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覃冠锻 《蛇志》1997,9(3):72-72
食管异物122例临床分析覃冠锻广西柳州地区医院耳鼻喉科545002食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应及时诊断及积极处理,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本文将我院1991年1月~1996年12月收治的122例食管异物的诊治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22例中男7...  相似文献   
52.
目的:比较内镜与药物治疗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伴EVB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纠正贫血、扩充血容量治疗,观察组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在咽部麻醉下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疗法(EVL),对照组患者应用生长抑素3mg+50 m L生理盐水泵入,兰索拉唑40 mg+100 m 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P0.05);观察组的出血复发率仅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P0.05);观察组食管溃疡、发热和胸骨后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VL治疗肝硬化伴EVB疗效显著,减少复发率和不良发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H_2-Calponin在食管磷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磷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73例食管磷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H_2-Calpon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食管磷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H_2-calponin在食管磷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5.8%(70/7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5.8%,24/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H_2-calponin的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相关性,但与AJCC分期显著相关(P0.05)。H_2-calponin的表达水平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及生存期。结论:H_2-Calponin在食管磷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可预示食管磷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4.
目的:提高食管癌和贲门癌的根治切除率和临床治愈率,预防吻合口瘘。方法:设计了Ⅰ、Ⅱ、Ⅲ三种术式:上、中段食管癌采用右胸前外侧切口,经第3或4肋间开胸,左腹直肌旁或左肋弓下斜切口开腹和右颈部切口,保留2~3cm颈段食管,食管次全切除,贲门部或部分胃切除,在颈部食管胃端侧分层吻合(Ⅰ式)。中段食管癌采用左胸前外侧切口,经第4或第5肋间开胸,腹部切口同前,左颈部切口,保留3~4cm颈段食管,食管次全切除,部分胃切除,在左颈部食管胃端侧分层吻合(Ⅱ式)。贲门癌采用左胸前外侧切口,经第5或4肋间开胸,腹部切口同前,中段食管和近半胃或纵半胃切除,在主动脉弓下食管胃端侧分层吻合(Ⅲ式)。尽可能清除区域淋巴结,吻合口均用大网膜包盖加固。结果:食管癌和贲门癌总切除率92.1%(174/189),其中根治性切除率为75.1%(142/189),探查率(未切除)为7.9%(15/189),三种术式的总吻合口瘘发生率为4.0%(7/174),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三种术式可提高根治性切除率,大网膜包盖加固吻合口可减少瘘的发生率,食管胃分层吻合法可降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临床治愈率高,围手术期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55.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组织整合素αv(integrinαv ITGA V)的表达,分析ITGA V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探讨ITGA V在ESCC的进展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72例ESCC组织ITGA V的表达,并同时检测33例食管炎性组织为对照。分析ITGA V表达与ESCC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ESCC癌组织中ITGA V的m 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炎症组织(P<0.05),且表达水平与T、N和临床分期(P均<0.05)呈显著相关,而与患者年龄及性别无相关性。结论:ITGA V的过度表达与ESCC的转移、进展有关,ITGA V可能会成为ESCC患者个体化治疗有效的预后标志物。  相似文献   
56.
目的 研究人食管鳞状细胞癌(huma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及其与(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表达的关系,以及MMP-1过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标本,每例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利用CD31(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PECAM-1)和PAS套染观察是否存在VM,对VM组和对照组进行MMP-1染色,分析VM与MMP-1表达的关系及MMP-1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 11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有34例(28.81%)存在VM,有VM生成组的MMP-1过表达比例显著高于无VM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的MMP-1过表达的比例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浸润至深肌层及外膜层的MMP-1过表达的比例显著高于浸润之粘膜层和浅肌层的(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的MMP-1蛋白的过表达显著高于临床分期Ⅰ-Ⅱ期的(P<0.05).结论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存在VM,MMP-1的过表达可能促进VM形成;VM的存在和MMP-1过表达共同促进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浸润.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研究代谢酶和DNA修复相关基因在食管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谱.方法:收集93例淮安地区食管癌病例的食管癌旁正常组织和外周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定量分析食管正常组织和外周血中的代谢酶和修复酶共计11个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11个代谢酶和修复酶基因在食管组织和外周血的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食管组织中GSTPI>NQOI、MGMT>hMLH1、hMSH2、hOGG1、XRCC1、XPD,XPA、CYP2E1>MTHFR;在外周血中GSTP1>hMLH1、hMSH2、XPA、MGMT>hOGG1、NQO1、CYP2E1、XRCC1、XPD>MTHFR.食管组织基因表达水平与外周血相应基因的表达之间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直线相关关系.结论:代谢酶和修复酶基因在食管组织和外周血的表达谱相似,但基因表达水平有差异,本分析为这些基因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的支持.外周血和食管组织在肿瘤易感性和肿瘤发生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研究中具有不同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胎儿胃底后壁、贵门及食管腹段后壁的血液供应.方法:取30例胎儿尸体(6-10月),5%红色过氯乙烯填充胎儿胃的动脉血管,解剖观察胃底后壁、贲门及食管腹段的动脉血管的来源,测量动脉支数,血管长度,口径,分布.结果:胎儿胃底后壁、贲门及食管腹段后壁的血液由胃上动脉供给.胎儿胃上动脉起于左膈下动脉和胃左动脉,出现率为49.26%,1-3支不等,平均长(5.86±0.21)mm,起始点平均外径(0.32±0.08)mm.结论:胎儿胃底后壁、贲门及食管腹段后壁有1-3支动脉血管供应,即胃上动脉分支:食管支,胃底支,贲门支.动脉分布的研究为全胃切除和残胃血供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60.
陆莲英  汤月英 《蛇志》2009,21(4):309-310
目的探讨内镜下多连发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内镜下多连发套扎术。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准备、物品准备和术前准备,术中的密切配合,术后的生活指导、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皮肤护理、睡眠护理,以及出院健康指导。结果36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套扎术急诊止血成功率100%,术中无并发症发生。近期无复发32例,为88.89%。结论内镜下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疗效显著等优点。护士掌握内镜套扎治疗配合和护理的各种技能的熟练程度,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