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5 毫秒
51.
目的研究锂-匹罗卡品颞叶癫模型大鼠致后性发作的行为学特点及海马结构病理改变的动态变化。方法将所有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腹腔依次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癫持续状态(SE)后,观察其自发性癫发作(SRS),分别于SE后1周至10周5个不同时间点取材,Nissl染色和Timm染色分别观察海马神经元损伤及苔藓纤维出芽(MFS)的变化。结果注射匹罗卡品后84%的大鼠可诱发出SE,经过10~20d的缄默期后,可观察到Ⅰ~Ⅲ级的反复SRS,病理学检查可见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及齿状回内分子层MFS。结论锂-匹罗卡品颞叶癫模型与人类颞叶癫有类似发作特点及病理改变,是一种理想的颞叶癫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2.
褪黑素对谷氨酸钠致痫大鼠海马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褪黑素(Melatonin,MT)对谷氨酸钠(Glutamate,Glu)致痫大鼠海马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的影响,研究其抑制癫痫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谷氨酸钠致痫组(Glu组);褪黑素 谷氨酸钠组(MT Glu组);Luzidole 褪黑素 谷氨酸钠组(Luz MT Glu组)。观察并记录大鼠行为学及脑电图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内5-HT含量变化。结果行为学观察和EEG显示,NS组无痫样发作和痫样放电,Glu组和Luz MT Glu组痫样发作重(Ⅲ-Ⅴ级),脑电图显示频发高幅的痫样波,TM Glu组无或仅有轻微发作(0-Ⅱ级),脑电图上无或偶见散在单个微小痫样波;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显示,Glu组和Luz MT Glu组大鼠海马内5-HT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减少,差异性明显(P<0.05),MT Glu组较Glu组和Luz MT Glu组5-HT含量升高,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MT对谷氨酸钠致痫大鼠痫样发作程度、痫样放电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之一是经由其特异性的膜受体,通过某种机制增强5-HT作用,进而发挥抑痫效应。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氯喹对戊四氮致痫大鼠皮质和海马谷氨酸(glutamate,Glu)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NR1)表达的影响,探讨氯喹在癫痫发生发展过程中对神经递质传导的作用。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戊四氮致痫组(60mg/kg,i.p.,18只)和氯喹干预组(0.61mg/kg,i.c.v.,18只)。每组分6个时间点:1h、2h、4h、8h、12h和24h。观察大鼠行为表现和脑电图改变,用免疫组化检测大鼠皮质和海马Glu和NR1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无痫样发作,戊四氮致痫组有重型的痫样发作(Ⅲ-Ⅴ级),氯喹干预组有轻型的痫样发作(Ⅰ-Ⅲ级)(P<0.05);戊四氮致痫组脑电记录呈频发高幅的痫样波,氯喹干预组痫样波幅低且缓;Glu和NR1在戊四氮致痫组表达强,以海马为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氯喹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喹通过对戊四氮致痫大鼠皮质和海马神经递质Glu和NR1信号传导通路的抑制作用,影响致痫大鼠痫样发作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4.
Zhang L  Luo XP 《生理学报》2011,63(2):124-130
热性癫痫发作是儿童常见病,能损害认知功能,而突触可塑性和再可塑性(metaplasticity)是维系大脑认知功能的重要神经基础.本文通过脑片灌流和细胞外场电位记录术研究了热性癫痫发作大鼠海马齿状回外侧支的突触可塑性和再可塑性.制作对照组和热性癫痫发作组大鼠的脑切片后,记录电极置于齿状回外侧支的外分子层获取兴奋性突触后...  相似文献   
55.
星形胶质细胞引起神经元超激发的作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发现,星形胶质细胞表面膜上有多种神经递质受体,能积极参与脑内的信号传导,并与多种神经性疾病相关.在锥体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耦合网络中,星形胶质细胞能接受外部刺激.本文研究了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耦合系统中,将谷氨酸刺激加载在星形胶质细胞上的情况,发现神经元出现超激发现象,而神经元超激发是癫痫疾病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并...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长程颅内电极监测及电刺激方法,在感觉运动区皮质发育不良的难治性癫痫外科手术评估中的意义。方法:筛选MRI提示的皮质发育不良区域与重要功能区-感觉运动区位置关系密切的11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且头皮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及PET检查也初步提示癫痫发作与皮质发育不良所在脑区有关,在可疑脑区放置颅内电极,然后进行颅内电极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及电刺激检测,对癫痫起源位置及功能区定位,明确癫痫发作起源区域与感觉运动功能区的解剖学关系,在定位结果指导下进行切除术。结果:11例中3例位于左侧半球,8例位于右侧半球,11例感觉运动功能区皮质分布均存在不同程度变异,7例癫痫发作起源区域与感觉运动功能区一定范围重叠,其中5例与感觉区重叠,该5例切除了起源区域与发作有关的部分感觉区,2例部分致痫灶与运动区重叠,该2例仅切除了除与发作有关的运动区以外的癫痫起源区域,4例癫痫发作起源区域与感觉运动功能区相对独立,该4例完全切除癫痫发作起源区域;手术后6例患者发作消失,2例患者发作频率减少90%以上,1例癫痫发作控制无效,2例患者发生部分感觉缺失,但对生活无明显影响。结论:在皮质发育不良的癫痫患者中,有较高比例的病人伴有功能区皮层分布的变异,长程颅内电极监测及电刺激能够实现癫痫起源区域及功能区精确定位,明确功能区变异情况,对于指导病灶切除,避免损伤功能区皮质,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目的:1.探讨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胶质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2了解不同手术方式对疾病的治疗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从2011年8月到2012年9月的31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病理确诊的WHOⅠ级星形细胞瘤2例,WHOⅠ-Ⅱ级的星形细胞瘤的4例,WHOⅡ级的星形细胞瘤12例,WHOⅡ级少突胶质细胞瘤的7例,WHOⅡ-Ⅲ的星形细胞瘤4例,仅有胶质细胞增生的2例。结论:1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低级别胶质瘤应诊断明确,注意鉴别诊断。2早期显微手术治疗控制癫痫症状效果较好。3术后给予抗癫痫药物可预防和较少再发作。4根据手术部位,尽可能的全切肿瘤。  相似文献   
58.
目的和方法:本工作用红藻氨酸(KA)癫痫模型,对用蝎毒处理住房第马内胆囊收缩素原mRNA(PCCK mRNA)表达进行原位杂交观察,并对国产东亚钳蝎粗毒抗癫痫反复发作的机制做了初步探讨。结果:原位杂交的实验显示,三周KA后,实验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腹侧海马是海马门区PCCK mRNA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P〈0.05);实验给药组大鼠8例,其中有6例腹侧海马门区PCCK mRNA阳性神经元数  相似文献   
59.
脑电超慢涨落图技术在癫痫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对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以癫痫患者和SD大鼠为实验对象,用脑功能检测的最新脑电超电涨落图分析仪(encephalofluctuogram technology,ET)长时程采集脑电信号,提取在脑电中载有脑神经递质调节系统的震荡信息(即S谱线),分析癫痫发作时的脑神经递质的变化。结果:患儿癫痫发作时,S谱线中S2(谷氨酸)增高;S1(γ-氨基丁酸)降低,造成S1<S2。S5  相似文献   
60.
为探讨磁环穴位内植治疗癫痫的疗效,将151例癫痫病人随机分为磁穴组(58例),磁穴药物组(51例)对照组(42例)进行治疗对照组研究与脑电图分析,结果显示,磁穴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磁穴药物组对照组总有效率显提高(P<0.05),其显效率更高(P<0.01);磁穴药物组显效率明显高于磁穴组(P<0.05),脑电图磁穴药物组与对照组有效率(P<0.05)。提示磁环穴位内植用于癫痫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常用抗癫痫药物配合磁环穴位内植治疗癫痫具有协同作用,可明显提高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