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92.
93.
飞行的早期演化是古生物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现生鸟类演化出多种不同飞行方式,然而对中生代鸟类飞行方式的研究亟需寻找具有指示意义的指标。骨骼与关节组织尤其是乌喙骨-叉骨关节是实现鸟类飞行功能的重要组成,因此其关节的组织形态可能有助于反映现生鸟类的飞行方式。鸟类膜质骨中的次级软骨受到表观遗传的重要影响,只能在关节受到肌肉运动刺激的情况下形成,因此能够反映鸟类关节的形成力学环境;对三种不同飞行方式的现生鸟类(珠颈斑鸠、树麻雀和普通楼燕),以及热河生物群中最为常见的古鸟类之一孔子鸟(Confuciusornis)的叉骨乌喙骨关节的组织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显示在所有三种现生鸟类中,叉骨与乌喙骨之间均存在可动关节,并且在叉骨上存在次级软骨。而孔子鸟的叉骨上也存在次级软骨,这是次级软骨组织在中生代鸟类叉骨化石中的首次报道。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现生鸟类物种的次级软骨组织形态存在差异,还需更多数据建立相关形态功能关系以便用于帮助推断中生代鸟类的飞行方式。  相似文献   
94.
高杰  韩建伟  关凯  杨彤涛  李放 《生物磁学》2013,(30):5855-5859
目的:研究miRNAs在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软骨诱导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以从骨髓中分离培养的MSCs及软骨诱导培养后的细胞为实验对象,利用基因芯片检测miRNAs的表达情况,由SAM分析得到MSCs较其诱导培养细胞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再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①分离培养出的MSCs经软骨诱导培养21天后,已具有软骨细胞特性,经芯片检测并SAM分析,软骨诱导培养的细胞较MSCs高表达的miRNAs有6个:hsa-miR-572、hsa-miR-130b、hsa-miR-193b、hsa-miR-28、hsa-miR-152、hsa-miR-560;软骨诱导培养的细胞较MSCs低表达的miRNAs有2个:hsa-miR-424、hsa-miR-122a。②利用TargetScan预测其靶基因,并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其中hsa-miR-130b、hsa-miR-193b、hsa-miR-152及hsa-miR-424的预测靶基因中多为参与细胞分化、骨形成、软骨形成及干细胞表型相关的基因。结论:hsa-miR-130b、hsa-miR-193b、hsa-miR-152和hsa-miR-424等对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软骨分化起着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新型聚羟丁酸酯作为组织工程软骨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取幼兔软骨组织中软骨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实验组接种软骨细胞于支架材料上,体外培养两周后埋植于新西兰大白兔背部皮下;对照组埋入未接种细胞的支架材料.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形态及细胞生长情况.分别于第4、8、12周取出标本,大体观察后进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组织工程软骨形成情况.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可见裸材料孔隙分布均匀,形状不规则;细胞材料复合体体外培养两周后材料表面爬满细胞且生长状态良好.埋植材料取出后可见不同时间点实验组标本大小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标本逐渐变小.HE和Masson染色显示各组支架材料至12周时已被完全吸收;实验组12周时可见较成熟软骨组织;对照组支架材料被吸收后最终被纤维结缔组织取代.结论:此新型聚羟丁酸酯材料可作为组织工程软骨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对49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表现特点。结果:滑膜软骨瘤病临床表现特点为关节肿胀、间歇性关节疼痛,影像学表现主要为关节腔内单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结节影,病理表现为滑膜化生成多个圆形或椭圆形的透明软骨小体,晚期小体矿化成游离结节。结论:临床、影像学检查和病理三结合能确诊本病。  相似文献   
97.
中华蟾蜍蝌蚪颅骨发育的形态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PS(thin-plate spline)形态计量软件计量了中华蟾蜍Bufogargarizans幼体蝌蚪发育中软骨性颅骨的11项形态指标的变化,采用颅骨总长(TLC,the total length of chondrocranium)线性回归分析了各形态特征与颅骨总长的关系。通过对中华蟾蜍幼体蝌蚪颅骨的线性形态测量,结果表明喙上软骨、内睑部关节距等呈负异速生长,外睑部关节距呈同速生长;听囊等感受结构呈正异速生长,与Emerson等人的观点有所不同。基于中华蟾蜍幼体蝌蚪各期样本之间颅骨的发育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实验样本的选取中既要考虑Gosner的分期,还要考虑同期蝌蚪个体体型大小。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观察TGFβ1及TβRI、TβRII在大鼠整胚及软骨雏形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它们与大鼠整胚及软骨雏形发育间可能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方法 半定量RT-PCR分析3种因子在13~17 d全胚中的变化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3种因子在13~17d软骨雏形中的表达及该组织发育结构特点.结果 半定量RT-PCR显示,3种因子在发育13~15 d表达呈递增趋势,16~17 d出现下降.免疫组化显示,TGFβ1主要位于软骨雏形内的软骨骨祖细胞,TβRI、TβRII即可位于软骨骨祖细胞内,也可位于软骨外周的膜上及软骨雏形周围的间质内.结论 TGFβ1及TβRI、TβRII在大鼠整胚及软骨雏形发育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尤其是对组织器官形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对颞下关节炎患者血清PRG4 及TGF-beta1 的软骨生成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颞下颌关节炎患者72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口服1 个月,玻璃酸钠注射液颞下颌关节腔每周1 次,注射4 次治疗。 实验组予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自体移植,生理盐水0.5 mL稀释细胞5× 105个关节腔内注射,3 天后再次相同剂量及方式注射。两 组患者分别测定血清TGF-beta1、IL-1alpha和PRG4 蛋白表达,最大张口度测试及疼痛程度评分,并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两组患者关 节组织损伤修复时间。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TGF-beta1 和PRG4 蛋白表达上升更迅速且维持在较高水平,IL-1alpha下降更显 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最大张口度增加、张口时疼痛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③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受损关节组织均修复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调节血清 TGF-beta1、IL-1alpha水平和PRG4 蛋白表达,促进软骨的生成,对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SCP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与bcl-2基因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鲨鱼软骨制剂(SCP)诱导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SCP加入体外培养的SMMC7721细胞中,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33342/PI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分析凋亡细胞百分率;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凋亡定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梯状条带;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SCP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生长,IC50值为1.25mg/ml;荧光显微镜下可见50%以上细胞为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梯状条带(DNA ladder);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SCP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Bcl-2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SCP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可能与下调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