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47篇
  免费   2177篇
  国内免费   6370篇
  2024年   187篇
  2023年   589篇
  2022年   678篇
  2021年   730篇
  2020年   780篇
  2019年   702篇
  2018年   580篇
  2017年   618篇
  2016年   632篇
  2015年   679篇
  2014年   909篇
  2013年   791篇
  2012年   981篇
  2011年   1151篇
  2010年   1001篇
  2009年   985篇
  2008年   1131篇
  2007年   858篇
  2006年   780篇
  2005年   756篇
  2004年   745篇
  2003年   709篇
  2002年   694篇
  2001年   698篇
  2000年   520篇
  1999年   444篇
  1998年   341篇
  1997年   333篇
  1996年   361篇
  1995年   289篇
  1994年   258篇
  1993年   178篇
  1992年   201篇
  1991年   178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沙棘的生态地理分布及其植物地理学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sinensis是分布于我国境内的一个亚种,是沙棘属中的原始类群。沙棘的分布区大体呈西南—东北走向,从西藏东北部起,经黄土高原,直至大兴安岭西南角。本文通过对分布区与各生态因子等量线相似性比较,并结合野外考察,探讨了沙棘对各生态因子的耐性限度、最适值以及限制因子。研究发现,沙棘灌丛不仅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分布区,而且受大的气候带的控制,表现出明显的水平地带性规律,其分布与我国的三大地理气候区分异规律相一致,正处在我国三大植被区的过渡地带。因而,沙棘的分布可以作为我国三大植被区分界的一个标志,这打破了以往认为灌丛没有明显水平地带性规律的概念。另外,本文还就沙棘分布区与建立人工沙棘园及我国种植制度区划和植树造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2.
43.
9种针阔叶幼树的蒸腾速率,叶水势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44.
对新型人白细胞介素-2(IL-2-ser-125)进行了精制和纯度指标的鉴定。蛋白质N端序列分析表明产品中l/3部分N端缺失Met,这种微观不均一性在等电聚焦和毛细管电泳中有所反映。此外,对新型人IL-2的含点突变残基的多肽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证实确由Cys-125突变成ser。  相似文献   
45.
9种针阔叶幼树的蒸腾速率、叶水势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应用QK-1气孔仪和压力室测定了樟子松、青杨等9种针阔叶幼树的蒸腾速率与其叶水势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对观测值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壤供水良好的条件下,其蒸腾速率主要受气象因子的影响,与其叶水势的相关性不显著。控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其蒸腾速率与其叶水势和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最显著。  相似文献   
46.
47.
本文通过测定丙酮酸氧化酶内源荧光谱和荧光偏振的变化研究了该酶在1—2200bar压力下的解离。研究结果表明,在压力作用下酶的辅基FAD不可逆地从酶分子上解离下来,并因此引起酶的失活;酶亚基在压力下的解离是可逆的,在5℃,pH7.6条件下,该酶的解离自由能⊿G°为29.89k cal/mol,解离标准体积变化⊿V°为-220ml/mol。脱辅基丙酮酸氧化酶的解离自由能为24.93k cal/mol,证明FAD对酶有稳定作用;⊿V°则为-153ml/mol,减少了近30%,表明FAD对亚基间的空间大小有很大贡献。经胰凝乳蛋白酶部分酶解所活化的酶的解离⊿G°和⊿V°均有所增加,底物丙酮酸亦有相同的影响。研究还表明,碱性pH条件能促进丙酮酸氧化酶的解离。在此研究中,我们也观察到了Weber和Ruan在乳酸脱氢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等研究中报道的"conformational drift"现象。  相似文献   
48.
利用2DNMR结合其他波谱方法从苦皮藤种子油中鉴定了2个新倍半萜多元酯,它们分别是1α-苯甲酰氧-8β-烟酰氧-9α、11β-2乙酰氧-β-二氢沉香呋喃,1β-苯甲酰氧-2α、8β、9α、11β-4乙酰氧-β-二氢沉香呋喃,命名为苦皮藤酯2和3。  相似文献   
49.
50.
本文直接用亚油酸为材料,利用ESR自旋捕集技术和紫外分光技术,分别检测了脂质过氧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中间自由基产物L·和共轭二烯结构,对Cu~(2+),Cu~(2+)/Vit C起动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Vit C自由基,Cu~(2+),Cu~+都不能起动纯的亚油酸的过氧化;Cu~(2+),Cu~+可以使含有部分过氧化成份的亚油酸继续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