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篇
  免费   371篇
  国内免费   15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摘要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1年1月收治的AMD患者60例(96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别为对照组(n=30,46眼)和实验组(n=30,50眼),对照组给予雷珠单抗治疗,实验组给予雷珠单抗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眼部相关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VEGF、PDGF水平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3个月后眼内压(IOP)、黄斑中央区厚度(CMT)、脉络新生血管(CNV)面积低于对照组,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3个月后全血低切/中切/高切黏度、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VEGF、PD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可改善AMD临床症状,促进视力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血液流变学、血清VEGF、PD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2.
摘要 目的:回顾性对比神经内镜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7月~2021年3月期间在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治疗的83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41)和B组(n=42),A组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神经损伤指标及预后。结果:与A组相比, B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血肿清除率升高(P<0.05)。B组术后1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A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术后1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 蛋白(S100B)、髓鞘碱性蛋白(MB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低于A组(P<0.05)。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A组(P<0.05)。B组的预后良好率高于A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手术、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HICH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其中神经内镜手术在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血肿清除率,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促进患者生活能力改善,改善患者预后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3.
摘要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技术结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在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2年5月-2020年5月共31例跟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住院病人。纳入患者均使用负压引流技术结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技术。创面给予彻底清创后行封闭负压吸引引流术,待创面新鲜后以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创面。对术后皮瓣成活情况;Maryland功能评分以及BMRC感觉功能评分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术后2周时,28例皮瓣顺利成活,供区与受区伤口愈合良好,干燥、无渗出。3例术后出现皮瓣肿胀,皮瓣颜色发暗,伤口渗出较多,皮瓣边缘坏死,窦道形成等,给予切开引流、加强换药、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等治疗后,皮瓣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无创面再坏死,裂开,感染等情况出现。其中2例再次入院行皮瓣整形术。术后6个月时,Maryland功能评分:优:17例;良:11例;优良率为:90.3%。BMRC感觉功能评分:S3-S4:20例;S2:8例;S1:3例。结论: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在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中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可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4.
摘要 目的:观察胃康胶囊联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对胃肠激素、炎症反应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1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1694部队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8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胃康胶囊联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连续治疗6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6周后的胃肠激素、血清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两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CD8+ 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两组胃动素(MT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胃泌素(GAS)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两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兰索拉唑肠溶胶囊联合胃康胶囊可提高胃溃疡患者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胃肠激素、炎症反应和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5.
摘要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对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和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5月~2020年5月接诊的120例抑郁症患者,经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阿戈美拉汀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舒肝解郁胶囊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神经功能相关因子、抑郁焦虑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56/60),高于对照组的73.33%(44/60)(P<0.05)。两组治疗6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6周后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6周后S100?茁、髓磷脂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和神经功能,改善抑郁症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6.
摘要 目的:观察心脉通胶囊联合非诺贝特对饮食控制疗法效果不佳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所选病例为我院2019年5月~2021年9月期间接诊的68例饮食控制疗法效果不佳的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68例患者共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例数各为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非诺贝特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心脉通胶囊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血脂、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功能,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联合组的血清全血还原黏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管内皮素-1(ET-1)、血浆比黏度、甘油三酯(TG)、全血比黏度、总胆固醇(TC)、纤维蛋白原水平、血细胞比容水平低于对照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脉通胶囊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饮食控制疗法效果不佳的高脂血症患者,可有效控制血脂,调节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功能,应用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107.
摘要 目的:观察腰痹通胶囊与布洛芬缓释胶囊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慢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与C组(各56例),A组给予口服腰痹通胶囊 (3粒/次),3次/d,饭后服药;B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 (300 mg/次),2次/d,饭后口服;C组同时口服腰痹通胶囊和布洛芬缓释胶囊(用法同前),3组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腰椎治疗评价量表(JOA)评分、血清炎性因子和药物副作用等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研究,没有退出或脱落病例。A组的总有效率为76.79%,B组的总有效率为82.14%,C组的总有效率为96.43%,经统计学分析,AB两组之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C组与A组或B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的VAS、ODI、JOA评分在治疗前后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C组治疗后的相关评分优于其他两组(P<0.05)。C组患者治疗后的炎性因子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A组、B组(P<0.05)。A组的药物副作用最少,B组的药物副作用最多,A组和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腰痹通胶囊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慢性腰痛的疗效明显优于这两种药物单独使用,可缓解患者腰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8.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足少阳经穴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步行能力、血液流变学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8月~2022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KOA患者204例分为对照组(102例,本体感觉训练)和研究组(102例,电针足少阳经穴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疼痛症状、步行能力、血液流变学和骨代谢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评分下降,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升高,且研究组的改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双支撑相下降,步速、步长升高,且研究组的改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下降,研究组的改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升高,研究组的改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足少阳经穴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可改善KOA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步行能力,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液流变学和骨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析在有效抗炎基础上定期补充乳杆菌活菌胶囊对哺乳期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远期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于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行产后42 d检查时发现的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共120例,按照随机自愿原则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全部患者均使用红核妇洁洗液及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抗炎治疗7 d,观察组患者于第8天开始给予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每日睡前上药1粒,治疗10 d,停药后1周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并了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首次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及第6个月进行定期随诊,了解两组患者阴道炎的复发情况。且观察组患者于治疗后第3个月随诊结束后再次给予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补充上药1疗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第3个月及第6个月阴道pH值及H2O2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1周观察组患者治愈率(66.7%)显著高于对照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与对照组(8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3个月复发率(5.0%)及第6个月复发率(11.7%)均明显低于同时段对照组(30.0%,5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患者阴道pH值正常率(95.0%)与对照组(8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H2O2正常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个月及第6个月观察组患者阴道pH值正常率(90.0%,85.0%)及H2O2正常率(86.7%,81.7%)均明显高于同时段对照组(53.3%、28.3%;45.0%、2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有效抗炎治疗基础上定期给予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补充治疗,能明显提高哺乳期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治愈率,改善阴道pH值及H2O2情况,从而促进阴道微生态平衡,降低其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0.
本实验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利用高正交性的二维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分离强极性动物药多肽的方法。本文以塞隆骨水提取物为研究对象,以亲水性C18AQ制备型高效色谱柱为第一维分离柱,首先在一维分离中将目标混合物分成若干组份;然后以C18MP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柱为第二维色谱分离柱,将第一维分离后得到的组份纯化为单体化合物。本研究最终得到5个塞隆骨单体化合物,化合物纯度均超过98%。经Nano-LCESI-MS/MS鉴定和搜库分析,这些多肽的序列分别为:KTAILVKE、RGAPQDQE、LVGPGAPGR、GFAGD和KPQWHP。此研究方法速度快、效率高且重复性好,可以对类似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