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0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35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武玉妹  周强  於丙军 《生态学报》2011,31(22):6669-6676
大豆异黄酮( Soybean isoflavones)是在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并在成熟种子和叶片中积累较多的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物,通常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类营养保健品.研究了外源大豆苷或染料木苷溶液(0.01 mg/L)浸种处理对盐胁迫栽培大豆(N23674品种)和滩涂野大豆(BB52种群)及其经逐代耐盐性筛选的杂交后代(4076株系,F5)幼苗叶片伤害率、光合作用、Na+含量和Na+/K+值、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及内源大豆异黄酮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两种外源大豆异黄酮浸种处理均可显著抑制叶片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含量的上升及净光合速率(Pn)的下降,降低Na+含量和Na+/K+值,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内源大豆异黄酮含量,从而表现对盐害的缓解效应,其中对耐盐性较弱的栽培大豆N23674品种效应更明显.这为大豆异黄酮在大豆耐盐育种、化学调控和盐碱地种植利用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2.
对经过3种水分处理的4个花苜蓿居群(内蒙古科右中旗、克什克腾旗、陕西南泥湾和甘肃兴隆山)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及它们的可塑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上下表皮细胞厚度外,土壤水分处理对花苜蓿的叶片解剖结构有着显著影响。随着水分减少,大部分花苜蓿居群栅栏组织厚度增加,海绵组织厚度相应减小,叶片厚度增大,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增加,疏松度减少,叶脉突起度增加。10个解剖指标中,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的可塑性指数最大,上表皮细胞厚度次之,叶片厚度最小。4个花苜蓿居群可塑性指数平均值大小排序为:科右中旗〉克什克腾旗〉南泥湾〉兴隆山。综合方差分析和Ducan多重比较,可推测:花苜蓿的抗旱性与其分布的地域有关,分布于典型草原地带的科右中旗和克什克腾旗2个居群的花苜蓿的叶片结构可塑性要较分布于森林草原地带的南泥湾居群和兴隆山居群大。。上述结果有助于了解花苜蓿的生态适应特点,同时也为筛选适应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优良豆科牧草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3.
通过栽培实验研究了高、中、低不同养分水平对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表型可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养分含量的增加,互花米草分枝强度不断增加,低养分处理与中、高养分处理间差异显著;间隔子长度随着养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分枝角度不受养分含量的影响;互花米草生物量分配格局显著受养分水平的影响,随着养分的降低,互花米草对地上部分(茎和叶)的生物量投资减小,而对地下部分(根和根茎)的生物量投资增加。这些结果说明,养分水平对互花米草的克隆生长有显著影响,互花米草对不同的养分条件表现出较强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104.
听说,世界各地都在忙着过愚人节,惹得我的一群朋友心里直痒痒,非要去凑个热闹不可。没想到,它们还真搞出了不少整蛊的新花样,并且自创了一个口号:生命不息,愚乐不止!哈哈哈……真是笑死我了!  相似文献   
105.
热水浸泡对红火蚁的致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为杀灭对象,测定了热水浸泡对其的灭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41.5、40.5、39.5、39、38.5和38℃时分别处理5、10、15、40、45和50 min,可将红火蚁全部杀灭.建立了热水温度X1、处理时间X2和红火蚁死亡率Y之间的模型方程为Y=-373...  相似文献   
106.
《生理通讯》2006,25(4):F0003-F0003
一、实力 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的高科技企业,注册资本120万元,目前拥有总资产上千万,且无任何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负债,经营状况良好。8年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及相关领域产品的开发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7.
《生理通讯》2006,25(4):124-124
成都遨生电子有限公司以电子科技大学测试技术研究所做为研发中心,将大量科研的最新技术成果成功的应用于新一代的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ASB240U。该系统抛弃了目前市面上基于单片机和低速总线的体系结构,采用基于大规模可编程芯片FPGA和片上系统SOC(SystemonChip是一种高度集成化、同件化的系统集成技术,也就是把整个应用电子系统全部集成在一个芯片中)设计技术的全新体系结构,突破了数据传输和处理速度的瓶颈,使得系统整体性能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08.
《生理通讯》2006,25(3):96-96
成都遨生电子有限公司以电子科技大学测试技术研究所做为研发中心,将大量科研的最新技术成果成功的应用于新一代的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ASB240U。该系统抛弃了目前市面上基于单片机和低速总线的体系结构,采用基于大规模可编程芯片FPGA和片上系统SOC(Syste—monChip是一种高度集成化、固件化的系统集成技术,也就是把整个应用电子系统全部集成在一个芯片中)设计技术的全新体系结构,突破了数据传输和处理速度的瓶颈,使得系统整体性能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高速的数据采集、实时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数据传输、设备级联和外挂专用放大器接口(如微电级放大器…)等强大的功能,从而使ASB240U采集分析系统在其组成的灵活性、功能的扩展性、数据的精确性、实时性上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9.
从广西某矿区污泥中分离了一株高抗Cu2 的真菌,编号为GXCR,根据形态和5.8SrRNA基因的内转录间隔子区的DNA序列同源性将其鉴定为Penicilliumjanthinellum。GXCR能够耐200mmolL–1的Cu2 ,在5mmolL–1Mn2 存在下,可在含800mmolL–1Cu2 的PDA上生长。在PDA培养基上,限制GXCR生长的其它金属盐的最小浓度(mmolL–1)依次为:Zn2 ,>1200;Al3 ,>500;Na ,>250;Mn2 ,>200;Cd2 ,50;Cr3 ,>60;Cr6 ,>3;Ni2 ,20;Pb2 ,50。对Cu2 、Cr6 、Pb2 和Zn2 ,的抗性是pH依赖性的,在pH3~7,随着pH的升高,其抗性急剧下降。在含3种金属盐混合物的PDL(未添加琼脂的PDA)中的GXCR生长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盐之间存在显著的毒性协同效应;毒性协同效应强度不仅与盐的种类也与组成盐之间的浓度相关;GXCR有较高的抗3种金属盐混合物的能力。原子吸收测定结果表明:在含20mmolL–1Cu2 去离子水溶液中,未经NaOH预处理的自然菌体的Cu2 吸收量为38.1mgg-1干菌体,经200mmolL–1NaOH预处理的菌体的吸收量为76.9mgg-1干菌体;在含1200mmolL–1Zn2 的PDL(未加琼脂的PDA)中,接种分生孢子并连续培养7d后,菌体的Zn2 吸收量为258.3mgg-1干菌体。  相似文献   
110.
夜间温度升高对双季早晚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金连  潘晓华  邓强辉 《生态学报》2010,30(10):2793-2798
温度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但夜间温度升高对双季水稻产量的影响还不清楚。利用两间玻璃室内夜间不同的温度条件,研究了水稻生长期间夜温升高对双季早、晚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夜间最低温度每升高1℃早稻产量降低5.42%-9.48%,而夜间最低温度每升高1℃晚稻产量提高8.99%-11.28%。夜温升高有利于早、晚稻的分蘖,增加有效穗数,但不利于颖花分化,使每穗粒数减少;夜温升高使早稻结实率下降,但提高晚稻的结实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