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不同种源青檀种子的营养成分及种子活力的差异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以采自安徽(AH)、山东(SD)及江苏(JS)的6个青檀(PteroceltistatarinowiMaxim.)种源种子为材料,测定各种源种子营养成分含量及种子活力。6个种源种子的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及粗脂肪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在种子品质上,6个种源的种子千粒重、浸泡液电导率及简化种子活力指数(SVIS)也存在显著差异。种子中各营养成分含量的高低与SVIS的大小密切相关,复相关系数达08223,以蛋白质含量对SVIS的影响最大,淀粉和粗脂肪含量影响次之,可溶性糖含量影响最小。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以种子千粒重、电导率及SVIS为评价指标,可将6个种源的种子品质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包括SD1、AH1和JS13个种源,种子品质较好;第二类仅为AH3种源,品质中等;第三类包括AH2和SD22个种源,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22.
青檀种子休眠机理及发芽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青檀 (PteroceltistatarinowiiMaxim .)种子的休眠机理和发芽条件进行了探讨。共设定 5个处理 :剪破种皮、热水处理 (4 0、5 0、6 0和 70℃ )、剪破种皮并变温层积 (0~ 4℃ 16h与 10~ 15℃ 8h)、低温层积 (0~ 4℃ )和变温层积(0~ 4℃ 16h与 10~ 15℃ 8h)。结果表明 ,剪破种皮、剪破种皮并变温层积和热水处理与对照的发芽率均无显著差异 ,说明青檀种子的休眠不是种皮限制所引起的。低温层积和变温层积处理均能打破种子的休眠 ,因而认为青檀种子休眠属于生理休眠。低温层积以 70d为最好 ,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 6 7%和 5 5 % ;变温层积以 40d处理效果最好 ,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 77%和 5 7%。同时还讨论了 2种层积处理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3.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古老特有的野生植物青檀内生真菌的组成特征,以安徽琅琊山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青檀果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分离和形态学鉴定的方法对青檀果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 从500个组织块中共分离内生真菌428株,隶属于3目4科20属,未产孢的菌株暂归为无孢菌群(80株,18.7%).暗梗孢科和球壳孢科是青檀果内生真菌的优势科,分别占38.1%和32.9%,交链孢属和拟茎点霉属为其优势属,分别占27.1%和16.8%.青檀果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组成存在差异,以种子中分离的内生真菌数量最多(19属181株,占42.3%),果翅中分离的内生真菌最少(7属88株,占20.6%).除了交链孢属为3个不同部位的共同优势属之外,拟茎点霉属和大茎点霉属分别是果柄和果翅的优势属.果柄和果翅内生真菌菌群的组成相似性最高(CS=0.78),种子和果翅的相似性系数最低(CS=0.50).分析显示,果柄与果翅在内生真菌菌群组成上无显著差异,而种子与果柄、种子与果翅在内生真菌菌群组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4.
不同地区青檀根际土壤肥力和真菌多样性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不同地区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 Maxim.)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对国内7省(广西、安徽、河南、陕西、四川、山东和辽宁)1市(北京)8个样地野生青檀根际土壤的肥力指标(包括pH值、速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进行比较,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根际土壤的真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与土壤肥力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土壤真菌科水平相对丰度前20位的操作分类单元(OTUs)与土壤肥力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8个样地青檀根际土壤的pH值为pH 6.06~pH 7.61,速效磷含量为0.49~3.27μg·g-1,速效钾含量为150.24~636.89μg·g-1.基于土壤真菌DNA测序结果,以有效序列相似度97%为阈值获得7143个OTUs,鉴定出6门32纲106目254科,其中,包括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接合菌门(Zygomycota)3个优势门以及Incertae sedis(GenBank数据库中存在,但未准确分类的科)、被孢霉科(Mortierellaceae)、发菌科(Trichocomaceae)、丛赤壳科(Nectriaceae)和Archaeorhizomycetaceae 5个共有优势科;不同样地的土壤真菌多样性差异明显,Chao1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1041.37~1793.19、5.39~6.14和0.007~0.020,盖度为98.90%~99.8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真菌Chao1指数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显著(P<0.05)负相关,其余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与土壤肥力指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在相对丰度前20位的OTUs中,55%OTUs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并且,多数OTUs与土壤的速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其中,OTU0(被孢霉科)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OTU1(丛赤壳科)和OTU4(伞型束梗孔菌科)(Agaricostilbaceae)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野生青檀根际土壤呈弱酸性至弱碱性,并具有富钾少磷的特点;青檀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与土壤肥力有一定相关性,并且,被孢霉科、丛赤壳科和伞型束梗孔菌科与土壤肥力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5.
放牧影响下羊草种群生物量形成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1,他引:11  
在种群水平上研究了放牧对东北草原羊草草地羊草种群生物量形成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放牧强度增加,羊草种群地上同化系统和非同化系统现存量、凋落物积累量及地下活根茎量和死根茎量均显著下降.重度放牧阶段,羊草种群地上同化系统、非同化系统现存量分别为轻牧阶段的48.6%和49.4%;地下活根茎量和死根茎量分别为轻牧阶段的41.3%和51.4%.同时地上同化系统与非同化系统间及地下活根茎量与死根茎量间具有相同的季节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6.
分析了大别山北坡青檀次生林品种类型、分布、生长状况,并对其收获现状和林分的改造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