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网室水稻盆栽试验,探讨几种有机无机肥混施方式对CH4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土CH4排放有明显的逐日变化,在水稻分蘖末期和抽穗前期出现CH4排放高峰.不同有机无机肥混施方式对CH4排放的影响明显,最高和最低的CH4排放量分别为8.12和5.72g·m-2,两者相差42.0%.粒状有机无机复肥的CH4排放量高,但稻谷产量也高,因而其单位稻谷产量的CH4排放量反而较低.  相似文献   
72.
丁草胺对水稻土甲烷释放和厌氧细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水稻田的化除面积增加很快,除草剂的使用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因而除草剂大量使用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威胁性影响,引起农产品农药含量超标,或者即使不超标也由于食物链的生物富集最终进入人体危害健康。除草剂致癌、致突变和致畸胎的事实不胜枚举。除草剂在水稻田使用,至少有70%进入土壤,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相似文献   
73.
我国池塘养鱼专业有着悠久的历史,饲养的种类有鲩(草鱼),青,鲢,鳙,鲤,鳊,鲮等,通常称为“家鱼”,而生长在池塘里的其他鱼类如刺鳅(Mastacembelus aeuleatus),黄鳝(Monopterus albus),鳗鲡(Anguilla japonica),鲫(Carassius auratus),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分析洛伐他汀工业生产菌株土曲霉HZ01的次级代谢产物合成能力,为后期的遗传改造、次级代谢产物及其基因簇挖掘提供指导。【方法】对洛伐他汀发酵条件下的样品进行了转录组分析,同时运用色谱分离技术及波谱学方法对主要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洛伐他汀合成相关基因转录水平非常高,还有4个聚酮合酶(PKS)、6个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NRPS)和1个PKS-NRPS杂合酶基因进行了转录,其他PKS和NRPS基因都处于沉默状态。此外,从该菌的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主要副产物并确定了其结构。【结论】土曲霉HZ01是一株优良的洛伐他汀生产菌株,在构建次级代谢产物异源合成细胞工厂和鉴定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5.
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是全国重要的加工型马铃薯生产基地,然而因集约化生产带来的连作障碍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马铃薯种植业的健康发展。结合田间试验和相关的室内分析,从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品质、植株生理特征和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等角度,初步评估土壤灭菌和生物有机肥联用(Ammonia Disinfection plus Bio-organic Fertilizer Regulation,ABR)对马铃薯连作障碍的防控效果。同对照相比,ABR处理的块茎产量和商品薯率分别显著增加约71.1%—152.1%和39.2%—53.3%,但块茎化学品质变化不大。ABR处理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较CK均显著增加,而叶片和根系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PCR-DGGE分析发现,ABR处理显著影响了马铃薯连作土壤的真菌群落结构,表现为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较CK相比显著下降。ABR处理还有效抑制了土传病害的滋生,植株发病率和收获后的病薯率较CK分别显著下降约67.2%—82.2%和69.1%—70.5%。采用Real-time PCR评估连作土壤中3种优势致病真菌的数量变化,显示ABR处理下立枯丝核菌、茄病镰刀菌和接骨木镰刀菌的数量在生育期内较CK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综合来看,土壤灭菌和生物有机肥联用技术在防控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马铃薯连作障碍上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而对土传病害的抑制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善是其主要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6.
黑色地膜覆盖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马铃薯为研究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全膜覆盖垄沟种植(PM)和裸地平作(CK)两个处理,研究西北半干旱区黑色地膜覆盖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M能增加马铃薯全生育期0—25 cm土壤温度1.5℃左右,增温效应呈"抛物线型";盛花期PM增温效果主要在8:00,14:00和20:00具有降温和稳定地温作用;同时,在平水年和欠水年,PM能促进马铃薯盛花期和薯块膨大期耗水,盛花期PM耗水量增加21.2%—50.5%,块茎膨大期增加5.4%—57.9%,但全生育期耗水量PM与CK差异不显著;PM在调节地温、促进关键生育期耗水作用下,产量较CK提高13.6%—64.5%,WUE提高24.1%—69.5%,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在年均降水391.4 mm条件下,连续4a地膜覆盖高产种植的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增加了123.4 mm,优化了土壤水分状况。  相似文献   
77.
以‘卫士’(WS)和‘部野丁’(BYD)辣椒为砧木,‘新丰2号’(XF)辣椒为接穗嫁接,以‘新丰2号’自根嫁接辣椒(XF/XF)为对照(CK),研究嫁接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物理性质、养分含量及土传病害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嫁接辣椒新丰/卫士(XF/WS)与新丰/部野丁(XF/BYD)根际土壤的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较多,放线菌比例较大;定植60 d时,嫁接辣椒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CK;定植90 d时,XF/WS根际土壤磷酸酶、蔗糖酶、脲酶、硝酸还原酶(NR)活性显著高于CK;此外,嫁接辣椒根际土壤浸提液中的烃类化合物增多,XF/WS和XF/BYD根际土壤N、P、K含量显著低于CK,根际土壤电导率(EC)略高,XF/WS的pH显著高于CK,而XF/BYD与CK差异不显著.说明嫁接可优化辣椒根际土壤环境,增强其对土传病害的抗性,XF/WS和XF/BYD的产量分别比CK增加40.8%和28.7%.  相似文献   
78.
暗色的种类,斑纹简单明显。翅正面谈揭色;外缘毛褐色,前翅亚项区及后缘Cu2与a室色较深;前翅正中有一孤立的斜心脏形黑色大斑,斑在Cu脉上,一半在中室端部,一半在中室下方。翅反面满布褐色霜雾状坟;外缘深揭色;前翅正中的黑斑隐约可见。  相似文献   
79.
人牙周袋内黑色普氏菌的分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色普氏菌(Prevotelanigrescens以下简称P.n)是人牙周袋内一个新厌氧菌种。1992年HorovnN.Shanet.al正式提出为普氏菌属(prevotela)中的一个独立菌种。[1]为了解这个菌在口腔内生态关系,我们对32位受试者...  相似文献   
80.
正2013年7月8日,笔者在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马头营镇捞鱼尖村(39°9'N,118°52'E)救助了1只短尾鹱(Puffinus tenuirostris),经过45 d的人工喂养,待其康复后于2013年8月22日在原发现地放飞。其身体呈纺锤形,喙黑色且尖端有钩,鼻孔开于角质管内,开孔向上且位于嘴峰基部,头顶黑色,喉部较头顶颜色略浅,颈短,上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