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54篇
  免费   2663篇
  国内免费   9198篇
  2024年   224篇
  2023年   758篇
  2022年   942篇
  2021年   943篇
  2020年   964篇
  2019年   948篇
  2018年   796篇
  2017年   925篇
  2016年   1001篇
  2015年   1104篇
  2014年   1751篇
  2013年   1343篇
  2012年   1569篇
  2011年   1792篇
  2010年   1627篇
  2009年   1783篇
  2008年   2197篇
  2007年   1637篇
  2006年   1388篇
  2005年   1443篇
  2004年   1468篇
  2003年   1324篇
  2002年   1214篇
  2001年   1190篇
  2000年   904篇
  1999年   828篇
  1998年   634篇
  1997年   644篇
  1996年   684篇
  1995年   563篇
  1994年   690篇
  1993年   513篇
  1992年   548篇
  1991年   463篇
  1990年   413篇
  1989年   378篇
  1988年   203篇
  1987年   136篇
  1986年   90篇
  1985年   179篇
  1984年   61篇
  1983年   64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2篇
  1950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1.
白刺珠心组织及其营养功能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刺具厚珠心,珠心组织发达。原胚期,根据超微结构特征,珠心组织大体可区分为三层:外围不活跃细胞层、特化细胞层和胚囊外围解体细胞层。珠心细胞解体时,细胞壁首先以微纤丝状态分散,原生质不同程度破坏,并累积脂滴。近胚囊壁降解后,珠心细胞即成为开放细胞,原生质团游离到胚囊周围。胚囊壁在珠孔区和合点区间断,因之,珠心细胞的游离原生质团可直接迁入胚囊内。在胚囊壁和中央细胞质膜之间存在明显间隙区域,其中有大量壁旁体存在,是珠心细胞降解物质进入胚囊的另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2.
用图像分析与多元统计研究伴刀豆蛋白A(ConA)与活巨噬细胞膜受体结合时膜变形性随作用时间和ConA浓度的定量变化。结果表明膜面积增大,增大速率与ConA速度呈正相关。ConA浓度加大,膜园形系数减小,变形性增加,此等变化反应了细胞的活化。  相似文献   
113.
114.
115.
抗人CD8单抗κ轻链可变区基因的克隆和序列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OK T8杂交瘤细胞株从American typecuhure collection(ATCC)获得,产生抗人CD8分子的单克隆抗体IgG2a(γ2a,κ),为了对这一鼠源性单抗进行基因工程改造,我们首先克隆了该单抗的κ轻链可变区基因,并测定了其碱基序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通过计算机查找并分析了已发表的几十株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基因序列,经比较其5’端保守序列和J区序列,设计了一对DNA引物:GTGAATTCATGGACATCCAGATGACCCA-  相似文献   
116.
测定了烷基硫酸钠(CnH_(2n+1)SO_4Na;记为CnS;n=8,10,12)和溴化十烷基三甲铵C_(10)H_(21)(CH_3)Br;记为C_(10)NM_3)对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记为C.K.)的活力,以及在它们中变性后复活能力的影响。CnS对C.K.的变性效率随n的增加而增加,变性效率的对数和n之间有线性关系;CnS水C.K.的变性能力远大于C_(10)NM_3;C.K.被C_(10)NM_3变性以后,其复性能力(稀释时恢复活力的程度远大于C.K.被CnS变性后活力的恢复能力。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C_(10)NM_3带正电,而CnS带负电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7.
原位椭圆偏振术研究牛血清清蛋白在固/液界面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位椭圆偏振术系统研究了硅片表面因素及缓冲液环境因素对牛血清清蛋白在固/液界面吸附的影响。在生理条件下,疏水表面与亲水表面相比BSA吸附量较大。随着硅片表面电荷密度增加,BSA吸附量增加。BSA吸附量当体溶液pH值等于BSA等电点时达到最大。而随着体溶液离子强度增加,BSA吸附量亦上升。实验结果提示:除了熵驱动作用之外,硅片表面与BSA分子及BSA分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在BSA吸附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8.
119.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