方法适用于筛选产脂酶的微生物菌种、检测菌体发酵液中脂酶活力以及其它样品中脂酶活力的大小。在该平板上,产脂酶菌体的菌落外围有微红色水解带。脂酶溶液浓度的对数与水解圈直径呈很好的线性关系。与滴定法及比色法相比较,该平板检测法简便、可靠、灵敏。  相似文献   
102.
天麻球茎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麻(Gastrodia elata)是真菌寄生植物。密环菌侵入初生球茎并在其皮层被消化,营养物供次生球茎生长需要;密环菌不能侵染生长小的次生球茎。我们从初生球茎分离并纯化了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分子量各为31.5 kD和94kD,得率各为0.8和0.4 mg/100 g鲜重。纯化几丁质酶的内切酶比活为208 nmol GlcNAc s~(-1)mg~(-1),外切酶比活为4.1 nmol GlcNAcs~(-1)mg~(-1);纯化葡聚糖酶比活为546 nmol Glc s~(-1)mg~(-1)。以相同鲜重计,初生球茎中二种酶的总活性各为次生球茎的34和56倍;这主要是由于次生球茎的酶比活性很低。二种酶对平板上培养的木霉菌丝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但抑菌活性均较天麻抗真菌蛋白(GAFP)低。我们认为这两种酶在天麻初生球茎消化密环菌菌丝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对天麻球茎阻止和限制密环菌侵染的抗菌作用贡献甚少,后者主要属于天麻抗真菌蛋白。  相似文献   
103.
长果雪胆的两种皂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果雪胆(Hemsleya dolichocarpa W. J. Chang)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雪胆属植物。最近我们从其块根中分离、鉴定了竹节参甙-Ⅴ和竹节参甙-Ⅳa甲酯。两种成分均为首次由雪胆属植物中获得。 竹节参甙-Ⅴ为白色粉末,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和泡沫试验为阳性,薄层板上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在现有国际标准方法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某些可能影响方法准确性、精密度及实验效率的实验条件,并从目前我国多数实验室的实际装备情况出发提出了一个等效,较为实用和简捷的流水线法。  相似文献   
105.
扫描隧道显微术可用于研究生命物质表面结构,为人类认识生物物质的微观世界打开一条新途径.本文探讨国产扫描隧道显微镜直接观测脂双层膜表面分子的排布,以线扫描像和灰度扫描像显示出脂双层膜上磷脂头部的排列.  相似文献   
106.
配体蛋白与细胞膜受体蛋白结合后,可引起膜受体的构象与膜脂的有序性变化.本文研究外源性层粘连蛋白与腹水肝癌细胞膜受体结合后膜热量变化,膜序参数改变和膜电荷及细胞迁移率的变更.就膜蛋白构象与膜脂有序性以及膜电荷等方面改变的生理意义与层粘连蛋白抗癌细胞脱落转移寻找理论关系.本文应用微量量热法、顺磁共振和细胞电泳等技术,得知层粘连蛋白与癌细胞膜作用后细胞膜有放热效应,膜流动性增大,细胞电泳动变慢.癌细胞膜的这些变化对于限制癌的恶性生长与脱落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肝、肾、血清等组织中的γ-谷氨酰转移酶(γ-GT,EC2.3.2.2)已有广泛深入的研究,而红细胞中γ-GT的研究很少,红细胞膜γ-GT活性更鲜为人知。本文用γ-谷氨酰-α-萘胺为基质探讨人类红细胞膜是否有γ-GT活性,以及在某些生理情况和病理情况是否会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8.
Mg~(2+)加强嵌有H~+-ATP酶脂酶体脂质分子的堆积(packing)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亲脂性的灵敏的荧光MC 540标记在有Mg~(2+)(1mM)与无Mg~(2+)条件下重建的线粒体H~+-ATP酶脂酶体,后者的荧光强度较前者增加30%左右.这提示,含Mg~(2+)的脂酶体的脂质分子间的堆积紧密度增加.在N-AF系列(n=27和16)探剂与MC 540之间的能量转移效率,又以反应靠近脂双层表面变化的2-AP与MC 54O之间最高.这进一步表明,含Mg~(2+)的脂酶体具有较适合流动性是与Mg~(2+)通过调节靠近脂双层表面的脂质分子具有适度的堆积相关的.这对阐明我们已提出的Mg~(2+)促进线粒体H~+-ATP酶重建作用模型进一步提供了较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9.
1、PC+PE重组的线粒体H~+-ATP酶,ATP水解活力及其对寡酶素的敏感性,ATP诱导电位随非双层脂PE含量增加显著增大,当PE含量为60%-80%时ATP诱导电位达最高值.2、用PC+DOPE和PC+DEPE重组的脂酶体,前者的ATP诱导电位显著高于后者,但是两种脂酶体的ATP水解活性和寡霉素敏感性没有明显差别.3、降低PH可以促进PA形式非双层结构,PC+20%PA或大豆磷脂重组的脂酶体H~+-ATP酶活性随pH降低显著增高.4、PC+20%PA和大豆磷脂重组的脂酶体膜表层流动性随透析液PH降低而降低,5、综合上述结果.我们认为“非双层脂结构形成的倾向性”的加强,可能导致一种不稳定的或柔性的膜结构的出现,使得H~+-ATP酶呈现发挥其活性的最适构象.  相似文献   
110.
中草药“一口钟”的原植物鉴定及其精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四川等省市售的中草药“一口钟”为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的果实.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标准品迭加和毛细管保留指数定性法,对其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分离的65个成分中,鉴定出36个成分,其含量占总组成的93.80%,主要成分是别香树烯(23.37%),1.8-桉叶油素(20.81%)、金合欢醇(9.95%)、α-水芹烯(8.30%)、δ-愈创木烯(5.95%)、δ-蒎烯(4.09%)、β-水芹烯(3.43%)、α-愈创木烯(3.15%)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