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4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4 毫秒
21.
韩超英 《蛇志》1993,5(1):38-40
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是研究血液及其组分流动和变形规律的科学.在国际上已有近三十年的发展史,但由于临床血液流变学的方法不标准,使得各实验室之间的资料缺乏可比性及流变学测定的可靠性。因此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于1985年专门成立了一个血液流变学专家  相似文献   
22.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尿毒症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microRNA-144和microRNA-155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MHD尿毒症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98例同期本院体检健康的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microRNA-144和microRNA-155、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血清microRNA-144、microRNA-155水平与MHD尿毒症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内膜中层厚度(IMT)值、斑块面积及血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HD尿毒症动脉粥样硬化患者IMT增厚的影响因素。将研究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液透析滤过组和血液灌流组,各49例。血液透析滤过组给予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血液灌流组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血清microRNA-144和microRNA-155、血清炎症因子水平、IMT值和斑块面积。结果:研究组血清microRNA-144、microRNA-155、IL-6、MCP-1、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结果显示,血清microRNA-144、microRNA-155均与MHD尿毒症动脉粥样硬化患者IMT值、斑块面积及IL-6、MCP-1、hs-CRP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croRNA-144、microRNA-155、IL-6、MCP-1、hs-CRP水平均是导致MHD尿毒症动脉粥样硬化患者IMT增厚的危险因素(P<0.05)。治疗后,血液灌流组血清microRNA-144和microRNA-155水平均明显低于血液透析滤过组(P<0.05),IL-6、MCP-1、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血液透析滤过组(P<0.05),IMT值和斑块面积均明显低于血液透析滤过组(P<0.05)。结论:血清microRNA-144、microRNA-155水平与IMT值、斑块面积及IL-6、MCP-1、hs-CRP水平呈正相关,均是MHD尿毒症动脉粥样硬化患者IMT增厚的危险因素。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可能与下调患者血清microRNA-144、microRNA-155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3.
摘要 目的:探讨腰背肌康复训练联合脊柱微调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功能康复、血液流变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LDH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腰背肌康复训练)和观察组(60例,腰背肌康复训练联合脊柱微调手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功能康复效果、血液流变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腰部屈曲腰部活动范围(ROM)、伸展ROM、测屈ROM和屈肌肌力、伸肌肌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躯体功能、精神健康、活力、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生理机能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背肌康复训练联合脊柱微调手法用于LDH患者干预中,可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功能康复,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4.
实验动物血及组织游离氨基酸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5.
摘要 目的:探讨心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心血瘀阻证患者心脏超声参数、脂质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的CHF心血瘀阻证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n=60)和观察组(心元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n=60)。对比两组中医疗效、心功能指标、血脂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中医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左室收缩末期容量缩小,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K、CK-MB、NT-proBNP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元胶囊治疗CHF心血瘀阻证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调节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水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6.
摘要 目的:探究气压治疗仪联合那屈肝素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栓塞(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72例剖宫产孕妇,以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联合组、常规组,各86例。常规组采用那屈肝素预治疗,联合组采用气压治疗仪联合那屈肝素治疗。比较两组DVT发生率;术前、术后5 d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术前、术后1 d、5 d大小腿腿围;术前、术后1 d、3 d、5 d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联合组DVT发生率3.49%较常规组11.63%低(P<0.05);术后5 d联合组PT、APTT、TT较常规组高,FIB较常规组低(P<0.05);术后5 d联合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较常规组低(P<0.05);术后1 d、5 d联合组大小腿腿围较常规组低(P<0.05);术后1 d、3 d、5 d联合组VAS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气压治疗仪联合那屈肝素能有效改善剖宫产产妇术后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缓解下肢肿胀,减轻术后疼痛,减少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血液疾患与细胞粘附分子阎有功,马丽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检验科,武汉)(卫生部武汉卫生检疫局,武汉430060)关键词细胞粘附分子,造血,血液疾患多细胞生物存在精细的细胞间网状结构,它与细胞相互接触、传递细胞内信息有关,这些结构称为细胞粘附分子(CA...  相似文献   
28.
本文对高原冻伤中血液循环障碍作形态计量,旨在探讨血循环障碍在冻伤过程中的变化及高原冻伤发病机理中所起的作用。实验选用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平原冻伤组、急性低氧冻伤组和低氧习服冻伤组。习服组动物于低压舱内模拟海拔6000m缺氧每日4h,连续两周。其余动物常规饲养。习服期满次日习服组与低氧组一同进入舱内模拟海拔6000m低氧4h,再行冷冻。冻后继续低氧4h。冻后48h取材。对各组动物冻后48h冻肢皮下血管的病变作图象分析。结果发现,平原组血管淤滞、血栓绝对数及其百分比均为最低,习服组最高,低氧组居中。但低氧组与平原组的血栓/淤滞百分比无明显差别。骨骼肌坏死的面积百分比习服组显著高于低氧组与平原组,而后两组间无差别。血栓/淤滞百分比与骨骼肌坏死面积百分比之间的有高度相关关系。冻融是直接引起血管内皮损伤的原发因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是造成严重的继发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9.
宗秋  李淑春 《蛇志》1996,8(1):55-56
血液粘度检验方法的评估及其临床应用宗秋,李淑春,韩桂杰黑龙江鸡西煤炭医专检验系鸡西市158100血液粘度是决定血流阻力的因素之一,是衡量血液流动性的一顶综合指标,而血液粘度本身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的流变性决定的。由于在不同病理状态下,血液粘度变化有其规律...  相似文献   
30.
阳洪  宁四海 《蛇志》1996,8(3):51-52
测定了56例美尼尔氏病患者和56例健康成人的血液流变学,结果显示美尼尔氏病患者血粘度,红细胞电泳,纤维蛋白原,血沉均高于健康人,表明美尼尔氏病与血液流变性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