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临床怀疑为颅内动脉瘤,并同时行64层CTA和DSA检查的病例,其中47例疑诊动脉瘤患者行动脉瘤夹闭手术,将MSCTA,DSA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54患者中经MSCTA检出57个动脉瘤,DSA检出55个动脉瘤,另7例MSCTA和DSA均未检出动脉瘤,余47例接受手术并检出58个动脉瘤。64层CTA发现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6.6%,特异性为87.5%,准确性为96.5%,阳性预测值为98.2,阴性预测值为77.7。MIP和VR技术对动脉瘤的形态、分支血管、血栓和钙化方面的显示优于DSA。结论:64层CTA诊断颅内动脉瘤具有较好的异性、敏感性及三维显示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2.
Lin F  Yang X 《遗传学报》2010,37(9):583-591
Aortic aneurysm(AA)is a common health problem with high mortality and no effective drugs.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superfamily members regulate various cellular processes,and TGF-β signaling has key roles in development,tissue homeostasis, and diseases.Interest in the role of TGF-β signaling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As has recently emerged,particularly since genetic studies demonstrated an association between gene mutations in components of TGF-β signaling and AAs. However, paradoxical discoveries have implicated dysregulated TGF-β signaling in aneurysm formation,complicating the precise functional role for TGF-β in aneurysm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Furthermore, interventions targeting towards TGF-β signaling using losartan, which may represent a suitable therapeutic option for AAs, were subject to skepticism especially because of conflict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from TGF-β antibody treatment without knowledge of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We propose a TGF-β aneurysm paradox,which would provide a good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enetic mouse models of AA.These models would be used to clarify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GF-β signaling, which would translate into novel pharmacologic therapies based on the new molecular discoveries.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已破裂后交通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3例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已破裂后交通动脉瘤患者资料回顾分析,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栓塞,获100%栓塞35个(47.9%),95%栓塞24个(32.9%),90%栓塞13个(17.8%),80%栓塞1个(1.4%),发生并发症6例(8.2%),术后随访未见复发病例(0.0%).结论:已破裂后交通动脉的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瘤(PICA)的微血管多普勒超声(MVD)辅助下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患者的显微外科手术的临床症状,影像特点,外科治疗方法及相关预后。结果:头颅CT表现主要为幕下为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出血或二者兼有(除1例未破裂)。其中经全脑数控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和/或CT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其中手术路径为枕下旁正中16例,枕下正中入路14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例。在MVD的辅助下行脉瘤夹闭术27例,动脉瘤包裹术1例,动脉瘤夹闭并动静脉畸形切除术2例,动脉瘤夹闭术并小脑血肿清除术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0例,其中3例意识障碍致死亡或自动出院,其余患者术后无神经功能损伤或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小脑后下动脉瘤的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辅助MVD下,能够降低手术风险,提高完全夹闭动脉瘤的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5.
目的:总结吸毒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复合手术的配合方法.方法:针对吸毒患者的特征,以及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制定复合手术的配合方法,完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复合手术配合操作规范、流程和路径.结果:通过实践,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规范的、标准化的配合方案,5例患者术中均得到精细化、全方位的护理,确保了患者术中的安全,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复合手术配合方案的形成对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6.
张伟 《蛇志》2013,(4):432-433
我院2009~2012年对2例夹层动脉瘤误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现将误诊病例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例患者,其中1例患者,男,58岁,农民。因劳累突发胸骨后及背部剧烈疼痛约1h急诊入院。该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冠心病史2年。  相似文献   
87.
王毅  丰育功  唐万忠  程磊 《生物磁学》2013,(34):6679-6681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时机,避免术后脑积水的手段及双侧后交通动脉瘤的处理方法。方法:采用翼点入路,早期显微手术夹闭后交通动脉瘤41例,两例双侧后交通动脉瘤患者成功采用一侧翼点入路夹闭双侧动脉瘤。结果:本组41例动脉瘤均顺利夹闭,28例患者术前存在动眼神经麻痹,27例术后症状消失或者缓解,1例未有明显改善。41例患者均行终板造瘘,术后出现脑积水患者1例。无死亡病例。随访1~10月无动脉瘤残留及复发。结论:早期手术夹闭后交通动脉瘤有利于动眼神经麻痹的恢复,术中行终板造瘘可降低术后脑积水的发生,对侧后交通动脉瘤的指向、位置及后交通动脉与颈内动脉的解剖关系是影响一侧入路夹闭双侧后交通动脉瘤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8.
邢春阳  杨海城  蒋传路  叶伟  冯岩 《生物磁学》2013,(34):6761-6763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锁孔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收治的锁孔手术459例的手术经验,总结锁孔手术临床应用。经眉弓锁孔入路治疗颅内病变的手术270例。经翼点锁孔入路治疗颅内病变的手术52例。经后颅窝锁孔入路的手术137例。结果:外伤及高血压引起脑内血肿23例,经翼点锁孔入路治疗效果良好。颅内肿瘤全切除266例(74.7%),次全切除90例(25.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无与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结论: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9.
乔瑞英  陈薇  林爱珍  蔡红  郭水英 《蛇志》2011,23(3):303-304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thrombosis,CVST),属脑血管疾病中的特殊类型,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故临床诊断较困难,误诊率较高,可达50%。近年来,随着CT、MRI、MRV的广泛应用,对该病的诊断率有明显的提高。我科从1999~2010年共确诊CVST24例,采用抗凝、溶栓治疗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单次给予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开颅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右美托咪定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选择拟行开颅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80例,年龄30-65岁,ASA I-III级,随机分为4组:Dl组、D2组、D3组和N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各20例。在麻醉诱导前20 min,四组患者分别经外周静脉泵注0.4μg·kg-1右美托咪定20 mL、0.8μg·kg-1右美托咪定20 mL、1.2μg·kg-1右美托咪定20 mL及生理盐水20 mL,每组的输注时间均为20 min。记录四组患者在麻醉和手术期间不同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D2组的心率和血压与基础值相比波动较小,血流动力学更平稳。D1组和D3组的血压和心率较D2组波动明显。D3组的拔管时间明显较D1组、D2组和N组的时间延长(P0.05)。结论:0.8μg·kg-1右美托咪定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有利于维持患者麻醉和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