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黑麦基因组特异DNA片段的分离与SCAR标记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个栽培黑麦、2个野生黑麦和4个普通小麦为材料,从200条10碱基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条引物H11。H11在小麦中有1条低拷贝扩增,而在黑麦中却有极高拷贝的扩增。对H11在黑麦中的高拷贝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得其全长679 bp,记作OPH11679。根据OPH11679设计特异PCR引物H11-F和H11-R,对小麦族其它物种和含黑麦染色质的物种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仅含黑麦染色质的物种能扩增出长为643 bp的片段(命名为pScH643),这表明该片段为黑麦所特有。用H11-F和H11-R对1套中国春-Imperial黑麦附加系等进行扩增,结果显示pScH643片段分布在黑麦整套染色体上,这一结果在小麦-黑麦异源材料的分析中得到进一步验证。即表明pScH643片段可作为SCAR标记用于含黑麦染色质材料的检测。  相似文献   
73.
日本曲霉(Aspergillus japonicus)是土壤和谷物种子表面的一种常见真菌.研究结果表明,日本曲霉所产生的大量黑麦酮酸F(SAF)对玉米(Zea mays)有很强的化感作用,低浓度显著促进玉米幼苗生长,高浓度则抑制.在0.0375mmol·L-1SAF下,玉米幼苗根长增长31.7%,根数量增加13.2%,根活力提高4.73倍,并促进玉米对P、K、Ca、Mg、S等5种营养元素的吸收.高浓度SAF(0.3mmol·L-1)下玉米根活力受抑制(72.1%),根对N、P、K、Ca、Mg、Fe等营养元素的吸收也受抑制.0.6mmol·L-1的SAF下根完全失去活力.电镜观察表明,有SAF的情况下玉米叶绿体片层结构模糊、混乱,双层膜不完整.  相似文献   
74.
日本曲霉产生的黑麦酮酸F对玉米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曲霉(Aspergillus japonicus)是土壤和谷物种子表面的一种常见真菌。研究结果表明。日本曲霉所产生的大量黑麦酮酸F(SAF)对玉米(Zea mays)有很强的化感作用,低浓度显著促进玉米幼苗生长,高浓度则抑制.在0.0375mmol·L^-1SAF下,玉米幼苗根长增长31.7%,根数量增加13.2%,根活力提高4.73倍,并促进玉米对P、K、Ca、Mg、S等5种营养元素的吸收.高浓度SAF(0.3mmol·L^-1)下玉米根活力受抑制(72.1%),根对N、P、K、Ca、Mg、Fe等营养元素的吸收也受抑制.0.6mmol·L^-1的SAF下根完全失去活力,电镜观察表明,有SAF的情况下玉米叶绿体片层结构模糊、混乱,双层膜不完整。  相似文献   
75.
脯氨酸对黑麦原生质体膨胀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未经抗寒锻炼的黑麦(Secale cereale cv.Puma)叶片中分离的原生质体,悬浮于山梨醇或NaGl,CaCl_2(10:1)溶液中,其可忍受的表面积增加值(TSAI_(50))为1000μm~2左右,该值不受原生质体收缩程度的影响。悬浮于脯氨酸溶液中的原生质体,其TSAI_(50)随收缩程度而改变。等渗脯氮酸溶液(0.53Osm)中的原生质体若在低渗溶液中膨胀,TSAI_(50)为1000μm~2左右,而在0.83,1.20和2.0 Osm高渗脯氨酸溶液中收缩后的原生质体再膨胀,它们的TSAI_(50)分别增加到1710±85,1873±91μm~2和2200±283μm~2。这些数值与经抗寒锻炼后的原生质体在高渗收缩后的TSAI_(50)相似。脯氨酸增加未经锻炼的原生质体膨胀势的效应发生在收缩过程中,与膨胀时的介质种类无关。  相似文献   
76.
苇状羊茅内生真菌Neotyphodium coenophialum和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N.lolii对美国、新西兰等国家的畜牧业曾经造成过巨大损失。以N.coenophialum和N.lolii及其近似种N.huerfanum、N.chisosum、N.aotearoae、N.sp.共6种18个菌株,以及苇状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8个品种种子为供试材料,根据Tub-2基因设计了通用Taqman探针及引物,根据NC25基因设计了N.coenophialum和N.lolii的特异Taqman探针及共用引物,通过通用探针的单色荧光PCR和特异探针的双色荧光PCR,建立了N.coenophialum和N.lolii的菌丝及单粒种子稳定可靠、特异性强的荧光PCR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达到单粒种子,使检测时间由至少一个月缩短至7~8个小时。  相似文献   
77.
威岭栽培黑麦抗白粉病特性导入小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威岭黑麦(Weiling rye)是一个高抗白粉病(Erysiphe gramininis f.sp.tritici)的中国矮杆栽培黑麦。以Weiling rye作为白粉病抗源,高感白粉病小麦栽培品种My8443为母本,从Weiling rye与小麦My8443远缘杂交的BC_2F_6后代中鉴定出一个新的小麦-黑麦易位系No.147,以实现威岭黑麦白粉病抗性向普通栽培小麦的转移。No.147及其亲本的抗白粉病特性通过苗期和成株期优势生理小种混合接种和室内单生理小种接种鉴定,改良的染色体C-分带和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GISH。Ge- 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被用于鉴定小麦和黑麦的染色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被用于鉴定黑麦醇溶蛋白1RS特异条带,11个黑麦种属特异性标记SCM(Secale cereale marker)引物被用于扩增分析黑麦特异性简单重复序列(SSR)。研究结果证实No.147是一个新的高抗白粉病的1BL/1RS小麦-黑麦染色体易位系,并对其产生的细胞学机制进行了分析。论文对中国栽培黑麦抗性基因资源的利用和该易位系在小麦遗传育种改良中的利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8.
猪对两种黑麦原料消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HH91和Pluto两种黑麦作为饲料来源进行消化试验.结果 表明,喂饲HH91黑麦组日粮中干物质、粗蛋白、粗纤维、无氮浸出物、有机物等的表观消化率、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日粮可消化蛋白质的利用系数和N平衡等均高于Pluto组,其中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有极显著性的差异( P<0.01),有机物表观消化率差异性显著(P<0.05),其余指标差异不明显(P >0.05).喂饲HH91黑麦组日粮中粗脂肪、粗灰分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则低于Pluto组,但差异不明显( P >0.05).  相似文献   
79.
黑麦(Secale cereale)染色体除核仁组成区,着丝粒、端粒能被AgNt)3染色体,还可用BrdU和Hoechst 33258诱导出银染区,本文还对染色体差别银染的机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0.
国内首次以“胜利”黑麦品系为材料,在电镜下观察联会复合作并分析了联会复合体核型。在同染色体核型比较后,认为“胜利”黑麦存在着两个可能的易位:1R长臂的一小段易位到6R短臂;4R长臂向2R长臂易位三单位长度,使4R长臂变成短臂。从而判断“胜利”黑麦为易位杂合体。这个研究方法可以在植物实验分类学研究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