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7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周怡  廖明  臧宁  罗蓉  何敏 《生物磁学》2011,(22):4333-4335
目的:建立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尿液样本的方法。方法:采用SELDI技术及弱阳离子交换表面蛋白芯片(CM10)对糖尿病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尿液样本进行分析,从尿液标本的采集、样品保存、上样浓度的控制、实验仪器的内外校准、实验结果重复性验证与分析等方面进行实验条件的优化。结果:反复冻融3次以上的样品经SELDI检测的出峰数量和峰强度情况较差;以1:1或1:2的浓度作倍比稀释后的样本经芯片检测得到的蛋白峰强度和蛋白数量最优;对两组样本重复检测3次,蛋白丰度的平均变异系数(CV值)分别为0.121和0.095;两组样本共检测到202个蛋白峰,其中差异表达蛋白29个,在肝纤维化组中表达上调13个,表达下调16个。结论:初步建立了SELDI技术检测尿液样本的方法,提高了SELDI技术检测尿液样本的质量。  相似文献   
92.
为探讨枸杞新品系NQ-2纯系种植结实率低的原因,采用TTC法、联苯胺—过氧化氢法、花粉—胚珠比、杂交指数和套袋试验等方法,对NQ-2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及繁育系统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Q-2单花花期为3~4 d,花后8 h散粉结束,开花当天花粉活力最高,花粉寿命可持续9 d以上;开花前一天柱头已具可授性,开花第1天柱头可授性最强,开花第3天柱头基本失去可授性;枸杞新品系NQ-2平均花粉-胚珠比8615,OC I=4,结合人工授粉实验结果确定其繁育系统为专性异交。自交不亲和是导致NQ-2纯系种植落花落果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3.
黑斑羚粪便中碳同位素揭示的食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稳定碳同位素数据(δ13C)分析了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混食性黑斑羚(Aepyceros melampus)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食性变化,验证了两个假说,即有蹄类食性变化是由生境中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的相对配比导致;降雨控制有蹄类生态。结果表明:黑斑羚的食性涵盖了精食者-粗食者采食谱系,且食性中木本与草本比例在不同月间、季节、年度和区域间存在很大变化。栖息于开放性热带稀树草原和草原中的黑斑羚通常采食比生境中更高比例的草本,但在时间尺度上并不恒定。在克鲁格北部的一个区域(Punda Maria) ,黑斑羚采食的草本比克鲁格国家公园中其它任何区域都多。与其它生境相比,在河边的黑斑羚采食草本数量更少,尤其是在食性空间变化更为明显的旱季。因此,我们的数据不支持有蹄类食性组成变化是由生境中木本与草本比例不同造成的假说,食性与降雨量间也无明显的关系。我们的结果支持草本中蛋白含量增加引起黑斑羚采食比例的增加这一模型。粪便中氮含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很小,揭示在可利用食物中,无论木本还是草本,黑斑羚进行选择采食以保证最好的食物质量。基于这些结果,我们认为更具体的食物选择和可利用性最适采食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这种生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94.
北京地区热力景观格局及典型城市景观的热环境效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孟丹  李小娟  宫辉力  赵文吉 《生态学报》2010,30(13):3491-3500
城市热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将景观生态学理论融入到热环境研究中,尝试探讨北京地区热力景观格局及城市公园、道路景观的热环境效应。地表温度反演是分析热力景观格局及典型城市景观热环境效应的前提,论文以北京地区为例,首先利用两景ASTER影像数据采用TES算法定量反演地表温度。通过半变异函数分析地表温度空间异质性,确定最大采样尺度,然后在景观统计软件Fragstats中,计算不同粒度下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热力景观格局及其尺度效应。通过景观斑块特征分析和缓冲区分析,探讨公园景观斑块、道路景观廊道特征的热环境效应。总体上公园景观对应的平均温度随着公园面积、边界长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公园周长面积比增大而增大;随着距离公园渐远,地表温度升高,且升温趋势变缓。随着道路密度增加,道路平均温度显著升高,标准差显著降低,道路密度等级与道路平均温度的相关系数达到0.8021;随着距离道路中心线距离增加,缓冲区内的平均温度略有下降,但变化微弱。因此,应充分重视公园景观在缓解城市热环境方面的作用,合理布局城市道路。  相似文献   
95.
阐述了人眼波前像差的概念及其Zernike多项式表示方法,着重讨论了Hartmann—Shack传感器测量人眼像差的机理和人眼波前像差重建的方法,并对人眼波前像差重建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该技术给人眼像差的校正以及角膜“个体化切削”的实现带来了新契机。  相似文献   
96.
为了研究hsa—miR-663在肿瘤细胞辐射应答通路中的功能,人工合成其前体并构建人表达载体pcD-NA^TM-6.2-GW/EmGFP—miR-663,进一步通过BP/LR重组反应将hsa—miR-663表达框转移至诱导型表达载体pTREx—DEST30中。然后将hsa—miR-663的诱导型载体转染构建的四环素操纵子稳定表达细胞系HeLa—TetR,通过定量反转录PCR及荧光蛋白的表达检测证实了hsa—miR-663在四环素诱导时表达水平升高。本载体的构建为深入研究hsa—miR-663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
目的:构建天然免疫胞内识别受体核苷酸寡聚域1(NOD1)真核表达质粒。方法:NOD1基因片段经PCR扩增获得,经酶切后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flag中,对挑选出的阳性克隆测序,将序列正确的重组质粒pflag-NOD1转染293T细胞,用Western印迹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同时用NF-κB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NOD1蛋白的活性。结果:pflag-NOD1可以在真核细胞293T中表达,并可以增强NF-κB报告基因的转录活性。结论:构建了重组质粒pflag-NOD1,在细胞中表达NOD1后能够提高NF-κB转录的生物活性,为进一步研究NOD1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
线粒体DNA直接控制细胞氧化磷酸化过程,其基因组序列发生突变尤其是微卫星DNA 不稳定性会严重降低线粒体产生能量的功能,诱发细胞程序性死亡和癌细胞形成。目前,有关人类线粒体微卫星DNA不稳定性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仅就微卫星DNA的特点和不稳定性形成的机理以及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以概述。  相似文献   
99.
[目的]通过构建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外来园林植物生态风险评价体系,推进外来园林植物的有效判定、有利运用和有别管控,探讨国家湿地公园前期建设中存在外来植物科学防控问题,为各类生态湿地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对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园林植物物种组成和外来植物入侵现状进行全面普查,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构建南滇池国家湿...  相似文献   
100.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假说是对新的经验事实提出的试探性理论,假言推理是演绎推理一种,常用于科学假说的验证过程.孟德尔在揭示遗传的基本规律时开创性地运用了多种方法,其中假说—演绎法是整个理论形成的核心方法.假说演绎法与遗传定律具有同样的教学价值,准确理解假说—演绎法的实质,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简述了假论-演绎法的基本内容、实质、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