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6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71.
金毛弓背蚁的巢穴结构、头宽频数分布及活动节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金毛弓背蚁Camponotus tonkinus Santschi的巢穴结构、工蚁头宽频数特征及巢外活动节律作了系统的观察和分析。发现金毛弓背蚁地下巢穴极为复杂,有纵横交错的通道系统和众多的小室,蚁后室位于巢穴底部,工蚁的头宽为连续性,范围在1.05-3.85mm,频数分布为不对称的单峰,头宽在1.4~2.Omm的个体最多,占总数的72.7%,晴朗天气里工蚁出入巢活动在上午和下午各有一个高峰,中午随温度升高金毛弓背蚁外出活动进入低谷.  相似文献   
72.
杨红珍 《蛇志》1998,10(2):67-67
我院1994~1997年对66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采用经阴道徒手旋转术纠正胎头位置,结果成功率74.2%,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6例中持续性枕横位54例,持续性枕后位12例。初产妇50例,经产妇16例。1.2徒手旋转指征(...  相似文献   
73.
竹叶精油和头香的OGC—MS—DS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阔叶箬竹,毛金竹和四季竹为代表,用SDE法和大孔树脂顶空吸附法联合收集芳香成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用(CGC/MS/DS)技术,对竹叶的精油和头香进行剖析,共检出144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22种为三种竹叶所共有,芳香成分以醛,醇,呋喃,酮类为主,C5-C8中等链长的含氧化合物占主导地位,是竹叶清香的物质基础,其中C6化合物起了关键作用,重要的C6尬发有(E)-2-乙烯醛,(Z)-3-乙烯醇,2-乙基-呋喃,己醛和己烯等。  相似文献   
74.
蒙古绣线菊(SpiraeamongolicaMaxim.)系蔷薇科绣线菊属植物,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是一种民间药。性温,味微甘,有生津止渴、治腹水的功效(青海省生物研究所等,1972)。化学成分未见报道。为探讨其入药的化学基础,我们研究了它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75.
【目的】为了确定小果叶下珠Phyllanthus microcarpus与叶下珠头细蛾Epicephala sp.之间专性互利共生系统稳定性的增强是否主要通过彼此之间相互遏制对方对自身进行过度开采。【方法】通过对小果叶下珠上共生的叶下珠头细蛾形态及生物学的研究,记述了叶下珠头细蛾专性寄生寄主植物时的行为特性及共生双方利益得失。【结果】叶下珠头细蛾在广西一年两代,成虫的羽化数量与寄主植物雌雄花总数峰值变化同步;幼虫对小果叶下珠果实的寄生率为96%,单个果实内幼虫寄生数量1,但平均每个果实内被取食的种子为56.9%,叶下珠头细蛾低龄幼虫相对较高的死亡率限制了其对寄主种子的过度取食;果实内种子的适度保留和低龄幼虫的高死亡率是小果叶下珠-叶下珠头细蛾互利共生体系维持稳定的关键因素。【结论】小果叶下珠的表型性状出现了趋异性进化,叶下珠头细蛾与不同表型的小果叶下珠均有互利共生关系。因此,对叶下珠头细蛾形态及生物学进行详细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小果叶下珠与头细蛾共生体系物种组成多样性及进化生物学,并为探讨大戟科植物同头细蛾属昆虫协同互利共生多样性形成原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6.
笔者于1997年对中华山蝠(Nyctalus velutinus)牙齿的脱换模式进行了研究。共观察幼蝠200只次。中华山蝠初生仔共有22枚乳齿,齿式为2.1.2.0/3.1.2.0,各乳齿略向舌侧倾斜,除乳前臼齿齿冠不分叉外,其余乳齿齿冠均分为三叶。4d龄开始换齿,31d龄左右脱换完毕。乳齿的脱落顺序是:上颌,PM2→PM1→C1→I1→I2;下颌,I1→PM2.I2→I3→PM1→C1;恒齿萌生的顺序为:上颌,M1→PM2.C1→M2→PM1.M3→I1→I2,下颌,M1→I1.PM2→I2.M2→I3.PM1→C1→M3。  相似文献   
77.
蹄蝠科的核型进化:比较染色体涂色、G带和C带分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o XG  Wang JH  Su WT  Wang YX  Yang FT  Nie WH 《动物学研究》2010,31(5):453-460
与其姐妹科(菊头蝠科)相比,蹄蝠科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较少。迄今为止,仅少数蹄蝠科几个物种有高分辨率的G带核型报道,且有关该科核型进化的大多数结论都是基于常规Giemsa染色研究而得。该研究利用三叶小蹄蝠的染色体特异探针,通过比较染色体涂色、G和C显带,建立了5种蹄蝠的染色体同源性图谱,并探讨了它们同源染色体间的G和C带异同。结果表明:罗伯逊易位、臂内倒位以及异染色质的扩增可能是蹄蝠科物种核型进化的主要机制。通过对这5种蹄蝠物种及其外群物种之间的同源染色体片段的比较分析,作者推测蹄蝠科的祖先核型并不像先前认为的全由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而应该含有中着丝粒染色体。  相似文献   
78.
<正>英气逼人的红衫小老虎2006年五一的前几天,我在成都文殊院第一次看到了红头长尾山雀,一群,大约二十几只。红头长尾山雀一边觅食一边"吱吱吱"鸣叫——像银喉长尾山雀以及其他长尾山雀的尖细叫声。  相似文献   
79.
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宫颈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较高,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自从1977年德国学者ZurHausen等从宫颈癌标本中发现了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DNA,并推测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有关后,许多学者对HPV与宫颈癌的相关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证实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必需因素。目前,对于宫颈HPV感染检测有多种手段,其中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捕获杂交技术在实验室中应用较广泛。在宫颈癌筛查中联合应用HPV检测和细胞学,不仅可以提高敏感性,而且还可以减少随诊频率,从而大大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80.
报道了湖北省玄参科一新记录属--幌菊属(Ellisiophyllum Maximowicz)及一新记录种幌菊[Ellisiophyllum pinnatum (Wallich ex Bentham) Makin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