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沙眼衣原体感染可导致沙眼、性传播性疾病、不孕症等疾病,主要病理表现是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和瘢痕.因此,沙眼衣原体诱导产生的炎症因子是导致疾病的关键,沙眼衣原体可直接感染内皮细胞产生各种前炎因子,但其机制目前还不清楚.通过ELISA和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到沙眼衣原体感染HeLa229细胞可产生IL-8,IL-1α,IL-1β,IL-6等前炎因子,并且沙眼衣原体感染可以主要激活宿主细胞MAPK/ERK和MAPK/P38信号通路.抑制MAPK/ERK和MAPK/P38信号通路显示,两条通路在沙眼衣原体感染过程中参与调节不同的炎症因子产生.MAPK/P38信号通路的活化参与调控IL-1α,IL-6的产生,而IL-8则同时受MAPK/ERK和MAPK/P38两条通路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2.
肺炎嗜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是其特征抗原之一。实验中通过PCR方法从肺炎嗜衣原体基因组中扩增主要外膜蛋白基因,插入pET32a(+)表达载体,转化BL21(DE3)感受态细胞,得到表达56kD融合蛋白的工程菌株。该菌株的表达量可达53%,提纯后的主要外膜蛋白纯度可达90%以上,在Western Blotting试验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中显示了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23.
淋球菌与沙眼衣原体在性传播疾病感染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淋球菌(NG)与沙眼衣原体(CT)在性传播疾病感染情况及特点。方法对90例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做NG培养及血清用ELISA试验检测CT抗体。结果90例性病患者NG、CT 的感染率分别为70%、16.7%,NG合并CT的感染率达13.3%。男女性别间NG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 P<0.05)。NG、CT单一或合并感染率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性病患者中NG感染率高,且有性别分布差异。淋病患者合并CT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4.
多重PCR同时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巨细胞病毒和沙眼衣原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同时检测人巨细胞病毒(CMV)、人乳头瘤病毒(HPV)、沙眼衣原体(CT),参照文献报道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三对能扩增370bp、450bp、510bp基因片段的引物,并对PCR扩增条件进行了优化。0.1fgHPV-DNA、CMV-DNA、CT-DNA即可被检出,得到了与设计片段相同的产物,且不扩增大肠杆菌、白色念球菌、解尿支原体等病原的核酸。对395例标本进行检查,各病原体的检出率分别是:HPV19.2%、CMV14.9%、CT5.1%。其中混合感染42例。PCR同时检测CMV、HPV、CT经济、快速、敏感、特异,可用于临床诊断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5.
沙眼衣原体是一种严格局限于细胞内繁殖的病原体 ,其组成成分为 RNA,在细胞内繁殖形成大小不等的膜包被的圆形小体 (包涵体 )。利用改进的AO( acridine orange)荧光染色法可快速检测位于上皮细胞内桔黄 -桔红色荧光的圆形衣原体包涵体。为检测衣原体感染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染色技术。衣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一种严格位于细胞内繁殖的病原体 ,它的组成成分为 RNA。目前多用衣原体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直接染色法检测 [1,2 ] 。本文利用改进的 AO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 ,快速显示了细胞内繁殖的衣原体包涵体。荧光颜色鲜明 ,图像清晰…  相似文献   
126.
IFN-γ在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细胞培养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IFN-γ在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细胞培养中的影响,本实验采用不同浓度γ-干扰素作用于ct感染的HeLa细胞,用透射电镜观察HeLa细胞内原体(elementary bodies,EBs)和网状体(reticulate bodies,RBs)。同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细胞内色氨酸的浓度。结果显示不同浓度γ-干扰素作用下细胞内ct的EBs和RBs形态及数量不同,中高浓度的IFN-γ作用下胞内EBs和RBs明显减少或轻度减少,et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内色氨酸含量与γ-干扰素量呈负相关,说明IFN-γ通过诱导产生2,3-吲哚-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降解色氨酸而抑制ct生长,提示γ-干扰素是抑制细胞内感染ct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7.
支原体 支原体广泛寄生于人体、哺乳动物,鸟类及植物中,仅有少数有致病性.自1995年以来,34种支原体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或即将完成测序,已完成的包括人类致病性支原体(肺炎支原体、穿透支原体、解脲支原体等),动物致病性支原体(猪肺炎支原体、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鸡毒支原体、牛丝状支原体、鸡滑膜支原体、鱼肺炎支原体和鼠类肺支原体),植物致病性支原体(洋葱黄化病支原体)等.肺炎支原体是人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体之一,对儿童尤其严重,因为它与人类密切相关,所以最为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28.
为探讨肝X受体α (LXRα)-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ABCA1)途径在肺炎衣原体 (C. pneumoniae)促巨噬细胞脂质蓄积中的作用和机制,以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为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RT-PCR检测ABCA1和LXRα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检测ABCA1和LXRα的蛋白质表达;使用LXRα的特异性激动剂T0901317对细胞进行预处理,再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C. pneumoniae可促进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增加,抑制胆固醇外流,降低细胞ABCA1和LXRα的表达;使用ABCA1激动剂8-溴-环磷酸腺苷预处理细胞或LXR激动剂T0901317预处理细胞后,可明显减弱C. pneumoniae对THP-1细胞ABCA1的表达抑制,促进细胞胆固醇流出,降低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结果提示,C. pneumoniae促进巨噬细胞脂质蓄积及胆固醇流出障碍,其机制可能与LXRα-ABCA1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29.
分析衣原体微病毒Vp3蛋白在分子重组、分子进化及病毒野生株筛查的作用并挖掘生物信息,揭示其临床研究价值。以ProteinBlast的Multriple alignment程序比对各株衣原体微病毒衣壳蛋白Vp3序列;以Distance tree(ProteinBlast)程序完成种系发生树。以比对获得的高保守区的氨基酸序列为目标,应用Karplus-schulz法进行柔性区域分析;通过Gamier-robson法和Chou-fasman法分析该序列的二级结构;使用Emini法完成表位的表面可及性分析,并用Kyte-Doolittle法和Hopp-woods法完成蛋白亲水性研究;应用Jameson-Wolf法完成表位的抗原指数分析。6株衣原体微病毒Vp3蛋白序列高度保守,差异主要在Chp1与其他5株微病毒的Vp3蛋白之间。各株微病毒的Vp3蛋白均有以α螺旋为主的结构,蛋白序列高保守区存在多个细胞表位。Vp3蛋白结构性质保守,也是衣原体噬菌体衣壳的重要组分。其蛋白分子结构复杂,高保守区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在分子重组、沙眼衣原体微病毒野生株筛查研究中有实际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研究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后大鼠着床期间子宫内膜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的变化。方法 大鼠雌雄合笼建立早孕模型,取正常和CT感染后妊娠4-7d的子宫组织,免疫组化SP法检测E-cad的表达。结果 正常和感染后妊娠组E-cad的表达均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达峰值均在妊娠第6d,CT感染组低于正常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表达部位在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胞膜或/和胞浆,蜕膜细胞无或少量表达。结论 沙眼衣原体感染后可能通过影响子宫内膜黏附分子E-cad的表达,破坏子宫内膜微环境,进而干扰早期妊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