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0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A5(HSPA5)诱导的自噬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3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sham、缺血再灌注(I/R)、vehicle + I/R、3-甲基腺嘌呤(3-MA) + I/R、scramble siRNA + I/R和HSPA5 siRNA + I/R组(n=6)。Sham组只进行手术操作,不插入线栓。I/R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60 min后再灌注24 h。Vehicle + I/R组和3-MA + I/R将5μl 0.9% NaCl或3-MA (30 mg/ml)在MCAO前30 min侧脑室注射。scramble siRNA + I/R组和HSPA5 siRNA + I/R组将5μl scramble siRNA或HSPA5 siRNA (2μg/μl)在MCAO前24 h侧脑室注射。检测神经细胞内自噬体、缺血大脑皮层(LC3)-Ⅱ/LC3-I表达、神经元损伤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结果:显微镜下sham组小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形态正常;I/R组小鼠缺血大脑皮层神经元胞质中细胞器减少,自噬体形成。与sham组比较,I/R组缺血大脑皮层LC3-Ⅱ/LC3-I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 < 0.05);与I/R组相比,3-MA + I/R组或HSPA5 siRNA + I/R组缺血大脑皮层LC3-Ⅱ/LC3-I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 < 0.05);3-MA + I/R组及HSPA5 siR-NA + I/R组I/R后脑缺血性损伤及神经系统症状加重(P < 0.05)。结论:HSPA5诱导自噬可能在小鼠局灶性I/R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2.
乌鳢三倍体诱导及其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休克抑制第二极体排放的方法诱导乌鳢(Channa argus)三倍体,以探索人工诱导乌鳢三倍体的理想热休克条件。采用DNA含量测定法和红细胞核大小鉴定法对获得的鱼苗倍性进行鉴定,同时对普通二倍体乌鳢群体与三倍体群体的生长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热休克法适宜诱导条件为,(28±0.5)℃培育水温授精后4 min,在水温42℃条件下持续处理3 min,三倍体诱导率最高,达到87.69%;(2)三倍体与二倍体DNA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其比值为1.50︰1.00;(3)三倍体和二倍体在红细胞核长径、红细胞核体积、红细胞核面积等6项指标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与二倍体相比,三倍体红细胞体积和核体积分别是其1.69倍和1.60倍;(4)在4月龄与8月龄,三倍体的体长和体重比二倍体稍高,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本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开展乌鳢倍性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究限制性输液与充分液体复苏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围手术期麻醉中的应用,从而为患者治疗提供相关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因感染性休克入院接受治疗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输液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限制性输液)与对照组(充分液体复苏)各41例,观察两组患者转归情况,记录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氧分压(PaO_2)、出血量、总输液量、尿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结果:术后研究组患者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5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例,2例病情控制不佳者转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例死亡,总发生率为26.83%;对照组患者出现DIC 8例,ARDS 7例,MODS 5例,最终出现3例死亡,总发生率为56.10%,两组患者术后转归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MAP、CVP、HR、出血量、总输液量及尿量等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PaO_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输液较充分液体复苏能够显著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组织血流灌流状况,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效果更显著,更适合在围手术期麻醉中使用。  相似文献   
114.
为了研究基于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的大鼠心肌组织巨噬细胞极化标志蛋白的表达变化规律,选取雄性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1 h组、损伤2 h组、损伤4 h组、损伤8 h组、损伤16 h组、损伤24 h组和损伤48 h组,每组10只;采用自制重物急性机械损伤法建立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并记录大鼠的行为学变化,脱臼处死大鼠并采集心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分别检测心肌巨噬细胞M0、M1和M2型极化标志蛋白CD68、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的表达。结果显示:随着造模后时间的延长,大鼠心肌组织巨噬细胞M0型标志蛋白CD68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在24 h达到峰值,随后缓慢降低;造模16 h后,M1型标志蛋白iNOS和M2型标志蛋白ARG-1开始表达;16~48 h,随着时间延长,iNOS表达水平逐渐增加,而ARG-1表达水平迅速增加。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急性机械损伤法可成功建立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造模后大鼠心肌组织巨噬细胞M1和M2型极化标志蛋白表达水平随着造模时间的增加发生显著变化,为心肌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5.
New strategies in vaccine development are urgently needed to combat emerging influenza viruses and to reduce the risk of pandemic disease surfacing. Being conserved, the M2 e protein, is a potential candidate for universal vaccine development against influenza A viruses.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Hsp70(mHsp70) is known to cultivate the function of immunogenic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stimulate a strong 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 response, and stop the induction of tolerance. Thus, in this study, a recombinant protein from the extracellular domain of influenza A virus matrix protein 2(M2e), was fused to the C-terminu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Hsp70(Hsp70c), to generate a vaccine candidate. Humoral immune responses, IFN-γ-producing lymphocyte, and strong CTL activity were all induced to confirm the immunogenicity of M2 e.Hsp70c(Hsp70359–610). And challenge tests showed protection against H1N1 and H9N2 strains in vaccinated groups. Finally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s M2 e.Hsp70c fusion protein can be a candidate for a universal influenza A vaccine.  相似文献   
116.
J蛋白(J-domain protein)是一类分子中含有J结构域的蛋白质大家族,大部分J蛋白具有分子伴侣的功能。J蛋白作为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同伴蛋白与HSP70组成分子伴侣机器,参与蛋白质分子折叠、组装、转运以及信号转导等多种细胞过程。此外,J蛋白在植物对环境胁迫的反应及其他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7.
低浓度苯并[a]芘诱导赤子爱胜蚓HSP70和HSP90转录上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寻找土壤低浓度多环芳烃污染分子生物标记物,采用了抑制消减双杂交的方法构建了赤子爱胜蚓在苯并[a]芘(BaP)人工土壤污染胁迫下的差异表达cDNA文库,经测序和基因比对分析后,在上调文库中分别发现2个与热休克蛋白HSP70和1个与HSP90显著匹配的cDNA克隆.经定量PCR验证了0。1 mg·kg-1和1。0 mg·kg-1 BaP对赤子爱胜蚓HSP70和HSP90的诱导作用,表明这两个新克隆到的赤子爱胜蚓热休克蛋白基因可作为土壤污染监测的备选分子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18.
热休克蛋白60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ao Z  Ma J  Yuan WJ 《生理科学进展》2008,39(3):267-270
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 HSP60)是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内的分子伴侣蛋白,对于维持线粒体蛋白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不可或缺.线粒体中的HSP60可作用于凋亡相关因子而抑制线粒体凋亡通路的激活,并且能够减少线粒体产生氧自由基;胞浆中的少量HSP60亦可通过与凋亡相关因子的相互作用等途径抑制细胞凋亡.相反,在某些刺激因素作用下或者HSP60细胞定位异常时,HSP60可产生促凋亡效应.HSP60在细胞凋亡中的双重作用及其对于肿瘤等疾病诊治的意义已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9.
为研究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HTNV)感染诱导乳鼠脑组织热休克蛋白GRP94、HSP27与病毒蛋白的相互关系,选出生2—3d的昆明乳鼠实验性感染汉滩病毒,取8d后发病乳鼠脑组织部分制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结合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组织中病毒抗原及GRP94、HSP27的表达,部分制匀浆液,用ELISA、免疫共沉淀方法分析病毒抗原和GRP94、HSP27的关系。结果示汉滩病毒感染诱导乳鼠脑组织神经细胞高表达GRP94且与细胞内病毒抗原有共定位关系,但未见HSP27诱导高表达;免疫共沉淀显示汉滩病毒核心抗原(HINV—NP)与GRP94、HSP27呈非共价复合物形式存在。该结果为进一步探讨HSPs在病毒感染复制中的作用以及抗病毒感染方面提供了有意义的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检测热休克蛋白在高温致神经管畸形中的表达状况,以探讨高温致神经管畸形的机制。方法:在高温致金黄地鼠神经管畸形的动物模型上,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方法,检测高温致神经管畸形中,热休克蛋白(HSP70和HSP90)在神经上皮细胞及周围间充质细胞中的表达状况;同时利用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检测HSP70 mRNA和HSP90 mRNA在神经上皮细胞及周围间充质细胞中的转录状况。结果:高温处理后2h,鼠胚神经上皮细胞及周围间充质细胞HSP70、HSP90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强,8h和16h的表达达到高峰,24h后与对照组水平一致。原位杂交结果显示,高温处理后2h神经上皮细胞及周围间充质细胞中出现HSP70 mRNA及HSP90mRNA杂交阳性信号,8h阳性信号最强,16h后阳性信号减弱,至24h后未见阳性信号。结论:高温可引起神经上皮细胞及其周围间充质细胞HSP70和HSP90应激性表达,这可能是胚胎受到高温作用后发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