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0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杨树新品种叶肉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1 个月龄的NL-80106 杨(Populusdeltoides×P. sim onii)无菌苗叶片分离得到大量原生质体,纯化后其原生质体产量为4×107/g fr.w t. 纯化的原生质体在含2,4-D 2 m g/L、NAA 0.5 m g/L和KT 0.5 m g/L的KM8p 和MS培养基中进行高密度液体浅层培养,渗透势为0.40 m ol/L的KM8p 培养基中原生质体分裂频率最高. 培养第5 天观察到第一次细胞分裂,培养10 d 的分裂频率为4.5% ,12 周内可形成大量的细胞团和小愈伤组织. NL-80106杨叶肉原生质体在富含有机氮并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具有较高的分裂频率和植板率.小愈伤组织在gelrite 固化的NLZ1 培养基上增殖生长,3 周后形成4—6 m m 结构紧密的鲜红色愈伤组织,转至NLF分化培养基,分化成苗率为100% . 待芽伸长到3 cm 时,从基部切下转至1/2 MS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72.
苹果叶片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帝国、自由、富士、嘎拉、金冠、乔纳金、Jonasty、红乔纳金、解放、皇家嘎拉10个苹果品种的试管苗、切取叶块作离体培养试验。枝条的再生程序是:0.05cm^2大小的叶块,在再生培养基上,黑暗下培养两周时间,首先从叶切块基部的中脉处形成愈伤组织,然后是侧脉和其它部分陆续形成愈伤组织;经两击黑暗处理后,再在光照下培养约两周时间,就能从愈伤组织上开始生出枝条。再生能力的大小受品种基因型所左右,Jon  相似文献   
73.
双色花叶芋(Caladium bieolor)和亮白花叶芋(C.hortulanum)的叶及花序外植体在加有2,4-D 和激动素或只加有2,4-D 的培养基上产生了愈伤组织,它们在转移到无激素或含激动素和低浓度生长素的培养基上以后分化出大量胚状体,并进一步长成小植株。本工作为花叶芋的快速繁殖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74.
徐悦  曹英萍  王玉  付春祥 《植物学报》1983,54(4):515-521
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侵染植物后可诱导植物产生毛状根。菠菜(Spinacia oleracea)是常见的食用蔬菜, 目前尚未见菠菜毛状根的研究报道。经筛选得到适合诱导菠菜毛状根的发根农杆菌菌株LBA9402, LBA9402侵染菠菜外植体茎后, 毛状根的诱导率最高可达16%。菠菜毛状根呈白色, 具有丰富的根毛, 能在无外源激素的固体培养基上快速增殖生长。通过诱导菠菜毛状根产生愈伤组织并进行分化, 获得了菠菜毛状根的再生植株, 再生率为8%。此外, LBA9402可将含有Ri质粒的T-DNA和携带外源GFP基因的Ti质粒T-DNA共同导入外植体中。PCR检测和荧光显微观察结果显示, rolB及GFP基因在菠菜毛状根基因组中稳定表达, 共转化频率为50%。  相似文献   
75.
76.
贺竹梅  杨貌仙   《广西植物》1991,(4):316-323+396
本文详细报道了从秃杉(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离体胚诱导不定芽、不定根及从无菌苗茎端培养再生植株的过程。诱导不定芽要求较低的蔗糖浓度(以3%最好);同时BA是必须的,在附加0.1—3 mg/1 BA的White培养基上,从离体胚的子叶或胚轴上诱导了不定芽的发生(以1 mg/1最好);NAA与BA结合使用,对不定芽诱导无促进作用;适当提高光照有利于不定芽的诱导。在诱导不定芽的同时,在子叶表面还观察到有许多无结构的“不定突起”。不定芽起源于子叶表皮下1—2层细胞。IBA对诱导离体胚上产生不定根效果较好。在有或无生长素的培养基上,从生长1月龄的无菌苗茎端培养获得了不定根的产生,在加有细胞分裂索的培养基上,从无菌苗上产生了腋芽。  相似文献   
77.
秃杉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贺竹梅  杨貌仙 《广西植物》1991,11(4):316-323
  相似文献   
78.
蓝藻球形体的分离,培养及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渗溶液中,用0.05%溶菌酶和2—5mmol·1~(-1)EDTA 处理蓝藻柱孢鱼腥藻、多变鱼腥藻和组囊藻细胞。5—8h 后,70—90%的细胞转为对渗透压敏感的球形体(Spheroplast),又称原生质球。研究了藻的不同培养条件对球形体形成率的影响。测定了 EDTA 处理藻纽胞后外膜脂多糖的释放量。在高渗溶液中,藻细胞和经酶处理获得的球形体的光合放氧活性明显下降,固氮种类的固氮活性失去。饲养层法、固体混合法和含有0.5mg·1~(-1)BA 的液体悬滴培养的柱孢鱼腥藻的球形体,9天后出现再生藻落;在固体混合法培养中获得了组囊藻球形体的再生藻落。在第4天的悬滴培养物中,可以看到球形体发生第一次细胞分裂。再生藻细胞和酶处理物中残留细胞的抗溶菌酶特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79.
在甜菜组织培养中,获得体细胞胚状体的报道极少,而且频率很低。同样,从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也较困难。迄今为止,成功地获得再生植株的报道并不多。本文报道的是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以及少量胚胎发生。试验所用材料为哈尔滨甜菜研究所提供的糖用甜菜(Beta vulgaris)“双丰8号”,选取直径约2mm的幼果,经消毒后用解剖针将幼胚挑出,置于各种组合的培养基上。培养  相似文献   
80.
灿稻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