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该实验以2年生黄连幼苗为材料,在100mmol·L-1的NaCl模拟盐胁迫条件下,经不同浓度的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后,测定黄连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气体交换参数等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探寻提高黄连幼苗在盐胁迫条件下抗性能力的途径。结果显示:(1)NaCl胁迫下黄连幼苗的光合生理受到显著抑制,在经过不同浓度的ALA处理后,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的含量。(2)盐胁迫下,黄连植株的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叶片蒸腾速率(Tr)均发生下降,并且随着胁迫时间和胁迫浓度的增加下降幅度逐渐增大,胞间CO2浓度(Ci)则呈上升趋势,说明盐胁迫下黄连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非气孔因素。(3)用ALA处理后,黄连的Pn、Gs及Tr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Ci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不同的浓度梯度存在着显著的效果差异。(4)ALA处理还提高了最大荧光(Fm,1.234)、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0.849)、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0.685)、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0.545)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0.872)的水平,有效降低了初始荧光(F0,0.211)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0.251)的水平。研究表明,外源ALA通过提高黄连幼苗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减少过剩激发能的耗散,提高光合电子传递效率,有效缓解了盐胁迫对黄连叶片PSⅡ的伤害,提高了植株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42.
大蒜超临界萃取大蒜油后有大量的萃余物,本文对大蒜超临界萃余物提取SOD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所提萃余物中的SOD酶活性与从新鲜原料大蒜提取SOD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工艺对大蒜原料中SOD酶活力损失很少,从大蒜萃余物中提取的SOD酶活力比直接从新鲜大蒜中提取的SOD酶活力相差不到10%,且粗酶提取物已显著脱臭。说明萃余物有很大的再利用价值,对萃余物进行深度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建立石膏样毛癣菌感染皮损豚鼠动物模型并观察黄连-姜黄复方水煎剂的疗效.方法 于32只豚鼠背部建立石膏样毛癣菌感染皮损128处,分四组:(A)100%浓度复方水煎剂治疗组;(B)200%浓度复方水煎剂治疗组;(C)2%硝酸咪康唑软膏治疗组;(D)空白对照组.于感染第4天开始用药,分别于用药第0、3、7、10天做真菌镜检、培养并测量皮损直径.结果 A、B、C组治疗效果均明显好于D组(P<0.01),2%硝酸咪康唑软膏及复方水煎剂均对皮肤石膏样毛癣菌有治疗作用;B、C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A组(P<0.01);B组治疗效果好于C组(P<0.05),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出现皮肤刺激症状.结论 黄连一姜黄复方水煎剂对皮肤石膏样毛癣菌有明显治疗作用,无刺激性,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
岩黄连细胞生长与营养物质消耗的动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华  熊斌  余龙江 《广西植物》2008,28(6):795-799
在岩黄连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对培养液pH值,碳源、氮源和磷酸盐含量,以及细胞生物量和生物碱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动态变化过程。结果显示培养液pH值在培养初期降低,后逐渐升高;碳源在培养过程中逐渐被利用,磷酸盐和氮源在培养中期几乎耗尽,其中磷酸盐的消耗速率最快;悬浮细胞的生长周期为20 d左右,第18天细胞鲜重和干重达最大,而第21天脱氢卡维丁和小檗碱的含量最高,分别为8.22mg/L和4.31mg/L。结果表明营养物质(碳、氮和磷)的吸收与细胞生长以及生物碱的合成密切相关,营养元素的相对消耗速率为磷>氮>碳,推测氮和磷是影响岩黄连细胞培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5.
濒危植物峨眉黄连的生活史和繁殖特性及生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峨眉黄连(Coptis omeiensis (Chen) C. Y. Cheng)是一种药用价值较高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解剖的方法, 详细描述和分析了峨眉黄连的生活史、繁殖特性及生态特征, 并寻找致危因子。结果表明: 峨眉黄连从种子萌发至自然死亡, 其生活史可分为4个时期, 寿命长达15年以上。峨眉黄连行有性繁殖, 无侧生无性繁殖枝; 顶生芽是一个混合芽, 由侧生花序和1个定芽组成; 花的各部分均发育正常, 花瓣原基和雄蕊原基同源; 花粉粒直径16–24 μm, 有刺状雕纹。种子腹面有窄翼状突起, 胚后熟, 翌年萌发。海拔1 100–1 700 m的阴湿岩壁是其最适生长环境, 降雨量、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对其生存与分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6.
岩黄连引种栽培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岩黄连 ( 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为石山特有的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 ,局限分布裸露石山 ,生于石缝、石穴 ,资源稀少且濒于枯竭。通过近四年的引种栽培研究 ,表明其对丘陵区酸性土壤亦有较强的适应性 ,能正常生长发育 ,种子发芽率可达 4 0 %~ 50 % ,药材产量 (干品 ) 90 0~ 12 0 0 kg/hm2 。报道了其生物学特性和主要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不同库存时间新鲜冰冻血浆中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有机农药中毒时,合理选择使用不同库存时间的新鲜冰冻血浆.方法:按《输血技术操作规程》留取新鲜冰冻血浆标本,分为5组,分别于当日、库存3、6、9、12个月测定其胆碱酯酶活性。结果:库存6个月之内新鲜冰冻血浆中胆碱酯酶活性无显著降低,而库存6个月之后新鲜冰冻血浆中胆碱酯酶活性降低较为显著。结论:治疗急性有机农药中毒的病人,应选择库存6个月,最好是3个月之内的新鲜冰冻血浆。  相似文献   
48.
经调查,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药用植物143科574种。其中蕨类植物27科41种,裸子植物5科8种,单子叶植物16科66种,双子叶植物95科459种。对其中珍稀和较珍贵以及民间常用的18种药材作了重点介绍,并提出合理性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49.
岩黄连茎基腐病的分离鉴定及防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何金祥 《广西植物》2003,23(5):473-475
对引起药用植物岩黄莲茎基部腐烂的病原进行分离 ,获得纯的活体病原 ,然后进行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确定致病病原。根据病原形态 ,初步鉴定为 :无性态属于半知菌类葡萄孢属 (Botrytissp.) ,有性态属于子囊菌门葡萄核盘菌属 (Botrytinia sp.)。并提出岩黄连人工栽培中该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0.
摘要 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联合聚普瑞锌颗粒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GAS)、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5月12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聚普瑞锌颗粒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黄连温胆汤治疗。评估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症状疗效和胃镜疗效,检测血清GAS、5-HT水平,随访6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计分及总分均明显降低,而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胃镜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GAS、5-HT水平明显升高,而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联合聚普瑞锌颗粒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可有效提升疗效,调节胃肠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