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6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千烟洲红壤丘陵区人工针叶林土壤CH4排放通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CH4在温室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估算中亚热带CH4的源汇现状,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对温室效应的影响,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千烟洲红壤丘陵区人工针叶林的土壤CH4 排放通量特征及水热因子对其的影响。对2004年9月~2005年12月期间的观测结果分析表明 :千烟洲人工针叶林土壤总体表现为大气CH4的吸收汇,原状林地土壤(Forest soil)情况下,CH4通量的变化为7.67~-67.17μg&;#8226;m-2&;#8226;h-1,平均为-15.53μg&;#8226;m-2&;#8226;h-1;无凋落物处理(Litter-free)情况下,CH4通量的变化是9.31~-90.36 μg&;#8226;m-2&;#8226;h-1,平均为-16.53μg&;#8226;m-2&;#8226;h-1。 二者对土壤CH4的吸收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秋>夏>冬>春,但无凋落物处理CH4变化幅度较原状林地土壤大,无凋落物处理吸收高峰出现在10月,最低值出现在翌年3月,原状林地土壤则分别在9月和翌年2月,均提前1个月。对土壤CH4吸收通量与温度和湿度的相关分析表明: 无论是原状林地土壤还是无凋落物处理情况下,土壤CH4通量都与地下5 cm的温度和湿度相关性最高。偏相关分析反映了不同季节水热配置对土壤吸收CH4通量的影响:冬季为12月~翌年2月,温度起主要作用;雨季3~6月,温度作用为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水分作用微弱;7~8月,CH4吸收通量随着湿度的降低而增加,但高温限制了CH4的吸收;秋季(9~11月)水热配置适宜,CH4通量达到高峰值。总之,CH4吸收通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和 湿度的降低而增大,但温度过高会抑制其吸收。  相似文献   
62.
 生命表、存活曲线和生存分析是研究种群动态的重要工具,其关键就是科学正确地划分龄级。该文研究了水灾迹地不同龄级划分方法对油松(Pinus abulaeformis)和华山松(P. armandii)种群存活曲线和生存分析函数曲线的影响。华山松以实际年龄作为龄级划分指标时,存活曲线为Ⅱ型;地径和树高作为划分指标时,存活曲线为Ⅲ型。生存函数和累计死亡率函数也发生类似的类型变化。油松实际年龄、地径和树高作为龄级的划分指标时,存活曲线(Ⅱ型)、生存率函数和累计死亡率函数类型一致,均为直线型。死亡率函数和危险率函数在不同树种和不同龄级划分方法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华山松地径和树高作为龄级划分的代用指标不可行,而油松可行。其主要原因是华山松树高和地径与年龄的关系为指数函数关系,而油松则为直线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把华山松地径和树高取自然对数后重新划分龄级,则存活曲线关系在地径、树高和实际年龄之间不存在差异,均为Ⅱ型。从而得出结论,地径、树高和年龄之间线性关系与否是地径和树高作为实际年龄代用指标可行性和准确性的关键。因此,在植物种群统计研究中,大小作为龄级划分代用指标要慎用。在未来研究中,种群个体年龄和大小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植物种群数量动态分析和种群统计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目的:对分化抑制蛋白(Id)家族的N端序列进行保守性结构分析,并构建其基因突变体。方法:用ClustalX(1.81)软件对Id蛋白家族中的3个成员(Id1~Id3)的N端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用Swiss-PdbViewer3.7(SP5)软件模拟高同源区域中关键性氨基酸突变前后的三维结构模型;用PCR方法将突变点引入Id序列,再通过重叠PCR方法扩增出全长编码序列,酶切与测序确证突变序列的准确性。结果:Id1~Id3蛋白的N端存在一个由11个氨基酸残基形成的高度保守的环-螺旋(Loop-Helix)结构,将其中最保守的丝氨酸与亮氨酸分别突变为甘氨酸与缬氨酸,将突变后的Id基因序列重组到pGEX原核表达载体中。结论:在Id1~Id3蛋白N端识别了一个保守的Loop-Helix结构,为深入研究其协同的功能特征提供了结构依据;突变其中的丝氨酸为研究Id蛋白潜在的磷酸化修饰及相应功能特征的改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4.
从材料学的视角介绍了壳聚糖在软骨组织工程支架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和总结了现阶段壳聚糖基仿生支架材料的特点,提出用数学和统计的方法研究仿生三维织物的构想,以期明确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5.
首次研究了操作条件和反应器结构(导流筒直径和静态混合元件数)对改进型气升式反应器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导流筒结构可以实现节能降耗。曝气量相同时,在导流筒直径为4.0cm,静态混合元件数为39的条件下,改进型反应器的功耗最小,比普通反应器平均降低23.6%。达到相同供氧能力时,在导流筒直径为5.5cm,静态混合元件数为13的条件下,改进型反应器的功耗最小,比普通反应器平均降低43.9%。在改进型反应器中,升流区功耗最大,占70%~80%;底隙区次之,占20%左右;气液分离区最小,小于10%;降流区功耗可以忽略不计。最大体积功耗出现在底隙区。升流区是解决反应器能耗问题的重点。  相似文献   
66.
岷江柏4个地理种群年龄结构动态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川西地区岷江柏(Cupressus chengiana S. Y. Hu)4个地理种群进行了调查,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表明,岷江柏4个地理种群的存活曲线都属于Deevey-Ⅲ型,死亡率与所对应的消失率变化趋势一致,并存在2个高峰.种群生存率均单调下降,累计死亡率单调上升,下降或上升的速度以理县种群最快,马尔康种群最慢;死亡率密度在幼苗期重合,并达到最大(0.05),但从幼苗级向幼树级过渡时迅速下降到0.01以下;种群的危险率曲线与其死亡率变化趋势一致,其中马尔康种群波动最小,小金种群波动最大.综合分析表明,岷江柏4个种群均有较强的自然更新能力,属增长型种群,但人为砍伐是其最重要的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67.
利用文[1]的结论。对周期时间制约三维Volterra方程产生的周期解分枝进行了讨论,在一定条件下,给出了参数空间(λ1,λ2,λ3,ω)中确定的分枝曲面。  相似文献   
68.
组织工程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利用体外培养的人体功能细胞与适当的细胞外基质或支架材料相结合,然后将其移植到体内病损部位以期达到修复目的。微重力组织工程(Microgravity Tissue Engineering)是近年来由美国空间生物技术研究人员开创的一个独特研究领域,其核心技术是  相似文献   
69.
一类具HolingⅡ类功能反应的三维顺环捕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研究一类具有HollingⅡ类功能反应的三维顺环捕食系统,得到了其持续生存的充分条件,和当其是周期系统时,系统存在平稳振荡的判据。  相似文献   
70.
小儿心脏超声图像三维重构和显示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坐标变换和线性插值的方法,对由超声仪采集而来的二维小儿心脏超声切面图像进行重构,产生三维模型,并显示出在该模型中任意位置和角度的切面图像,对3种显示切面图像的方法在效果和时间复杂度上进行了比较,表明了这些方法在显示切面图像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