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7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31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黄世鑫  蔡云楠  梁芳婷 《生态学报》2021,41(23):9196-9206
梳理国内外自然生态空间管控理论得出,针对自然环境症状的管理方式不足以解决自然生态空间的整体性与复合性问题,研究提出综合多学科理论和多种空间管制规则,对全域自然生态空间的多元生态要素进行综合管控是生态空间管控的发展趋势。为探究自然生态空间综合管控的思路,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分析大湾区自然生态空间总体特征和主要城市的管制措施与特色,指出在增长背景下湾区自然生态空间管控中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关键问题及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大湾区自然生态空间管控的目标、层次、手段、部门、主体层面的转变方向,并详细探讨从湾区自然生态空间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空间分级分类、动态管控指标、区域协同联动机制、空间管控权益主体等方面实施综合管控的具体思路,以促进湾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效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92.
[背景] 大曲真菌为白酒发酵过程提供发酵剂和糖化剂,火圈为白酒生产提供重要的风味物质,但针对火圈真菌的菌群演替规律及风味功能尚不清楚。[目的] 探索中高温大曲火圈真菌菌群演替规律及风味功能,为优化制曲工艺,提升白酒品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内转录间隔区扩增子测序技术,结合中高温大曲制作过程火圈的理化参数,采用冗余分析的手段对大曲制作过程中火圈真菌演替规律及风味功能进行解析。[结果] 大曲火圈中的乙酸乙酯、丁酸乙酯、正己酸乙酯、乳酸吡喃糖苷甲酯和油酸乙酯等酯类化合物,苯乙酸乙酯、2,4-二甲基苯甲醛、苯甲醇和苯乙醇等芳香族化合物,酸类化合物乙酸,醇类化合物3-辛醇、糠醇等化合物的含量高于曲皮、曲心中的含量。大曲制作过程中从第4阶段开始,火圈位置温度>40℃,还原糖的含量>2%,产生美拉德反应,火圈逐渐形成。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扣囊复膜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是火圈中的优势真菌,在大曲制作的第2-3阶段占据了95%以上的丰度,此时火圈真菌的多样性最低。[结论] 中高温大曲火圈真菌群落演替主要受还原糖含量和温度的影响。大曲火圈为白酒生产提供了重要的酯类、芳香族、酸类、醇类化合物等风味物质,以及P.kudriavzevii、S.fibuligera等白酒发酵的核心酵母菌群,对白酒的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加深了对火圈的认识,为制曲工艺的调整、白酒品质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3.
为探索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其年度变化特点,本研究以广东省湛江市的褐家鼠指名亚种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褐家鼠东北亚种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我国及世界其他褐家鼠种群的D-loop序列分析这2个褐家鼠地理种群间D-loop序列的遗传分化情况及系统进化关系,重点分析2008—2015年褐家鼠湛江种群和哈尔滨种群D-loop单倍型的年度频率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褐家鼠湛江种群和哈尔滨种群共有32种不同的单倍型,其中有11种单倍型是2个种群共有的,有4种单倍型仅在湛江种群中出现,有17种单倍型仅在哈尔滨种群中出现。褐家鼠湛江种群D-loop区的核苷酸多态性为0.005,有27个变异位点,单倍型多态性为0.695,褐家鼠哈尔滨种群D-loop区的核苷酸多态性比湛江种群略高,为0.008,有35个变异位点,单倍型多态性为 0.793。褐家鼠湛江种群和哈尔滨种群没有经历过暴发性的扩增。褐家鼠湛江、哈尔滨和湖北3个地理种群的D-loop序列之间发生了明显的遗传分化,其中湛江种群和哈尔滨种群之间的分化程度最高,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245。褐家鼠湛江种群和哈尔滨种群的单倍型数目和主单倍型频率都发生明显波动,推测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灭鼠剂的大量使用或其他灭鼠活动导致种群出现瓶颈或更替的现象。  相似文献   
994.
我国早、中更新世古人类和旧石器遗址蕴含着丰富的早期人类活动和生存环境的背景信息,建立精确的遗址年代序列是分析古人类活动的基础。近二十年来,旧石器时代考古和测年研究为建立我国早期人类活动的年代框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已发表的95个有独立测年数据的早、中更新世遗址,将其纳入黄土-古土壤年代框架,初步建立自200多万年至末次间冰期的古人类活动年代序列,根据它们的时空分布,进一步阐释了古人类在不同区域活动强度演变的时空特征。总体来看,这些遗址在泥河湾-周口店、秦岭山地、长江下游及长江流域以南(南方)四大区域呈现出聚集分布的特征;区域古人类活动强度主要表现在从早更新世的泥河湾-周口店、中更新世的秦岭山地、到中更新世晚期的长江中下游和南方区域的时空序列上。此外,仍有较多已发掘遗址缺少年代研究或存在测年问题,今后需要加强遗址的精确测年研究。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调查医院医技人员对流行区华支睾吸虫病的认知状况,为该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从华支睾吸虫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与并发症、诊断和治疗及相关知识的获得途径这几方面设置调查问卷,总分19分。对佳木斯市5家综合性医院和1家传染病专科医院医技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340份,回收有效问卷334份,有效应答率98.24%。334名医技人员最低得分2分,最高得分17分,平均得分(11.38±3.50)分(正确率59.89%)。其中5家综合医院医技人员平均得分(10.84±3.27)分,1家传染病专科医院医技人员平均得分(15.78±1.73)分,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53,P<0.001)。高级职称医技人员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与并发症、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其他职称医技人员(均P<0.05)。结论佳木斯地区医技人员华支睾吸虫病总体认知率不高,应对不同医疗机构和职称的医技人员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鼓励医技人员多途径获取华支睾吸虫病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996.
摘要 目的:研究兔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膝关节本体感觉、残端血运及膝关节腔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80只新西兰兔进行研究,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作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各40只。模型组建立单侧ACL损伤模型,空白对照组仅切开关节。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周、4周、8周时膝关节本体感觉、残端血运及膝关节腔u-PA水平的差异。结果:模型组新西兰兔术后2周、4周、8周时的体感诱发电位(SEP)、肌电图(EMG)潜伏期均高于空白对照组,而SEP、EMG波幅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模型组新西兰兔术后2周、4周、8周时的残端组织微血管密度分别为(2.04±0.24)n/mm2、(2.75±0.61)n/mm2、(1.60±0.33)n/mm2,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的(1.34±0.24)n/mm2、(1.34±0.25)n/mm2、(1.35±0.26)n/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新西兰兔术后2周、4周、8周时的膝关节液u-PA水平分别为(173.97±14.29)pg/mL、(188.37±15.82)pg/mL、(171.38±14.76)pg/mL,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的(158.02±10.18)pg/mL、(157.68±10.20)pg/mL、(157.37±10.0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L损伤后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膝关节本体感觉、残端血运及膝关节腔u-PA含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7.
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新疆巴里坤湖、阿勒泰福海阿尔达乡盐湖、吐鲁番亚尔乃孜沟三个盐碱地区土壤沉积物的细菌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发现三个不同盐碱土壤沉积物中菌落构成在门水平和属水平均存在差异,阿勒泰福海阿尔达乡盐湖土壤沉积物中物种总数最多且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其次是巴里坤湖地区土壤沉积物,而吐鲁番地区土壤沉积物中物种总数和多样性最少,三个不同盐碱土壤沉积物中细菌的丰度、多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_(chao)=9.373,F_(shannon)=1 497.94,F_(Simpson)=159.46,P0.05)。门水平看三个不同盐碱地区土壤沉积物中共有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次是拟杆菌门(Bacteroides),门水平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不同盐碱地区土壤沉积物共获得827个不同的菌属,巴里坤地区土壤沉积物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热带小单胞菌属(Tropicimonas)丰度较高;阿勒泰地区是气单胞菌属丰度较高;吐鲁番地区优势菌群则是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柄杆菌属(Caulobacter),属水平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得出三个不同盐碱地区土壤沉积物中细菌多样性在门水平和属水平细菌组成和丰度存均在差异,且具有不同的优势菌,为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及医药研发提供了前期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重庆市奉节县烟区6年来开展的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实践进行总结,提出了适应重庆山地烟区的绿色防控模式,形成了集保障机制建立、分区域实施、技术措施配套、工作实施保障等4个方面的经验,提出了未来烟区常态化、高质量推进绿色防控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999.
尽管人类与猿类的基因存在高相似性,但却只有人类能拥有高等智能,这一直是科学界的重大问题。最近,美国杜克大学学者Debra L.Silver等发表在《Current Biology》的研究成果,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切近了这一奥秘。  相似文献   
1000.
华东区系鼠尾草属药用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资料查阅和标本查证,对华东区系野生鼠尾草属种类及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华东区系现有鼠尾草属植物29种9变种4变型,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有15种3变种2变型。同时整理了这些药用鼠尾草植物的地理分布、生境特点,并制定了植物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