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8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64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The apelin/apelin receptor (APJ, apelin-angiotensin receptor-like 1) system is a newly deorphanized 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system. Both apelin and APJ that are important regulatory factors are expressed in the cardio- vascular system. Our previous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apelin-13 significantly stimulated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VSMC) proliferation. In this paper, our data sug- gested that the Jagged-l/Notch3 signaling transduction pathway is involved in apelin-13-induced VSMC prolifer- ation by promoting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 D1.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pelin-13 stimulates the proliferation of VSMC and the expression of Jagged-1 and Notch3 in con- centration- and time-dependent manners. The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Jagged-1 and Notch3 induced by apelin-13 could be abolished by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ERK) blockade. PD98059 (ERK inhibitor) can inhibit the activation of Jagged-I/Notch3 induced by apelin- 13. Down-regulation of Notch3 using small interfering RNA inhibits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 DI and prevents apelin- 13-induced VSMC proliferation. In conclusion, Jagged-I/ Notch3 signaling transduction pathway is involved in VSMC proliferation induced by apelin-13.  相似文献   
82.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 is a serious fiver problem in western countries. Our previous study has demonstrated that vitamin C plays a protective role in ALD. The vitamin C homeostasis is tightly regulated by sodium-dependent vitamin C transporters (SVCTs) 1 and 2. But the role of two SVCTs in ALD is less understood. In this study, we exam- ined th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two SVCTs in mice after alcohol consumption. Ou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lcohol con- sumption obviously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two SVCTs in liver and SVCT1 in kidney and intestine, which is important for vitamin C absorption. Vitamin C supplement increased the sera vitamin C content and ameliorated the symptom of ALD. Intestinal absorption and renal re-absorption mediated by SVCTI are key factors to increase the sera vitamin C content after alcohol consumption. We proposed that both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low vitamin C concentration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SVCTs, and the protective role of vitamin C is mediated by suppressing the stability o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loL. Thus, our study is significant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vitamin C homeostasis in ALD and for better use of other antioxidants in ALD therapy.  相似文献   
83.
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存在着一定量的神经干细胞,其具有两大关键能力;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由于由脑血流的缺失或减少引起的脑动脉闭塞,进而导致脑组织梗死的脑血管疾病。虽然对于脑损伤的药物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以干细胞为基础的治疗方法仍成为了研究热点。无论是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还是外源性神经干细胞移植均可在脑损伤后向远端损伤区迁移并分化成新的神经细胞,从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脑梗死后进行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因此在这篇综述中,我们主要探讨不同类型的干细胞对脑梗死介导的脑损伤的应用潜能,对比不同类型干细胞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优缺点。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生存蛋白(surviv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 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食管癌组织和10例手术切除的远端正常食管组织中HIF-1α、Survivin、CyclinD 1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癌组织中HIF-1α、Survivin、CyclinD 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与肿瘤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级相关(P〈0.05),HIF-1α与CyclinD 1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HIF-1α、Survivin、CyclinD 1的蛋白的表达有助于判断食管癌的恶性程度以及推断其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C57小鼠ASCs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探讨其成脂成骨诱导分化能力.方法:无菌条件下切取C57小鼠腹股沟处脂肪组织,0.25%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ASCs,37℃,5%CO2饱和湿度孵箱培养,细胞融合达80%时消化传代.观察其细胞形态;MTT比色法测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取第2代细胞行成骨及成脂诱导培养,3周后分别茜素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鉴定.结果:从C57小鼠脂肪组织中分离获取的ASCs呈长梭形,成纤维细胞样.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证明ASCs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CD29、CD44、CD90阳性表达,CD31、CD34、CD45阴性表达;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阳性,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阳性.结论:本试验分离培养的细胞为ASCs,具有确切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不同胁迫条件对虎杖叶愈伤组织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低温、热休克、紫外辐射、高盐、真菌诱激子、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J)处理虎杖叶愈伤组织,HPLC测定其中白藜芦醇的含量。结果:经过低温、紫外辐射、真菌诱激子、SA处理,白藜芦醇含量分别提高38%、20%、24%和18%(P<0.01),而热休克、NaCl高盐和MJ处理后,白藜芦醇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适当的胁迫条件能促进虎杖叶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的合成。  相似文献   
87.
本研究利用差异显示技术检测经低温处理的小麦品种"石新828"及对照材料中的mRNA,获得2条差异片段序列。经Blast比对后,发现其中一条长为293bp的差异片段序列与小麦的一个冷调蛋白基因的mRNA(GenBank:AB097412.1)同源性为99%。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属于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家族,命名为wpebp。经荧光定量PCR分析,wpebp基因的表达量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增长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该基因与小麦的抗寒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高血压患者乳腺癌手术全麻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Ⅰ、Ⅱ、Ⅲ组,n=30。Ⅰ组给予芬太尼2~5μg/kg,Ⅱ组给予地佐辛0.2~0.3 mg/kg,Ⅲ组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h)10 min后给予地佐辛0.2~0.3 mg/kg,三组患者均常规行全麻诱导。记录围插管期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测定T0、T1、T2、T3时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同时记录患者拔管即刻、拔管后1 min的MAP、HR及术中给予的心血管活性药物的总剂量等情况。结果:Ⅰ组患者MAP、HR在T1、T2、T5时刻的数值及围插管期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变化分别与其前一时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两组围插管期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虽然都有波动,但与前一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高血压患者乳腺癌手术全麻诱导不仅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患者术后对疼痛的敏感性,而且对患者术后意识、呼吸等恢复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9.
紫杉醇是一种四环二萜酰胺类化合物,是从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中提取分离出来的次生代谢物,是世界公认广谱、活性强的天然抗癌新药。但直接从植物中提取紫杉醇的传统生产方式,不仅产量低,且会对野生红豆杉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同时紫杉醇的化学全合成也由于其结构复杂而不具备商业价值。与之相反,细胞培养技术具有受外界影响少、生产成本低、次生代谢产物多、细胞生长周期短的优势,是目前最具前景的紫杉醇生产方式。近年来随着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紫杉醇无论在生理代谢调控、关键基因挖掘,还是新药物制剂与剂型及其类似物的开发和运用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但要建立紫杉醇商业化高产体系,还必须和前人的研究经验相结合。该文对红豆杉高产悬浮细胞系建立及其紫杉醇诱导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前人对红豆杉属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相关的外植体、培养基、激素、培养条件、褐化等问题的研究,以及从代谢调节、培养方式、基因工程等多方面提高紫杉醇含量的最新进展,最后总结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并对今后通过多种组合方式来提高紫杉醇含量的生产途径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红豆杉组织培养技术的进步,为药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生产指导。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价长春西汀联合石杉碱甲片用于老年血管性痴呆症的疗效及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抗凋亡因子(L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98例老年血管性痴呆症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47),对照组采用长春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石杉碱甲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哈金斯基(Hachiaski)缺血量表(HIS),HIF-1α、Livin和VEGF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MSE、HIS评分,HIF-1α、Livin和VEGF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Livin和VEG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HIS评分、HIF-1α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研究组以上指标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石杉碱甲片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症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调节HIF-1α、Livin及VEGF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