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8 毫秒
61.
目的观察吞咽训练加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呛咳功能的影响,探讨吞咽训练加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的吞咽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选择2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训练加低频电刺激治疗,并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一口量为评定指标,对治疗前,治疗3周进行吞咽功能评定,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吞咽训练加低频电刺激治疗3周后患者的吞咽功能明显改善,饮水试验恢复正常率达35%,饮水一口量增加率为60%,康复治疗干预后的有效率显著高于治疗干预前(P0.05)。结论吞咽训练加低频电刺激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究术前适应性行为训练配合术后核心肌群训练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手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22年6月期间60例拟行PKP术的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及观察组(n=30),对照组术前不进行适应性行为训练,术后行传统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术前适应性行为训练配合术后核心肌群训练,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视觉评分量表(VAS),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前缘高度(AH)、后缘高度(PH)、AH/PH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周、2周的疼痛视觉评分量表(VAS)评分更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2周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对比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4周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3.33%、2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OVCF患者应用术前适应性训练联...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强化间歇训练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肺耐力及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34名稳定期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名,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其中试验组同时结合间歇运动训练治疗,训练周期12周,前2周为适应性训练,采用功率自行车和30%~50% HRmax强度进行训练,每周训练3次,每次运动20~30 min;后10周采用强化间歇训练,采用功率自行车和运动靶心率=80%~90% HRmax强度训练,训练时间30~40 min,每周训练3次;采用6 min步行距离和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与试验前比较,12周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6 min步行距离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的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均出现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后,试验组6 min步行距离、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改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化间歇训练可以作为慢性心衰患者心肺耐力提高和自主神经功能改善的康复手段,比单一的药物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4.
为了探讨有氧运动训练和摄食对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力竭运动后代谢特征的影响,在(25±0.5)℃条件下,将120尾实验鱼[体重(21.35±0.05)g,体长(10.21±0.03)cm]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1、2和4 BL/s(体长/秒,body length/s)训练组,分别放置于不同流速下处理8周。随后测定各实验组心脏和鳃指数以及禁食或摄食(轻度麻醉灌喂体重1.5%的饵料)状态下的力竭运动后过量耗氧。结果发现:4 BL/s训练组的心脏和鳃指数都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 < 0.05);无论摄食与否,3个训练组运动前代谢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而各实验组过量耗氧均没有显著差异;在禁食状态下,仅4 BL/s训练组的运动代谢峰值和代谢率增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摄食状态下,3个训练组的运动代谢峰值和代谢率增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05)。与禁食组相比,摄食导致各处理组的运动前代谢率显著上升(P < 0.001),但对运动代谢峰值没有显著影响;另外,摄食对照组代谢率增量和力竭运动后过量耗氧显著低于禁食对照组(P < 0.05)。研究表明:(1)有氧运动训练显著提高了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有氧代谢能力,这可能与其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的改善有关;(2)力竭运动能够诱导出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最大有氧代谢率;(3)摄食削弱了中华倒刺鲃幼鱼无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高脂饲养至青春期的大鼠对电击回避反应和海马CA3区实时局部场电位变化。方法:断乳1周幼鼠改用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分别喂养4周至青春期,分为基础饲料组(BF组)和高脂饲料组(HFD组),Y型迷宫电击回避训练方法,记录2组大鼠电击回避达学会标准的相关参数,同时无线遥测大鼠达标时海马CA3区实时局部场电位。结果:与BF组大鼠比较,HFD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Y型迷宫电击回避训练1~2 d大鼠达标百分率、电击回避达标各项指标均略优于BF组;双侧海马CA3区局部场电位节律出现去同步化快波改变,右侧海马CA3区出现了θ波和γ 1波百分比的同步性增加,但无θ~γ 1波相位-振幅耦合出现。结论:幼年期短期高脂饮食至青春期的大鼠,尽管体重较基础饲料大鼠增加,但未见Y型迷宫电击回避反应能力和海马依赖性空间认知功能的减退。  相似文献   
66.
目的:深入观察耐力训练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致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白介素18(IL-18)和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探讨运动防治AS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ApoE-/-小鼠20只:随机分为2组(n=10):AS模型组(AC组)和运动干预组(AE组),AE组进行跑台耐力训练;选取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CC组)。实验持续12周,取主动脉制作冰冻切片,分别用于观察主动脉AS斑块和病理变化以及主动脉IL-18、IL-10蛋白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8、IL-10水平。结果:①12周高脂膳食致ApoE-/-小鼠发生典型的AS病变,耐力训练使AS斑块面积显著减少(P<0.01),病变程度显著减轻。②与CC组比较,AC组、AE组小鼠血清IL-18和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且AC组IL-18/IL-10比值显著升高(P<0.01)。AE组血清IL-18水平及IL-18/IL-10比值均显著低于AC组(P<0.01)。③与CC组比较,AC组、AE组小鼠主动脉IL-10和IL-18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AE组IL-10表达显著高于AC组(P<0.05),IL-18表达显著低于AC组(P<0.05)。结论:耐力训练通过降低血液和主动脉IL-18及提高IL-10水平,增强了主动脉血管抗炎能力,从而发挥抗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葛素梅 《蛇志》2022,(1):102-105
目的 探讨渐进式平衡训练对脑外伤术后平衡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康复训练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取渐进式平衡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姿势控制能力、生活能力(BI)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8.
新生期惊厥活动可造成严重的神经后遗症,如成年期大脑对惊厥的易感和易损性提高,严重者产生认知功能损害.对发育期惊厥性脑损伤远期预后的研究,尤其是分子机制及其干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探讨了新生期大鼠单次长程或反复惊厥对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突触后致密物质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表达的远期影响及运动训练的干预作用.生后6天(P6)的SD大鼠随机分成单次长程惊厥组(SS)、反复惊厥组(RS)和对照组,每组12只.3组大鼠分别于P27~P31、P58~P61、P80~P82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功能.P51~P56对SS组和RS组进行踏转轮训练.最后脑组织切片观察CaMKⅡmRNA在海马的表达.结果显示,第一次Morris水迷宫测试RS组第1天~第4天潜伏期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次水迷宫RS组第1天~第2天的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仍显著延长,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三次测试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搜寻策略显示,在第一次Morris测试时RS组第3天~第4天边缘式搜寻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RS组第3天~第4天趋向式搜寻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第二次和第三次水迷宫测试3组间趋向式和直线式搜寻策略无明显差异.在记忆实验中,原平台象限游泳距离与总距离的比值,RS组第三次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RS组1~3天趋向式搜寻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CaMKⅡ原位杂交显示,各组CaMKⅡmRNA在海马均有明显表达,但是在齿状回和门区RS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表明,新生期反复长程惊厥能够对学习和记忆功能产生远期的损害,可能与海马记忆分子CaMKⅡ表达下调有关,而单次长程惊厥对学习记忆无明显影响.早期运动训练能够明显改善反复惊厥所致的学习能力损害,但对记忆能力效果仍较差.  相似文献   
69.
差巴嘎蒿灌丛土壤和根系含水量对降雨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科尔沁沙地半固定沙丘灌木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为对象,用土钻取样法和壕沟法研究了2006年生长季降雨后差巴嘎蒿周围土壤和根系含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并计算了该灌丛的水量平衡.结果表明:该灌丛在降雨后对水分有暂时存储作用;降雨结束后,灌丛主干的茎流作用使得灌丛中心位置的土壤含水量高于灌丛丛幅垂直投影1/4和3/4处的土壤含水量;雨后6 h灌丛根系含水量与灌丛中心位置的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89,P<0.01);灌丛根系含水量在雨后126 h内出现胁迫脉冲间歇反应.水量平衡计算表明,灌丛边缘外1 m处土壤蒸散量高于灌丛覆盖区的蒸散量,灌丛覆盖可降低土壤水分蒸散速率.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运动员的脑波涨落图的特征。方法:实验研究法,数理统计法,脑波涨落图技术。结果:花泳、射箭运动员的S谱线有显著的特异性。结论:运动员脑涨落图特征与运动项目的训练特点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