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a)导管分子穿孔板的类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灯台树茎次生木质部离折材料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其导管分子穿孔板有梯状穿孔和单穿孔板2种类型,并且其单穿孔板的穿孔外展。具不同类型穿孔板的导管分子有4种类型,即两端均为梯状穿孔板的导管; 端是梯关穿孔板,另一端是单穿孔板的导管分子;一端有2个单穿孔板,另一端是梯状穿孔板的导管分子;两端均为单穿孔板的导管分子。  相似文献   
32.
紫外线辐照聚苯乙烯微孔板用于酶免疫测定的研究与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重组人钙调素(rhCaM)、亲环素(rhCyP)、心磷脂和双链DNA(dsDNA)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针对上述4种抗原自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对聚苯乙烯微孔板(PS)紫外线(UV)辐照前后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PS板经UV-辐照后,可显著改善酶免疫分析的测定效果,自身抗体的测定敏感度和重复性均有显著提高.原子力学显微镜(AFM)表征结果则提供了改善酶免疫分析的直接证据,抗原分子均匀平铺于UV-辐照的PS基底表面,而未经辐照的PS板则抗原分子的吸附率低,且分布不均并有成团聚集现象.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PS板经UV-辐照后,基底表面发生了氧化并引入了含氧的活性基团,O/C元素比较辐照前提高了6.9倍,改善了对抗原生物分子的亲水和化学反应性能,此亦即UV-辐照PS板改善对抗原分子固定效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3.
薛俊增  吴惠仙 《生态学报》2002,22(12):2091-2095
研究蟹板茗荷在三疣梭子蟹鳃及口肢上的定向、附着和种群特征 ,结果显示蟹板茗荷主要附着在三疣梭子蟹鳃的腹面 ,占 67.86% ,以在第五对鳃上的附着量最大。位于鳃腹面的蟹板茗荷主要以 0°方式定向 ,鳃背面的蟹板茗荷则主要以± 90°方式定向 ,鳃室壁上的蟹板茗荷主要以 0°方式定向。蟹板茗荷在不同的附着部位形态上有差异 ,口肢上的个体柄短、壳板厚而硬 ,鳃室里的柄长、壳板薄而软。附着于三疣梭子蟹鳃及口肢上的蟹板茗荷 ,其种群年龄结构和数量组成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34.
血细胞计数板是微生物数量测定实验所使用的特制载玻片。通常做细菌、酵母菌等数量测定实验时,先是让学生在显微镜下找到血细胞计数板上的方格网及其计数室,认识计数室的构造,之后再进行加样、计数等实验步骤。然而在实验中发现,由于构成方格网的线条加工的非常细而浅,且无色透明。  相似文献   
35.
视觉在昆虫飞行、识别寄主和配偶,及寻找产卵位点等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视叶是昆虫脑内视觉中枢,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和神经元构成模式,并在接受整合视觉信息方面起重要作用,但具体的视觉神经回路及机制尚未被阐明。本文系统综述了视叶解剖结构类型及神经元构成、及在颜色识别、偏振光检测和运动检测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视叶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深入开展基于视觉的昆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机制及害虫行为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
内皮细胞-血小板血栓体外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皮细胞培养技术、荧光显微技术和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内皮细胞-血小板血栓体外动力学模型及其计算机定量分析系统。通过锥板血流模拟装置(Cone-PlateSystem)结合光-色素法在体外产生血小板血栓,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分析了不同剪切应力作用下,内皮细胞的形态变化及血小板吸附情况,定量分析血小板和内皮细胞之间相互作用。该实验模型及其定量分析系统的建立,为深入研究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一套在细胞及分子层次作用机理的研究方法,并可进行微量、快速、动态的抗血栓药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37.
38.
39.
40.
为提高鲍鱼培苗的成活率,对分离自广东汕尾一养殖场鲍苗掉板池中(包括水、藻膜和变白鲍苗)的、经回归感染试验证明为致病菌的菌株进行了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API鉴定表明,这些致病菌株由Vibrio alginolyticus,Vibrio cholerae,Vibrio parahaem olyticus等组成,其中弧菌17株,约占总分离菌株的50%,而溶藻弧菌则为弧菌的优势菌株,有11株,约占弧菌总数的70%。药敏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菌株对链霉素、红霉素和庆大霉素敏感;相反,四环素和新生霉素则对它们没有作用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