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生物活性肽通常用来表示生物进行生命活动过程中起到调控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机体内发挥了一系列作用。肽由相应的蛋白质所组成,在化学上通过电解能够获取蛋白水解物质,对免疫系统具有极大的调节作用。最近,因为其制备的原材料易于获取且其效用都非常显著,科学家们纷纷将调查研究的目光锁定其中。本研究对食源性生物活性肽的吸收机制、常见种类、制备方法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凝集素是一类具有独特糖专一性、能够与糖非共价可逆结合的蛋白质。食源致病菌表面存在大量糖蛋白分子,凝集素因能够与其发生高亲和力的结合,被广泛应用于食源致病菌的快速检测中。凝集素作为识别分子用于食源致病菌的分离与检测,能够改善检测新方法的实用性、消除食品基质的干扰、缩短样品的处理时间、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本文介绍了凝集素的基本信息及其糖特异性识别机制,并对凝集素在食源致病菌快速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创伤弧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主要存在于河口和海洋环境中,严重危害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建立快速、准确、易操作的检测方法对防控创伤弧菌的传染,保障水产养殖业发展和增强食品安全意义重大。基于创伤弧菌vvHA基因,利用一种新型的核酸扩增技术-环介导恒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建立了创伤弧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对11种共46株细菌进行扩增,仅创伤弧菌为LAMP阳性结果,说明LAMP方法具有高度特异性。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对创伤弧菌纯培养菌的检测灵敏度为15CFU/ml,对污染食品中创伤弧菌的检测灵敏度为24CFU/g。此法40~60min内即可完成检测,检验检疫实践证明:LAMP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采集空气环境微生物,根据菌落和革兰氏染色特征,分离5株细菌。提取分离株DNA,采用设计的16SrRNA引物扩增DNA片段;纯化PCR产物,进行测序反应并再纯化,上机读序。拼接与校对DNA序列,在NCBI网站进行Blast,鉴定细菌型别。5株菌株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施氏假单胞菌、溶血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其中溶血葡萄球菌是致病菌,其他4株是条件致病菌。这提示,应警惕空气环境中致病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15.
当归根显微结构及其根腐病真菌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徒手切片、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及显微摄像的方法,对当归根的显微结构及根腐病致病真菌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归的根由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两部分组成,周皮由外向内依次分为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次生韧皮部占根径的比例在60%以上,主要成分包括筛胞、韧皮薄壁细胞、韧皮纤维和分泌道,薄壁细胞富含淀粉粒等营养物质;次生木质部由导管、木薄壁细胞和木射线组成,木质部呈多元形,木射线和韧皮射线明显。在根的周皮细胞和中柱中均有真菌分布,说明真菌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依次向里侵入到韧皮薄壁细胞,在薄壁细胞内定殖并形成菌丝结或团块状结构,进而扩展成一定的侵染区域;真菌不仅侵染周皮和韧皮部,而且还进一步侵染木质部并破坏导管。此外,研究还发现,淀粉粒是真菌定殖的主要场所,真菌穿透或缠绕在淀粉粒上,并利用其营养不断地生长与繁殖。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观察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患者的主要致病菌及对其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患者84例,采集其感染处的细胞制作标本,送检。另外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观察记录对照组患者和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比较,调查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送检结果表明,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占71.43%,革兰阳性菌占21.43%,真菌占7.14%。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优质护理在结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致腹腔感染患者的护理中,有显著疗效,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一种高通量振荡流PCR微流控技术已被成功开发,借此来快速检测食品致病菌-单增李斯特氏菌(L.monocytogenes).该PCR微流控装置主要由基于LabView的温度控制与采集系统、三个铜加热块以及聚四氟乙烯(PTFE)毛细管等构成.在该微流控装置上,三个铜块维持PCR反应所需要的三个温度,而包埋在铜块沟槽中的PT...  相似文献   
18.
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快速扩散和传播导致现有抗生素对耐药致病菌的疗效降低甚至失效,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型抗生素.然而,利用经典的筛选可培养微生物的方法已难以获得新型抗生素.同时,新型抗生素的发掘不仅能为对抗耐药致病菌提供解决方案,还能为挖掘其他天然产物并构建微生物细胞工厂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微生物组学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为新...  相似文献   
19.
科码嘉培养基在病原微生物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准确检测各种致病菌,为疾病诊疗赢得时间,有效地控制疾病和疫情的发生、发展,利用传统分离培养基和显色培养基同时检测样品,得出检测样品阳性率。科码嘉显色培养基比传统分离培养基省时、省力,阳性率高。科码嘉显色基制备简单、使用方便,缩短检验周期,提高了检测率。  相似文献   
20.
荧光酶标免疫分析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荧光酶标免疫分析是一种新型的快速检测微生物的方法,具有方便、快速、灵敏、准确等优点,已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进出口食品中致病菌的检测。本文介绍了荧光酶标免疫分析法的原理、特点以及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