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采用气-质(GC-MS)联用技术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传统共水蒸馏法,对紫锥菊植物干花与干根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研究。GC-MS(配N ist2005标准质谱库)从传统方法提取的紫锥菊干根挥发油中分离分析出188个峰,初步鉴定出68种化合物,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7,100μm)及聚丙烯酸酯(PA 85μm)三种固相微萃取涂层吸附的紫锥菊干花挥发性成分中分别分离分析出27、118、105个峰,各自鉴定出1、22、23种化合物。对不同处理方法及紫锥菊植物不同部位所得数据进行了相识性与差异性的比较,所建分析方法及所得结果为了解紫锥菊植物体挥发性有效成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2.
幽影病毒的基因组不编码外壳蛋白,不形成通常的病毒粒体结构。这类病毒往往和黄症病毒复合侵染引起植物病害,蚜虫传播是病害在田间传播流行的主要方式。对幽影病毒引起的胡萝卜杂色矮缩病、花生丛簇病以及烟草丛顶病等几种主要病害的症状、发生与危害、病原物特性以及病害的控制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3.
幽影病毒的基因组不编码外壳蛋白,不形成通常的病毒粒体结构。这类病毒往往和黄症病毒复合侵染引起植物病害,蚜虫传播是病害在田间传播流行的主要方式。对幽影病毒引起的胡萝卜杂色矮缩病、花生丛簇病以及烟草丛顶病等几种主要病害的症状、发生与危害、病原物特性以及病害的控制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4.
记述采自江西省井冈山短翼蚱科狭顶蚱属 Systolederus Bolivar 1新种——周氏狭顶蚱 Systolederus choui sp. nov.。新种近似于福建狭顶蚱 Systolederus fujianensis Zheng 和长背狭顶蚱 S. longinota Zheng,主要区别是:前胸背板总长超出后足股节顶端部分长的3.7-4.1倍(雄),5.5-6.0倍(雌);雌虫的中足股节与前翅等宽;后足跗节第3节长于第1节。模式标本存于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该种是世界上狭顶蚱属已知的第30种。文中还给出了东洋区已知种类名录。  相似文献   
4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了野松茸干品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鉴定出48种风味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1.44%,其中酸类9种、酯类6种、含氮杂环化合物11种、醇类3种、醛类5种、酮类10种、其他类4种.野松茸干品中主要的芳香成分是桂酸甲酯(42.99%)、3-甲基丁酸(8.56%)、2,6-二甲基吡嗪(8.36%)、2,5-二甲基吡嗪(2.46%)和1-辛烯-3-醇(2.06%).  相似文献   
46.
突顶跳甲属L.anka Maulik此前已知17种,分布于中国云南,台湾及日本,越南,泰国,老挝,斯里兰卡和印度,是一个典型的东洋区分布属,在印度是胡椒属植物的重要害虫.又记述2新种:栗褐突顶跳甲Lanka puncticolla Wang et Ge,sp.nov.,产自云南西双版纳;律点突顶跳甲Lanka regularia Wang et Ge,sp.nov..产自西藏墨脱.至此,该属已知种增至19种,其中中国5种.列出了全部已知种名录、产地、寄主、检索表、部分种的雄虫阳茎图,记述了新种,绘制其整体图和特征图等.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47.
真核生物的叶绿体一般具有一定的典型的结构和功能。然而,在单细胞的原生生物中却不断发现结构与功能均与典型叶绿体明显不同的质体(叶绿体),如不具核形体的多层膜质体、具核形体的多层膜质体、具有最小基因组的质体等,表现出质体的丰富多样性。本文概要地介绍了单细胞原生生物中这些非典型的质体,并对形成这种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即这些生物的质体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一次、二次和三次内共生事件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8.
顶空气相色谱法在特产气味成分分析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顶空气相色谱技术简单介绍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几年顶空气相色谱法在香料、烟酒、蜂产品、乳制品、肉制品和海产品等特产气味成分分析和鉴定中的应用,探讨了顶空气相色谱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9.
为评价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多样性,利用香农一威纳多样性指数和一种基于信息测度的GF指数。经计算,香农一威纳多样性指数表明:农田一耕地为主的生境类型的小型兽类,以四川短尾鼩、高山姬鼠、黄胸鼠和社鼠为主要的群落组成,其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性指数(J)分别是1.1374和0.8599;原始森林为主的生境类型的小型兽类,以川西白腹鼠和食虫类为主,其各多样性指数H=0.3307和J=0.3465;高山草甸为主的生境类型的小型兽类,以鼠兔类和姬鼠类为主,其H=0.3704和J=0.3881。为了得到补充和对照,参考了该区小型兽类已有的资料运用G-F指数评价其生物物种多样性,首先计算科间多样性(F)和属间多样性(G),然后,再利用F指数和G指数的比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出GF指数值,说明保护区小型兽类种属间的多样性。该区小型兽类D-F指数为0.6977,即小型兽类种属间多样性较高,但和香农一威纳指数评定多样性有一定差异。保护区的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包括人为干扰在内的一切干扰尚需排除。  相似文献   
50.
利用开顶式气室对春小麦进行了一个生长季的CO2倍增盆栽实验,土壤水分控制为3个水平(分别为田间持水量(FWC)的80%、60%、40%).结果显示,CO2倍增显著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但在相同的CO2测定浓度下, 生长在加倍CO2浓度下的小麦的光合速率比当前CO2浓度下小麦低22%.高CO2浓度显著促进小麦生长,相对增加幅度在适宜水分下最大,为14.8%.80%FWC水分条件下高CO2使植株的干重/高度比增加15.7%.高CO2条件下,小麦的蒸腾速率降低、累积耗水量减少、水分利用效率(WUE)提高,WUE的提高幅度在适宜水分下最大,为30%.干旱(40%FWC)使小麦地上干重和WUE在当前CO2条件下分别降低72%和19%,加倍CO2条件下降低幅度较大,分别为76%和23%.根据以上结果得出结论: (1) 高CO2条件下, 小麦的光合速率、地上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 植物长期生长于高CO2浓度导致光合能力降低;(3) 高CO2对植物侧向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垂直生长,即高CO2下植株将相对粗壮;(4) 高CO2对植物的生态效应依赖于土壤水分,在适宜水分下相对较大;(5) 在未来高CO2条件下,干旱引起的减产和水分利用效率减低幅度将会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