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表达SARS-CoV的S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分析,用PCR方法扩增S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ET-F32a+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应用Western—blot鉴定表达的目的蛋白,而后以该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包被酶联卡反来检测20份SARS病人血清和28份健康人血清,结果原核表达的S蛋白能够和所用的SARS病人血清反应。这提示表达的S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将变性纯化的重组蛋白和复性蛋白分别皮下免疫小鼠,第三次免疫一周后收集抗血清,用ELISA测定抗体和同时测定中和抗体活性。用变性的抗原免疫的小鼠血清均无中和活性;而用复性的蛋白免疫的小鼠产生了中和抗体。实验表明,S蛋白受体结合区无线性中和表位,中和抗体的产生是由构象表位诱导的。提示该蛋白有可能应用于亚单位疫苗的研究。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鲨鱼软骨提取物(SCE)对MCF-7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并进一步研究在此过程中BCL-2和Caspase-3的表达.方法将不同浓度的SCE作用于MCF-7细胞,观察其作用的时间效应及剂量效应;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DNA含量的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在此过程中BCL-2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SCE 能抑制MCF-7细胞生长,在一定剂量和时间范围内引起细胞凋亡,并显示剂量和时间效应, 在此过程中BCL-2蛋白表达减弱.结论 SCE 能明显抑制MCF-7细胞体外生长,并可诱导MCF-7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3.
磁疗治疗骨关节病56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肖宁 《生物磁学》2004,4(3):44-45
骨关节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近两年采用磁疗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4.
从限氨固氮培养基中培养的缺失nif H的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 Lipmann)突变种DJ54中,分离纯化出部分纯的缺失FeMoco的钼铁蛋白(△nifH Av1).用相同纯化方法分别从DJ35和UW45突变种中纯化的△nifE Av1和NifB- Av1的纯度明显高于△nifH Av1的纯度.在合适的结晶条件下,可得到这三种蛋白的深棕色短斜四棱柱晶体.△nifH Av1与NifB- Av1一样,晶体形成所需的时间比△nifE Av1的长.而它结晶所需的沉淀剂和缓冲液最适浓度则与△nifE Av1的相同.SDS-PAGE鉴定表明,结晶的△nifH Av1与OP Av1的组成相似.这表明,在△nifH Av1溶液中形成的晶体可能就是该蛋白质的晶体.  相似文献   
75.
木兰突细蛾Gibbovalvaurbana(Meyrick)为木兰科植物叶部的重要害虫之一。在广州年发生 8代 ,世代重叠 ,以蛹越冬。翌年 2月下旬、3月上旬成虫羽化、交配、产卵。幼虫孵化后潜入叶表皮取食叶肉组织造成叶枯黄凋落。用 5 0 %久效磷乳油、5 0 %甲胺磷乳油、40 %氧化乐果乳油常规喷雾有良好防治效果。幼虫期、蛹期主要天敌有姬小蜂科 2种。蛹期还有一种病菌感染。  相似文献   
76.
从限氨固氮培养基中培养的缺失nifH的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vinelandiiLipmann)突变种DJ54中,分离纯化出部分纯的缺失FeMoco的钼铁蛋白(ΔnifHAv1)。用相同纯化方法分别从DJ35和UW45突变种中纯化的ΔnifEAv1和NifB-Av1的纯度明显高于ΔnifHAv1的纯度。在合适的结晶条件下,可得到这三种蛋白的深棕色短斜四棱柱晶体。ΔnifHAv1与NifB-Av1一样,晶体形成所需的时间比ΔnifEAv1的长。而它结晶所需的沉淀剂和缓冲液最适浓度则与ΔnifEAv1的相同。SDS-PAGE鉴定表明,结晶的ΔnifHAv1与OPAv1的组成相似。这表明,在ΔnifHAv1溶液中形成的晶体可能就是该蛋白质的晶体。  相似文献   
77.
The genus Acricotopus Kieffer including three species from China is reviewed.Acricotopus lucens (Zetterstedt) is reexamined. Two species A. simplex sp. nov. and A.zhalingensis sp. nov. are described as male imagines. Acricotopus simplex sp. nov. was collected from Xizang, Sichuan and Qinghai Provinces; the species differs from others of the genus by the absence of hind tibial comb, temporal and clypeal seta. Acricotopus zhalingensis sp. nov. was collected from Qinghai Province; the species is recognized by a combination of characters: the larger body size; the clypeus without setae; anal lobe strongly produced, nearly hemispherical shape; inferior volsella triangular, strongly sclerotized; gonostylus with 13 very long setae. A key to the world males of the genus is presented. The generic diagnosis is emended.All the type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are deposited in Department of Biology, Nankai University,China (BDN).  相似文献   
78.
三突花蛛捕食速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文华  鲁敏  陈建 《蛛形学报》2004,13(1):33-39
本文研究了三突花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在不同条件下对果蝇的捕食速度.结果表明,蜘蛛的捕食速度与蜘蛛的步足长度、身体长度无关,而与性别、温度、饥饿程度有显著关系.25 ℃为三突花蛛捕食的最适温度,14 ℃和34 ℃即温度过低或过高时,它的捕食速度显著减慢;三突花蛛在饥饿3~4 d时的捕食速度最快;雄蛛的捕食速度显著大于雌蛛.蜘蛛的共存,如雌蛛-雌蛛、雄蛛-雄蛛、雌蛛-雄蛛共存,对捕食的速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2雄蛛共存时,各自的捕食速度显著减慢;2雌蛛共存时,各自的捕食速度变化不显著;1雌蛛1雄蛛共存时,雌蛛的捕食速度降低不显著,而雄蛛的捕食速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9.
中国大鲵机械感受器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国华  程红  付宏兰  马淑芳  白焕红 《动物学报》2001,47(5):587-592,T001
首次以透射电镜研究了大鲵成体(实验材料共两条)皮肤侧线器官中机械受器即表面神经丘和陷器官的超微结构,并在这两种感受器官之间进行了比较。它们都由三种细胞组成:周围的套细胞,底部的支持细胞以及中央的感觉细胞;且感觉细胞的游离面均有一根动纤毛和几十根静纤毛。但这两种器官在大小、各种细胞的数量、形状和排列上下不同,尤其是表面神经丘感觉细胞游离面纤毛具有双向极性,而陷器官体现为多向极性;表面神经丘的突触球集中分布于一个特殊的感觉细胞,而陷器官的每个感觉细胞基部都有一个突触球。  相似文献   
80.
豆突眼长蝽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恒温条件下 ,观察了不同温度对豆突眼长蝽ChauliopsfallaxScott生长发育的影响 ,用直接最优法和直线回归法分析数据 ,结果表明直接最优法能较好地反应实际情况。卵、1~ 5龄若虫和整个若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7 98℃ ,7 1 6℃ ,6 5 3℃ ,8 81℃ ,6 75℃ ,8 2 7℃和 7 5 0℃ ,有效积温分别为85 8,60 8,5 2 0 ,71 4,1 0 1 5 ,66 3和 3 5 3 0日·度 ,发育速率最大时的温度分别为 3 4 84℃ ,3 4 48℃ ,3 4 1 6℃ ,3 4 1 2℃ ,3 4 75℃ ,3 5 1 1℃和 3 3 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