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71.
ACC合酶基因(ACSG)可能是黄瓜雌性系的分子标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本实验室根据已知序列分离得到的ACC合酶基因(ACSG)为探针对不同黄瓜(Cucumis sativus L.)品种(系)的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杂交,初步分析了该基因与黄瓜性别表型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在所检测的10个不同品系中,ACSG与雌性系表型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且这种相关关系在不同的实验中具有良好的重复怀。ACSG基因可能是鉴定黄瓜雌性系的一个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72.
利用Leslie矩阵,给出了特定雌性动物群周期性地获得稳定收获量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适用于集约化饲养家畜的特殊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3.
海房沟异羽叶的新联合(Anomozamites haifanggouensis (Kimura et al.) comb. nov.)是辽西和内蒙古东部中侏罗统海房沟组一种特有的本内苏铁类植物.仅发现一块标本(正、反面印痕).标本上保存3枚营养羽叶,它们同几个苞片状的小叶和一些小孢子叶联合在一起,但球果的雌蕊群部分未被保存.标本被收集于内蒙古东部的宁城县山头乡道虎村附近,产于中侏罗统海房沟组.以往在辽西葫芦岛市的南票和白马石乡上三角城等地的同一层位中也曾发现过很多分散保存的苞片状小叶和相似的小孢子叶.它们最初被潘广(1983)认为是一种双子叶的半被子植物(Cycadicotis),并将小孢子叶视为"具皱纹的雌性种囊".后来,又经Kimura等(1994)详细研究,因未找到任何与被子植物有关的证据,将它们归入一个分类位置不明的形态属Pankuangia,并被描述在P. haifanggouensis种名之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中被研究的标本是同本内苏铁类的Anomozamites异羽叶相连,从而为这些分散保存的生殖器官的确切分类位置的确定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74.
兰纳盘腹蛛(Cyclocosmia lannaensis Schwendinger,2005)是瑞士蜘蛛学家根据采自泰国清莱(Chiang Rai)的标本定名的.  相似文献   
75.
本文记述了采自贵州的花蝇科三种雌性:毛眼须泉蝇Pegoplata dasiomma Fan'1981,亚端泉蝇Pegomya subapicalis Feng,Liu et Zhou, 1984和棕黄原泉蝇Nupedia fulva (Malloch, 1934) Hennig, 1976。毛眼须泉蝇系范滋德先生等于1981年(昆虫学研究集刊,第二集,231—234页)根据日人大内义郎1935年6月6日采自我国台湾知本山的一雄性标本记述,(雌性不知)。之后Griffiths(1986)曾称该种是否为一完全  相似文献   
76.
经免疫亲和层析系统纯化后,用间接竞争ELISA 法测定了烟草(Nicotiana tabacum )生殖器官在传粉前后细胞分裂素(t-ZR,iPA)含量的变化. 开花前5 d,花药和花丝中的细胞分裂素(CTK)含量均达到最高值,以后随雄蕊发育逐渐下降. 授粉使花柱CTK 含量急剧上升,授粉后1 d 达到高峰,未经受粉的花柱CTK 开花后下降.授粉后2 d,子房中的CTK 开始上升,在授粉后4 d 达到最高值,而未受精的子房CTK 含量开花后下降. 传粉后雌蕊中CTK含量随花粉管生长而有规律地增加,CTK 积极参与植物的传粉和受精过程  相似文献   
77.
78.
天竺葵雌性生殖单位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透射电镜研究了临近受精时天竺葵(Pelargonium hortorum Bailey)胚囊中的卵细胞、助细胞和中央细胞的结构。证明了卵细胞与助细胞以及助细胞与助细胞之间从合点端至珠孔端有很大的面积以质膜分界,仅珠孔端少部分以壁分隔。卵细胞与中央细胞之间同样缺乏细胞壁。在卵细胞的合点端,两质膜不同程度地分离形成宽窄相间的间隙。在间隙的絮状基质中存在小泡,这些小泡的产生似与卵和中央细胞中周质内质网的活动有关。推测小泡为多糖性质,可能为合子新壁的建造提供物质。卵细胞质中含巨大线粒体,质体和内质网也较丰富。基于超微结构的特征,可认为卵细胞具高度的生理合成活动的潜能。中央细胞极核位于珠孔端与卵器细胞毗邻,有利于在双受精作用中同时发生精细胞与卵细胞和精细胞与中央细胞核的融合。中央细胞的侧壁在珠孔端形成内突,具传递细胞的特点,表明这是雌配子体向孢子体摄取营养的重要部位。助细胞的细胞质含丰富的细胞器,这与多数植物中的相似,但具几个明显的特征,即核中存在微核仁,内质网形成圆球体或脂体,线粒体富集在丝状器的附近。传粉后花粉管进入胚囊之前,两个助细胞中一个退化。  相似文献   
79.
海拔对全缘叶绿绒蒿植株性状和花特征的表型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海拔差异对植株性状、花特征表型选择的影响,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全缘叶绿绒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为研究材料,于盛花期内,测定不同海拔(4 452、4 081和3 681 m)种群中个体植株性状、花特征、单果结实数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线性回归模型估计不同海拔种群间植株性状、花特征所受的表型选择(选择差与选择梯度)。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升高,全缘叶绿绒蒿植株性状、花特征及单果结实数显著降低,海拔越高的种群中株高越矮、叶面积越小、花数越少、花越小、单果结实数越低。(2)不同海拔种群中各性状的表型选择存在差异,较低海拔(3 681 m)种群中花数、花大小具有显著的选择差和选择梯度,表现为花越多、花越大的个体雌性适合度越高;海拔较高(4 081 m)的种群中株高、叶面积及花数更容易受到选择,表现为植株越高、叶面积越大、花越多的个体雌性适合度越高;海拔最高(4 452 m)的种群中叶面积与花数的选择梯度接近显著。(3)植物性状分化伴随着海拔的变化而呈现出差异,较低海拔种群中花特征容易受到选择,而较高海拔种群中可能由于传粉者稀少、资源限制等因素使得株高、叶面积更容易受到选择。  相似文献   
80.
性双型的特征通常被认为产生于种内争夺交配优先权的斗争。例如,现生和化石的雄性长鼻类动物具有较大的体型和较粗壮的上门齿。本研究阐释了如下现象:化石象型类动物(Elephantiformes,长鼻类的主要类群)一些性双型特征与其进化历史具有相关性,而与性别竞争并非直接相关。在中新世的葛氏铲齿象(Platybelodon grangeri)和狭齿嵌齿象(Gomphotherium angustidens)中,雄性比雌性倾向于具有进化中更进步的特征,如同雄性在进化中领先雌性一步。这种现象可能与雌性偏好的机制相耦合。在象型类动物进化的早期(繁荣期),性别选择压促使雄性比雌性产生更加显著的进步特征;然而,在它们进化的晚期(衰退期),性别选择压似乎减弱,性别的异时进化也减少。这种新的发现或许在大型有蹄类的演化过程中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因为那些繁荣的类群中通常性双型显著,如鹿科和牛科;而衰落的类群中通常性双型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