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摘要 目的:对南京市玄武区3~5岁儿童患龋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患龋病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生长发育和营养素摄入的影响。方法:2020年3月~2022年2月期间,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市玄武区6所幼儿园,共抽取792名3~5岁儿童,实际完成调查788人,响应率99.49%。记录南京市玄武区3~5岁儿童龋病发生情况,根据有无龋病发生分为龋病组(n=361)和无龋病组(n=427)。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南京市玄武区3~5岁儿童龋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并观察龋病发生对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素摄入的影响。结果:788例3~5岁儿童中,检查出存在龋病361人,发病率为45.81%。单因素分析显示,南京市玄武区3~5岁儿童龋病发生与年龄、喂养方式、糖摄入频次、睡前食用甜点、刷牙次数、开始刷牙年龄、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水平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5岁、喂养方式为全母乳、糖摄入频次为≥2次/d、睡前食用甜点是南京市玄武区3~5岁儿童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而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水平较高是南京市玄武区3~5岁儿童龋病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无龋病组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均大于龋病组(P<0.05)。龋病组的能量、蛋白质、脂肪、钙、铁、锌、维生素C、叶酸低于无龋病组(P<0.05)。结论:南京市玄武区3~5岁儿童龋病的发病率较高,龋病对生长发育和营养素摄入均有一定的影响,而年龄、喂养方式、糖摄入频次、睡前食用甜点、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水平均是龋病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2.
目的从维护口腔内菌群平衡的角度出发,观察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对固定正畸治疗患者口腔内主要致龋菌的影响及其临床效果,探索一种适用于固定正畸治疗患者,无副作用,效果好的新型微生态防龋药物。方法将20例接受固定正畸治疗的无龋病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试验组给予乳杆菌代谢产物含漱液;对照组给予纯净水。2组病例分别与含漱前,含漱20、40和60 d进行改良菌斑指数(MPLI)、唾液pH的检测和口腔微生物学检查。以对照组为标准观察固定正畸治疗患者口腔内主要致龋菌数量的变化趋势和乳杆菌代谢产物含漱液对MPLI和唾液pH的影响。结果(1)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使固定正畸治疗患者的MPLI指数降低、唾液pH升高。(2)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使固定正畸治疗患者口腔内主要致龋菌数量下降。结论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对固定正畸治疗患者MPLI和唾液pH具有改善作用;对变形链球菌、乳杆菌有明显的杀菌抑菌作用,并对维持正畸治疗患者口腔内菌群平衡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益生菌是具有生物活性,摄入适当量时可以对宿主产生有益作用的微生物,益生菌产品为含有益生菌的制品,主要有酸奶、奶酪等。益生菌在口腔环境中可以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包括致龋菌和牙周病原菌,本文就益生菌产品的现况、益生菌对龋病牙周病影响的临床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4.
龋病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细菌感染。在巴西和中国等众多国家该病甚至呈流行趋势。由于严重受累的人群多为儿童,因此亟需一种有效并可普及的抑制龋病流行的方法。研究发现,口腔中的一组微生物-变异链球菌属(MS)与龋病密切相关,临床前研究也证实了用免疫的方法干预此病的可行性。可用于防龋疫苗的合适抗原、适宜的目标人群以及合理的给药时间等问题已逐渐清晰。本文就防龋疫苗研究的必要性及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防龋疫苗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镧、铈对变形链球菌的直接抑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氟化钠作对照,观察氯化镧、硝酸铈对变形链形菌的直接抑菌作用。采用琼脂稀么法(2%氯化镧、2%硝酸铈化和2$氟化钠对倍稀释10个浓度梯度)和液体法。实验结果表明,氟化镧、胡酸铈对变形链球菌的最低撸菌浓度为0.5%0.25%,秘对粗氟化钠的抑菌浓度相同,故认为氯化镧对变形球菌有一定的直接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36.
活髓牙修复的实验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龋病修复体的长寿耐用不仅要求洞型兼顾抗力型和固位型,还要考虑修复体对牙体组织的力学影响。本实验模拟活髓牙下颌第一磨牙颌面I类洞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数值模型,用八节点等参三维实体单元进行离散,利用SAP84(V4.2)程序。计算并作一系列力学分析寻求活髓牙修复时垫底材料与修复材料最佳厚度比的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应力曲线的峰值主要出现在不同材料交界面附近,因此该处的修复应尽量采用圆弧过度。另外基底材  相似文献   
37.
任凯  郭强  徐欣 《微生物学报》2021,61(8):2264-2277
链球菌是人类口腔中最为常见的细菌类群之一,在口腔微生态平衡的维持与致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口腔链球菌中的大多数可以进入感受态,在此生理状态下,细菌可摄取环境中的DNA并整合进入自身基因组从而获得新的遗传表型或特性。大量研究表明,口腔链球菌的感受态调控通路不是孤立的,与生物膜形成、细菌素产生、耐酸、氧应激、细胞自溶和耐药性等多个表型的调控存在紧密关系,研究这些不同表型间的相互影响对理解口腔菌群稳态及防治疾病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变异链球菌、格氏链球菌、血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4种典型的口腔链球菌为代表,对感受态与口腔链球菌多种表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8.
益生菌与口腔微生态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失衡密切相关。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活的微生物,主要通过分泌抗菌物质、与致病菌竞争性定殖、调节毒力相关基因表达、调节宿主免疫反应、调节氧化应激反应、参与硝酸盐—亚硝酸盐—一氧化氮代谢循环通路、调整生物膜pH值等过程发挥其益生效能。研究发现,益生菌疗法能够降低龋齿的风险、改善牙周状况、提高口腔黏膜病的治疗效果,有望成为防治口腔疾病的潜在途径。本文就近年来益生菌与口腔微生态调控相关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9.
大辛庄遗址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大辛庄村,是山东省内已知面积最大的一处商代遗址,甲骨文及其他丰富遗存的出土对于鲁北及整个山东地区商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人骨的牙齿健康状况入手,对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2003、2010年出土的45例人骨标本的牙病情况,尤其是龋病、牙周病、牙结石以及牙齿磨耗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得知大辛遗址商代人群牙齿疾病的基本情况:1)牙结石的出现率男女之间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除此之外其他牙病在罹患率的性别分组上的差异不显著,但均为女性的罹患率要高于男性;2)牙病的罹患率在年龄分组上存在显著差异,随年龄的增长罹患牙病的风险增高;3)龋病、牙周病及牙结石多好发于臼齿;4)重度磨耗牙齿患牙病的风险增加,牙周病表现尤为明显;5)牙病的罹患率不仅受到性别、年龄、牙位以及齿冠磨耗程度的影响,而且与大辛庄商代人群农业经济发展的食物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究妊娠期妇女龋病及牙周病发生情况和不同产次对妊娠期妇女龋病及牙周病发生的差异。方法以228名妊娠期妇女(其中初产妇140名,经产妇88名)和85名同龄未妊娠妇女(对照)为研究对象,检查其龋病及牙周病发生状况,并记录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牙石指数(C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进行组间统计分析。结果 (1)初产组(47.86%)、经产组(67.05%)的患龋率均高于对照组(29.41%)(P0.05),且经产组的患龋率高于初产组(P0.05)。初产组、经产组和对照组的龋均分别为1.57、2.18和0.90。(2)PLI、CI、PD、CAL和SBI在初产组(0.60±0.06,1.92±0.54,4.38±1.20,0.21±0.05,2.51±1.14)和经产组(0.71±0.59,2.06±0.97,4.77±1.35,0.22±0.08,3.05±1.40)均高于对照组(0.52±0.28,1.26±0.39,2.80±0.78,0.18±0.11,2.06±1.17)(P0.05),且经产组的PD、SBI高于初产组(P0.05),而初产组和经产组间PLI、CI、CA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可能导致妇女患龋率、PLI、CI、PD、CAL和SBI的增加,且产次增加可能导致妇女患龋率、PD和SBI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