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5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25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21.
摘要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白细胞衍生趋化因子2(LECT2)水平的临床意义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2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绝经后健康女性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LECT2水平,并分析血清LECT2水平与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BMD)及骨代谢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ECT2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LECT2、骨钙素(OC)、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 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显著高于对照组,腰椎和股骨颈BM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LECT2水平与OC、PINP、S-CTX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腰椎和股骨颈BMD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ECT2、OC、PINP、S-CTX联合检验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预测价值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6,大于各单一指标预测。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血清LECT2水平升高,其水平与骨代谢指标OC、PINP、S-CTX水平呈正相关,与腰椎BMD和股骨颈BMD呈负相关,血清LECT2联合OC、PINP、S-CTX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2.
摘要 目的:探讨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开颅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和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2年5月期间在本院行开颅手术的120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输血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异体输血组(n=58,异体输血)和自体输血组(n=62,自体输血),观察两组临床指标、细胞免疫功能、凝血功能、神经损伤标志物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输血量、输注含凝血成分血制品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输血组出院时CD3+、CD4+、CD4+/CD8+高于异体输血组,CD8+低于异体输血组(P<0.05)。两组出院时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体输血组出院时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低于异体输血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自体输血用于TBI开颅手术患者,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同时还可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  相似文献   
23.
利用改进的kar交配法,将一个含有340kb人基因组DNA的YAC片段的供体酵母菌株YAC23与受体菌株YLB504进行交配,以选择平板对所形成的候选YAC导入菌进行筛选。经PCR分析,候选YAC导入菌在404bp处有一个扩增带,即具有受体菌株的交配型(MAT α)。进一步用脉冲电泳进行核型鉴定,证实YACs己成功地进入受体,实现了YACs从一个宿主到另一个宿主之间的转移。  相似文献   
24.
Forskolin(FSK)是一种植物二萜类化合物,为腺苷酸环化酶的特异激活剂,实验发现:FSK和作为参照的诱导分化剂维甲酸(RA)单独或联合应用均可升高胞浆蛋白激酶C(PKC)活性,并降低膜PKC活性,FSK可使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导的细胞内三磷酸肌醇(IP3-1,4,5)水平降低至对照组的44.4%至67%;FSK与RA合用可显著降低成骨样细胞特征蛋白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以上结果表明,FSK对成骨样细胞内磷脂酰肌醇信息传递体系有深刻影响,可能与其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25.
缙云山大头茶种群林窗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李旭光  何维明  董鸣 《生态学报》1997,17(5):543-548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从种群的斑块结构特征,年龄结构和静态生命表的生存分析等方面,研究了缙云山大头茶种群的林窗动态特点,结论如下:(1)在常绿阔叶林中,存在着该种群的林窗相循环更替,从而保证了种群的世代延续;(2)种群生活史中,生存与死亡,死亡密度与危险率都存在着波动起伏,种群数量动态具有不停止的振荡特点;(3)林窗初期,群种年龄结构处于稳定的平衡态,而在生活史的较长时间内,一直处于不稳  相似文献   
26.
27.
黄燮才   《广西植物》1981,(1):34-37
本文对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原植物的种类,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及资源分布的概况作了扼要介绍,附花形态特征鉴别图和分种检索表,并对开展臭牡丹原植物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8.
薄鳞鱼类化石的新发现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记述了薄鳞鱼类(leptolepids)一新属新种——罗家峡隆德鱼(Longdeichthys luojiaxiaensis gen.et sp.nov.)。它和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的另一原始真骨鱼类狼鳍鱼(Lycoptera)共生。因而,为研究真骨鱼类的演化和确定我国北方中生代含鱼岩系的时代及地层对比上,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29.
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是一种配体依赖性的转录因子,AhR信号通路在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执行与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作为一种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异常导致的炎症和以骨平衡障碍所致骨破坏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病,与AhR存在重要的关系。总结了近年来AhR信号通路与RA病理改变相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与时间窗的关系。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于2016年3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1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8,阿替普酶治疗)和研究组(n=59,阿替普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介素-6(IL-6)水平、头颅CT梗死面积,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4.75%(50/59),高于对照组的63.79%(37/58)(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MMP-9、IL-6、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24h、48h、72h的头颅CT梗死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发病72h内、发病48h内患者NIHSS评分、头颅CT梗死面积高于发病24h内,且发病72h内高于发病48h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过氧化损伤,降低细胞因子水平,且越早的时间窗内接受治疗的患者,其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面积改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