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1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60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4 毫秒
991.
992.
制备成年(8~12周龄)和老年(64~72周龄)SD大鼠血清,实验随机分为两组:年轻血清组和老年血清组,分别采用成年和老年SD大鼠血清培养成年MSCs 36小时后,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和活性氧染色观察细胞衰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O/EB法和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及存活情况。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衰老相关蛋白γ-H2A.X、p53表达,RT-PCR法观察p53、p21 mRNA表达。结果发现,与年轻血清组相比,老年血清组MSCs衰老细胞数明显增加((96.2±24.1)/500细胞vS(30.8±8.2)/500细胞,P<0.01)、增殖能力减弱,凋亡率升高,γ-H2A.X、p5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53、p21 mRNA表达升高。这些结果说明、老年SD大鼠血清可促进MSCs发生衰老变化,并抑制MSCs增殖及存活能力,这一作用可能与DNA损伤反应和p53/p2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93.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或VEGF-A),又称为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le factor,VPF)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它是分泌性糖蛋白生长因子超家族中的一员.VEGF主要通过两个高亲和力的酪氨酸激酶受体来传递各种信号:VEGF受体1和2(VEGFR1,VEGFR2),从而引起细胞的多种生理反应.在胚胎时期,VEGF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管状形成和提高内皮细胞的存活率,对于血管新生和发育十分关键;而在成体时期,VEGF则主要参与正常血管结构的维持,并调节生理和病理性血管新生.近几年来的临床试验表明,使用多种阻断VEGF作用的抑制剂能有效促进肿瘤血管的退化和减小肿瘤的体积,但是同时在部分病人中也观察到了多方面的副作用.这些结果显示,VEGF也具有非血管新生方面的重要功能.因此,在研制基于拮抗VEGF作用的抗癌药物时,这些功能更不容忽视.研究表明,在成体的小肠、胰岛、甲状腺、肾脏和肝脏等器官组织中,VEGF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VEGF水平降低,这些器官组织的毛细血管网状结构将部分退化.VEGF还可以促进骨髓形成、组织修复与再生、促进卵巢囊泡成熟,并且参与血栓、炎症反应和缺氧缺血的病理过程.本文主要对VEGF在血管新生之外的功能及其分子机制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994.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健康的膳食结构、充足的体力活动等良好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是反应中心动脉僵硬度的指标,是心血管事件和总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芬兰Heikki Aatola等研究者评价了成年人PWV与儿童时期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包括:水果蔬菜消费、黄油使用、吸烟饮酒等)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公布  相似文献   
995.
植食性哺乳动物功能反应描述了摄入率与植物可利用性变量的动态关系。动物警觉因占用了处理食物时间即觅食中断时间而延迟与下一口食物相遇,引致摄入率降低,进而对功能反应构型产生影响。在新鲜白三叶叶片构成的各类食物密集斑块上,测定东方田鼠觅食行为,建立功能反应函数模型,检验觅食中断对功能反应的作用格局及机制。结果发现,除小叶片斑块觅食中断时间在觅食活动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外,在大、中型叶片斑块的觅食中断时间比例均达到15.42%-26.82%;尽管,觅食中断使摄入率降低了33%,但东方田鼠功能反应仍为Ⅱ型功能反应。除东方田鼠采食时间及觅食回合时间随叶片重增大保持相对稳定外,处理时间及觅食中断时间均随叶片重增大呈线性递增趋势;采食时间、处理时间及觅食中断时间随口量的增大呈线性递增趋势;采食率随叶片重和口量增大呈指数递减趋势。研究结果揭示,东方田鼠因警觉引起的觅食中断事件是导致采食率及摄入率降低的主要因子。摄入率测定值与模型预测值的线性回归极显著(P < 0.01),表明,新建立的功能反应模型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推测,东方田鼠因警觉引起采食率及摄入率减小的代价,是以延长觅食时间来补偿的。研究结果充分验证了,在可利用性植物密集斑块,由植物大小调控的动物口量决定其摄入率,且受采食和处理食物竞争及觅食中断的制约,其功能反应为Ⅱ型功能反应的假说。  相似文献   
996.
温度对黄腹潜蝇茧蜂功能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7,21,25,29和33℃下测定了黄腹潜蝇茧蜂OpiuscaricivoraeFischer对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lanchard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17~33℃范围内的各个温度下的功能反应均能用HollingII型圆盘方程较好地拟合。各温度下的功能反应参数存在着显著差异,33℃下的瞬时攻击率比17~29℃下的显著地高,而17℃低温和33℃高温下的处置时间比21,25和29℃的显著延长,25℃下的处理时间最短,相同寄主密度下寄生率在25℃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997.
在室内条件下通过Y型嗅觉仪测试了淡色库蚊Culexpipiens pallens雌成虫对乳酸、丙酮、氨水、辛醇、正庚酸、对甲酚、间甲酚等7种化学物质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和10mg/L氨水,1,10和100mg/L正庚酸,1mg/L辛醇,0.1和1mg/L对甲酚对淡色库蚊雌成虫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比较各处理的相对引诱率,最高的为10mg/L正庚酸,达50%以上;其他处理相对引诱率均低于40%,最低的为0.1mg/L对甲酚。  相似文献   
998.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究者发现中性粒细胞(一种在炎症反应及机体对抗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特别的白细胞)是如何定位到感染和炎症反应部位的。该报道发表在2006-12-15版的Seience杂志中,描述了中性粒细胞使用的“内置指南针”的元素。正是这些元素,使得中性粒细胞能够检测到感染及炎症部位所释放的化学引诱物和分子标志,并移行到感染及炎症部位。  相似文献   
999.
无翅茶蚜对茶树挥发物的触角电生理和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宝瑜  韩宝红 《生态学报》2007,27(11):4485-4490
分别使用昆虫触角电位仪(EAG)和四臂嗅觉仪,测定了无翅茶蚜Toxopteraaurantii Boyer对14种茶树挥发性化合物、14种挥发物中"绿叶气味"组成的混合物(GLV)、14种挥发物的混合物(ACB)、以及新鲜嫩叶、芽、嫩茎、成叶和茶蚜为害嫩叶(ADYL)的EAG反应和行为反应。ACB引出最大的EAG反应值,茶树挥发物主要组分Z-3-己烯-1-醇、E-2-己烯醛、n-己醇、水杨酸甲酯和苯甲醇也引起较大的EAG反应值。4种正常茶梢的器官也引出较大的EAG反应,以嫩叶最强、依次为芽、嫩茎和成叶。有趣的是ADYL引出弱的负的EAG值。用嗅觉仪进行的生物测定表明,嫩叶以及主要的茶梢挥发性成分乙酸-Z-3-己烯酯、水杨酸甲酯、E-2-己烯-1-醇和Z-3-己烯-1-醇等也具有较强引诱活性。研究显示无翅茶蚜可能利用茶梢挥发物作为利它素而寻觅适宜的取食场所,如茶树嫩梢。  相似文献   
1000.
病毒与它们的宿主已经共进化了上百万年,在共进化的过程中,病毒发展了许多不同的策略对抗和逃避宿主的抗病毒反应.最新证据表明,病毒可以通过参与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途径来介导潜伏感染、调节凋亡、逃避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反应和逃避RNAi的抗病毒效应,从而逃避宿主的抗病毒反应.深入理解病毒逃避抗病毒反应的策略,不仅有助于理解病毒的致病机制及针对新的靶标设计抗病毒药物,而且有助于针对病毒的逃避机制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