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9年   15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1896年和1986年黑龙江省几种森林景观的特征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 1896和 1986年的黑龙江省的森林分布图中提取的 5种森林景观进行处理和计算得到 :在 90年中 ,云杉 (Picea)、冷杉 (Abies)林、樟子松 (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Litvin)林和阔叶红松 (PinuskoraieusisSieb .etZucc .)林斑块总面积分别减少 87%、40 %和 84%。北纬 5 1°以北地区阔叶林斑块面积增加 5 0 0 % ,北界向西北扩展约 2 90km。云杉、冷杉林和针阔混交林斑块在 1986年的斑块的分维数小于 1896年的斑块的分维数 ,而樟子松林、阔叶红松林和阔叶林的 1986年斑块分维数都分别大于 1896年的分维数。云杉、冷杉林、樟子松林、阔叶红松林和阔叶林景观破碎化增加。云杉、冷杉林 ,樟子松林和阔叶红松林转化为针阔混交林的比率大于各自保留的比率。  相似文献   
72.
本文从肌肉系统对大蹼铃蟾和昭觉林蛙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表明这两种无尾两栖类的从存在一定差异。大蹼铃蟾的肌肉结合紧密程度不如昭觉林蛙,且肌肉分节现象较昭觉林蛙了后,以形态-功能-适应三位一体的分析原理为依据,就2个种存在的形态差异,从功能与适应的意义和生物进化地角度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3.
沙角庚 《古生物学报》1995,34(5):602-610
复合模化石是贝壳被溶蚀后,由于早期成岩压缩作用的影响,原贝壳的内模和外模互相叠加压印而成的化石,其正、负模上均印有原壳的内面和外表的特征。这种石具有形态和沉积学意义。  相似文献   
74.
温泉蛇的染色体组型及Ag-NORs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次报道了温泉蛇(Thermophis baileyi)的染色体组型及Ag-NORs,其核型模式可表达为2n=36=14M+2T+20m, ZW型性决定,Z和W分别为中及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该结果与游蛇属种类的核型有较大差异,从而旁证了将温泉蛇从游蛇属中分出的观点。仅一对NOR于No.9染色体长臂并与其次溢痕位置相当,该NOR与锦蛇属种类一致而与游蛇类不同。根据染色体特征,认为温泉蛇在游蛇亚科中处于较为原始的地位。  相似文献   
75.
无尾两栖类蝌蚪的尾巴通过产生强大的游泳速度在反捕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镇海林蛙(Rana zhenhaiensis)蝌蚪为实验动物来评估断尾的运动代价。以74尾具有完整尾蝌蚪作为实验组,通过截去不同尾长片段,人为分成轻微尾损伤组(30%)和严重尾损伤组(30%)并测定两组蝌蚪在断尾前后的游泳速度。以16尾完整尾蝌蚪作为对照组在实验组断尾前后同时进行游泳速度的测定。实验结果显示断尾影响蝌蚪的游泳速度,但仅在尾损伤程度达到尾长的30%以上时才产生不利的影响。这表明轻微尾损伤并不对镇海林蛙蝌蚪的游泳速度产生严重影响。在断尾前后实验组蝌蚪的游泳速度均与尾长呈正相关。在相同尾长状态下,尾损伤蝌蚪的相对游泳速度明显快于完整尾蝌蚪。因此,尾损伤的镇海林蛙蝌蚪有可能通过改变尾和身体的摆动频次等方式在断尾后对游泳速度进行了一定的补偿。尾损伤在野外频繁发生于蝌蚪的尾远端,据此推测镇海林蛙蝌蚪在自然条件下的尾损伤并不会产生严重运动代价。  相似文献   
76.
花Hua(Hemibarbus maculatus)又名麻鲤,在东北地区通称花吉勾,这种鱼广泛地分布在我国各种水体中,南起海南岛,北到黑龙江都能在存。重唇鱼(Hemibarbus labeo)盛产于黑龙江流域各河流中,常识为“重重”。  相似文献   
77.
黑龙江流域的细鳞鱼和哲罗鱼及其天然杂交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鳞鱼和哲罗鱼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鲱形目(Clupeiformes)鲑鳟亚目(Salmonidei)的鲑科(Salmonidae)。在中国只为黑龙江流域所特有。  相似文献   
78.
黑龙江的浮游动物及未来水库中浮游动物的可能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龙江是我国四大河流之一,位于我国东北边境,上游有额尔古枘河和石勒喀河,汇合后从西北向东南蛇行,是中苏两国自争天然分界线。与乌苏里江汇合后,下游全部流经苏联境内,注入鄂霍次克海。  相似文献   
79.
黑龙江的浮游植物及泾流调节后的可能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黑龙江是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大河,为了综合利用它的丰富资源,两国科学家共同进行了包括渔业在内的综合考察。浮游植物的调查是渔业考察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0.
黑龙江绥滨地区晚侏罗世Buchia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绥滨地区晚侏罗世东荣组的双壳类Buchia,划分为4个带:(1)晚牛津至早启莫利期的B.concentrica带;(2)晚启莫利期的B.tenuistriata带;(3)早-中伏尔加期的B.mosquensis-B.rugosa带;及(4)晚伏尔加期的B.fischeriana带。文内共描述3属9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