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6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64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下泥盆统脊椎动物化石组合层序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本文综合了滇、黔、川、桂等地的一些早泥盆世地层剖面中的脊椎动物化石的出露情况,粗略地描绘出了早期脊椎动物演化的一般特征,归纳成三个发展阶段。并以此为依据,讨论了下泥盆统的分层与对比。  相似文献   
82.
云南武定节甲类的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描述了采自云南武定中泥盆统一新的属种Yinostius maior gen.et sp.nov.属于短胸节甲类Heterosteidae科,这类化石在我国系初次发现。  相似文献   
83.
寄生于洪湖经济鱼类鳃上的单殖吸虫包括二新种的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寄生于洪湖经济鱼类鳃上的单殖吸虫共60种,包括描述指环虫和三代虫各一新种,并有若干寄主新记录及长江流域新记录。  相似文献   
84.
85.
本文简要叙述南沙海区全新世小孔亚目苔藓虫群体形状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对非附着生长的类型进行了初步的分类。  相似文献   
86.
角胫象属Shirahoshizo Morimoto,1962隶属象虫科隐喙象亚科,模式种为Cryptorhynchus rufescens Roelofs.本属昆虫多寄生于松属植物,有些是我国重要林业害虫,如马尾松角胫象Shiraho shizo flavonotatus(Voss),其成虫侵入衰弱的黄山松和堆积的马尾松原木,和其它钻蛀性害虫一起,造成严重危害,据浙江亚热带林研所赵锦年先  相似文献   
87.
王哈利  曹同庚 《动物学报》1991,37(4):402-407
在伍氏游仆虫(Euplotes woodruffi)接合后体发育过程中,已呈退化状态的老大核后碎块,在细胞第二次形态发生时,逐渐恢复其正常形态结构。T形新大核原基向后延伸而与恢复正常形态的老大核后碎块紧密靠拢。此时在光镜下观察,很容易误认为二者已融合为一。但在接合后体分裂之前,老大核后碎块再次瓦解,T形大核原基缩短成棒状而与老大核后碎块分开,此时二者界限分明。细胞分裂后,残存的老大核后碎块停留于后子虫中,最后被吸收。几个关键时期大核原基和老大核后碎块DNA含量的测定,也证明新老大核不融合。本文还讨论了老大核后碎块在有性过程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88.
包囊游仆虫包囊形成和解脱过程中纤毛器的分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顾福康  张作人 《动物学报》1991,37(3):287-292
包囊游仆虫(Euplotes encysticus)形成包囊时,各类纤毛器中的纤毛杆被部分地或全部地吸收,毛基体被保留下来。休眠包囊中,背纤毛器的定位无明显变化,但原腹面纤毛器中的口围带和波动膜、额腹棘毛和横棘毛,以及左、右尾棘毛都按序陷入在细胞质内深处,并相互汇聚在一起。脱包囊时,纤毛结构在原毛基体上再分化,新纤毛器按口围带、横棘毛、额腹棘毛和左、右尾棘毛的顺序从细胞内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89.
张园园  王勇  李悦  丁建  张晶  江新华 《菌物研究》2020,18(3):189-194
为探究秦巴山区富硒蛹虫草有效成分及硒存在形态,以秦巴山区蛹虫草CM-1518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质量分数亚硒酸钠(0~500 mg/kg)对蛹虫草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对其有效成分及硒存在形态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亚硒酸钠质量分数为100 mg/kg时,蛹虫草鲜质量最高,为293.41 g/盒。当亚硒酸钠质量分数为200 mg/kg时,虫草素、虫草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06 mg/g和2.10 mg/g,表明硒与虫草素和虫草酸可协同增效,但虫草多糖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亚硒酸钠的添加不利于腺苷的合成积累。经计算,富硒蛹虫草中有机硒所占百分比均高达99.9%,低浓度的亚硒酸钠可促进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多糖中硒的合成,但高浓度的硒却降低其合成,且富硒蛹虫草中可溶性多糖中硒含量高于可溶性蛋白硒含量。试验表明适宜浓度的亚硒酸钠可促进蛹虫草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合成积累。  相似文献   
90.
采用乙酸乙酯提取3株亚肉座菌菌丝体,测试虫生真菌乙酸乙酯提取物(EAE)的抗肿瘤、抗菌和抗氧化活性,并借助GC-MS方法分析各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结果发现2株亚肉座菌的菌丝体EAE对HepG2细胞的抑制活性较强,IC50均小于9μmol/L;抗菌结果表明2株真菌的提取物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1株供试菌的EAE表现出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清除率可达85%)。GC-MS分析表明从亚肉座菌JXJG201717、JXJG201720和ARSEF7697的EAE中分别鉴定出21、35和39种成分,主要成分为酯类、醇类和酸类;盘状亚肉座菌JXJG201720与ARSEF7697有相同化合物13个,与暹罗亚肉座菌JXJG201717存在7个相同化合物。本研究表明虫生亚肉座菌具有产生丰富活性成分的能力,彰显出多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