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描述纳氏厉螨Laelaps nuttalli Hirst,1915雄螨与后若螨。  相似文献   
522.
马立名 《蛛形学报》1997,6(2):140-142
首次描述甘肃常革螨Vulgarogamasus gansuensis Ma,1987雄螨,并报道中国1新纪录,即达氏异肢螨Poecilochirus davydovae Hyatt,1980。  相似文献   
523.
哺乳动物婚配制度的研究是行为生态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领域之一。研究表明,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的婚配制度主要有一雄一雌制和一雄多雌制2种。为了揭示野外环境下中缅树鼩的婚配制度,本文在繁殖季节测定了雄性中缅树鼩的睾丸质量和体质量,再结合一雄一雌制、一雄多雌制和一雌多雄制的60个灵长类物种进行睾丸质量和体质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对象的睾丸质量均随体质量增加而增大(r=0.31,P0.05),睾丸质量和体质量在3种婚配类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睾丸质量:F=11.36,P0.01;体质量:F=4.09,P0.05)。不同婚配制度的物种的睾丸尺寸存在差异,中缅树鼩可能属于一雄一雌制婚配动物。研究结果还暗示,哺乳动物的睾丸尺寸可以作为预测其婚配制度的一个"可靠因子"。  相似文献   
524.
525.
雄安新区自2017年设立为国家级新区以来,已进行了大量的开发建设,但迄今尚未见对开发建设所产生的生态效应的研究报道。因此,选取2017年和2020年的Landsat 8影像,分别代表雄安新区未开始建设和建设3年后的两个时期来对此进行对比。利用遥感空间信息技术反演出2017—2020年雄安新区开发建设以来主要地表覆盖类型的变化,并采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这些地表覆盖类型变化产生的生态效应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雄安新区2017—2020年间的开发建设已使建筑用地面积增加了60.01 km2,水体面积增加了8.95 km2,植被面积减少了69.29 km2。雄安新区现阶段的开发建设主要集中在区内的容城县和雄县,而安新县的开发强度较小。(2)雄安新区2017—2020年间开发建设的生态效应体现在生态改善面积大于退化面积,生态等级良好以上的面积占比有所提升。因此,新区的生态质量总体略有上升,RSEI均值从0.668上升到0.677。但3个县的表现不一,雄县和安新县的生态有所提升,而容城县则略有下降。(3)雄安新区虽经开发...  相似文献   
526.
发育早期的单核花粉,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2生殖核花粉,以后继续分裂形成3生殖核花粉,4生殖核花粉乃至多生殖核花粉,此时,其中的细胞仍聚集在花粉壁范围以内,成为多细胞团,当生生殖核继续分裂长到一定长大后,撑破花粉壁,成为一团游离的组织,皆由生殖核细胞组成,当此,认为是早期的幼小愈伤组织,这是雄核发育的第4条途径,称D途径,生殖核发育过程中,出现二游离生殖核发生融合的行为,这是染色体自然加倍的一种途径,同时,发现发育时期和形态大小相同的8个生殖核细胞由一个胼胝质的壁包被,形成花粉小块。  相似文献   
527.
东北常革螨过去仅描述雌螨和雄螨,本描述后若螨。中测量单位为μm。  相似文献   
528.
雄安新区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空间分布格局预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冯运双  石龙宇 《生态学报》2020,40(20):7187-7196
设立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明晰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趋势,有助于探究雄安新区生态系统服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支持生态系统服务管理和政策的执行。在已有对单一时间维度的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基础上,增加了对时空变异性的关注,对雄安新区未来时间节点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预测,首先选取土地利用开发程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3个指标建立了生态系统服务需求预测模型,然后根据综合增长率法和地区类比法预测土地利用格局、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最后叠加分析得到雄安新区2035年和2050年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空间分布格局。预测结果表明,2035年起步区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将大幅增加,进而带动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增加;本世纪中叶,新区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的绝对值将大幅度提高,生态系统服务需求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一主、五辅"城区范围,与城乡空间布局相呼应。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白洋淀保护与修复和建设宏观-中观-微观多尺度生态基础设施几条建议,以期为未来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划布局等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29.
报道背刻螨属在中国的发现。并描述1新种:吉林背刻螨Epicriopsis jilinensis,sp.nov.。同时描述洮儿河美绥螨Ameroseius taoerhensis Ma,1995雄螨及后若螨。模式标本存在于吉林省白城市全国鼠疫布氏菌病防治基地。  相似文献   
530.
雄安新区多尺度生态基础设施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萌  廖振珍  石龙宇 《生态学报》2020,40(20):7123-7131
生态基础设施是保持、改善和增加生态系统服务的条件和过程,对于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的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方法主要针对单一尺度进行,不能体现生态系统服务在不同尺度间的相互影响。基于ArcGIS、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和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一种"宏观-中观-微观"多尺度生态基础设施核心区识别和生态廊道辨识的方法体系框架。以雄安新区为例,提出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方案:宏观尺度需维持气候调节、固碳释氧、保护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等功能的稳定,生态核心区斑块面积建议大于10 km2,生态廊道宽度设置为100-200 m;中观尺度生态核心区斑块面积不小于5 km2,宽度设置为50-100 m,可改善区域水源涵养、文化休闲、净化环境、减弱噪声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微观尺度生态核心区斑块需大于1 km2,宽度为10-30 m,可有效控制径流、净水调蓄。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尺度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目标不同,规模有所差别,其中宏观尺度规模最大,微观最小;(2)多尺度规划方法,可以科学有效的指导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力;(3)多尺度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需要向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交叉融合方向发展。研究结论可为今后全面推进雄安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