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多头节丛孢[Arthrobotrys polycephala(Drechsler)Rifai]和附胞隔指孢[Dactylella haptospora(Drechsler)Zhang et al.)是两种极不常见的捕食线虫丝孢菌,A.polycephala为国内新纪录种。通过对这两种菌的形态观察发现:A.polycephala的大、小分生孢子均可萌发,后代同母体,小分生孢子一般为单端萌发,大分生孢子为两端萌发,并且小分生孢子可以继续发育形成大分生孢子。这两种菌均形成类似厚垣孢子的结构。  相似文献   
82.
杨绍年  王绍 《生理学报》1992,44(4):401-404
本文观察了麻醉大鼠外侧隔核(LS)内微量注射神经肽Y(NPY)引起的心血管效应。LS内微量注射NPY可使血压和心率明显增加,其加压反应呈量效关系,但心率加快反应则否。LS内微量注射生理盐水对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3.
球隔麻属——荨麻科一新属,兼论荨麻科的柱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分布于中国西藏东南部的荨麻科的一新亚族——球隔麻亚族,一新属—— 球隔麻属及其模式种球隔麻。它被认为是苧麻族较原始的一个类群。其环状柱头及球形药隔 在荨麻科中至今还是首次发现。 本文还论述了荨麻科植物的柱头特征、类型及其分类学意义,并探讨了它们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84.
本工作在28例局部麻醉、肌肉麻痹的家兔上进行。实验观察到静脉注射大剂量回苏灵(1.5mg/ kg)后,在胫神经、膈神经及脑干孤束核(NTS)区与网状结构等部位均可记录到痉挛性放电。其中胫神经上先出现紧张性高频放电,后转为阵挛性排放,一般在50—100min 后恢复。膈神经也可出现类似放电,但其排放节律比胫神经快,两者不完全同步;在恢复期,吸气放电与痉挛性排放可交替出现。高位离断脊髓后,胫、膈神经的痉挛性放电即消失。NTS 区的吸气相关单位所出现的痉挛性排放,其频率与膈神经的不完全同步;但在脑干网状结构可找到与胫神经、膈神经痉挛性排放基本同步的放电单位,且孤立脑干,仍可见该单位的痉挛性放电。以上结果提示,回苏灵痉挛性放电的发源部位主要在脑干网状结构。切断脊髓背束及外侧束的大部,保留网状脊髓束和脊髓网状束,不影响胫,膈神经的痉挛性放电;脊髓半横切后,同侧胫、膈神经的痉挛性放电则消失。  相似文献   
85.
一种改进的丛枝菌根染色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改进了Vierheilig等描述的AM菌根染色法:将根样于20%KOH溶液中60℃水浴透明40-120 min,5%醋酸酸化5min后,用5%醋酸墨水染色液(派克纯黑书写墨水Quink),于60℃水浴染色30 min,清水浸泡脱色(14h)后即可镜检。根皮层细胞内AM真菌的丛枝结构清晰可见,并且能够明确地分辨AM真菌与其它未知真菌。此外,Quink初染后,再经过SudanⅣ复染(60℃、60 min),70%乙醇脱色5min,暗隔真菌的透明菌丝内所积聚的脂类颗粒被SudanⅣ染上鲜红色,在复式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此类透明菌丝在根皮层组织内的存在状况。采用甘油明胶为封固剂制片,根的染色效果可以保存长久。此项技术可以对同一种植物的多个根样进行同步的透明和染色处理,而且操作简便、低毒性、成本低廉、染色效果极佳,适用于野生和栽培草本植物AM菌根的染色和制片观察。  相似文献   
86.
贺超  陈晓玉  王文全  侯俊玲 《菌物学报》2020,39(8):1487-1501
为探明西北旱区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根系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生态分布和定殖状况,于2018年7月分别从甘肃安西、民勤和宁夏沙坡头地区采集甘草不同灌丛范围0-10cm和20-30cm土壤和根系样品,系统研究不同样地甘草灌丛内外DSE生态分布及其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样地甘草均能被DSE高度侵染,形成典型深色有隔菌丝和微菌核结构。不同样地DSE定殖率差异显著,安西DSE总定殖率(43.34%)显著低于民勤(90%)和沙坡头(88.34%)样地。相关性分析表明,DSE定殖率主要与土壤速效磷、有机碳和碱性磷酸酶显著相关。共分离鉴定11属13种DSE,即Acrocalymma vagumAlternaria longissimaAlternaria chlamydosporaAlternaria chlamydosporigenaParaphoma chrysanthemicolaDarksidea alphaNiesslia aemulaTricharina ochroleucaAcremonium nepalenseFusarium solaniPreussia sp.、Leptosphaeria oraemarisUlocladium sp.。其中Acrocalymma vagum是甘草根系DSE优势菌种,为民勤和沙坡头共有种,而安西样地DSE物种多样性最高,共7种。主成分分析表明,安西DSE物种组成在0-10cm和20-30cm不同灌丛范围存在显著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安西和沙坡头DSE菌丝定殖率在距主干0-10cm显著高于20-30cm,说明荒漠环境灌丛覆盖对DSE真菌群落存在显著影响。方差分解结果表明,DSE定殖受样地空间分布、灌丛覆盖和土壤因子共同影响(74.91%),而DSE种类组成更多依赖于样地异质性(84.46%)和土壤养分(87.82%)的作用。研究不同荒漠环境DSE定殖和群落组成差异,有助于充分理解DSE在旱区植物生长和植被恢复中的功能和意义。  相似文献   
87.
李伟  郭林 《菌物研究》2013,(4):239-241
在安徽省发现了隔担菌属1新种——双圆蚧隔担菌(Septobasidium diaspidioti)。该种与双圆蚧属蚧壳虫共生,其模式标本保藏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88.
采用硅胶柱层析、大孔吸附树脂、ODS柱层析、Sephadex LH-20和RP-C18柱层析等技术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数据和已知化合物数据比较,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β-蜕皮激素(2),Paris SaponinsⅤ(3),Paris SaponinsⅠ(4),Paris SaponinsⅡ(5),Paris SaponinsⅦ(6),Paris Saponins H(7)和Paris SaponinsⅥ(8)。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球药隔重楼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9.
目的:讨论眶隔脂肪重置结合皮瓣法下睑成形术改善眶周外形,以获得符合美学标准的手术效果。方法:对178例下睑袋成形术者,采用下睑缘切口,经皮瓣法释放眶隔脂肪,并将其部分固定于下睑缘凹陷处骨膜上,随后切除过多的皮肤。结果:术后恢复快,下睑皮肤平展,外眦部皮肤去除充分,眼台轮廓饱满,曲线自然。术后随访3个月到6个月观察,无睑退缩、下睑外翻,随访效果满意。结论:眶隔脂肪重置合并皮瓣法下睑成形可较好改善眶周外形,术后效果满意,达到下睑年轻化矫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